首页> 年度报告>紫阳县> 紫阳县茶叶研究所

紫阳县茶叶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3-03-02 17:26
单位名称 紫阳县茶叶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依法承担全县茶叶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等工作
住所 紫阳县城关镇环城路西段
法定代表人 游新才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紫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万元 11.0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加强茶叶生产管理安排技术人员到各镇组织各阶段准备工作、技术培训等,拟撰了春、夏、冬季茶园管理技术要点按节令准时发放到茶叶技术工作群指导茶农生产。2.加强应对疫情防控配合茶业中心带班到共驻共建社区进行执勤管控。3.技术培训围绕茶叶采摘、加工及机械化采摘配套的标准化茶园管理工作,按照不同阶段的技术需求,集中时间开展了全县茶园管理技术培训及指导。4.组织茶企宣传营销工作5.配合做好各类茶事活动6.做好紫阳富硒茶品牌建设相关工作7.协助做好质量标准建设8.积极配合利用县政府同中国农科院茶研所、京东公司的合作协议,以及国家科技特派团等科技平台做好相关项目建设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茶叶生产管理。截止12月底,我所同茶业发展中心共同完成标准化茶园管护59000亩,其中低产茶园改造33700亩;年茶叶产量达10011吨;实现产值25.14亿元,销售产值56亿元。全县茶叶加工厂423家,其中SC企业112家,安排技术人员到各镇组织各项管理准备工作、技术培训等,拟撰了春、夏、冬季茶园管理技术要点按节令准时发放到茶叶技术工作群指导茶农生产。并对加工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编制了《2022年春茶加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改进意见》,对企业进行了及时指导。(二)应对疫情防控为减少疫情对茶叶生产的影响,配合茶业发展中心相继起草了出台了《关于做好疫情防范区春茶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紫新办发(2022)34号、《关于规范做好防范区春茶生产及运输工作的通知》紫新办发(2022)41号等文件。一方面安排人员负责西关社区紫邑新城10-11楼的防控排查,另一方面组织技术人员到各镇指导检查各茶叶企业的疫情防控情况,按照防控文件要求对不同管控措施进行督导企业复工复产。(三)技术培训。围绕茶叶采摘、加工及机械化采摘配套的标准化茶园管理工作,按照不同阶段的技术需求,集中时间开展了全县茶园管理技术培训及指导,配合农业农村局及茶业发展中心在全县镇村累计组织开展培训106场次、4980人次,整理撰写了“紫阳茶叶技术培训教材”涉及茶叶育苗、管理、加工、设备维修管护等内容,正待印刷发放。(三)宣传营销。协助组织了召开了全县银企对接会,计19场次,安排春茶生产茶叶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疫情期间配合京东、邮政做好产品物流的运输宣传和协调,保证物流畅通,协助组织召开了茶叶全产业提升暨电商及物流运营技术培训,为紫阳茶销售做了宣传推动;参与实施了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五届紫阳富硒茶“春之茶”开园季活动;在第三届“国际茶日”配合组织开展了系列茶事活动:斗茶大赛,茶叶专家茶乡行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四)茶事活动。利用第三届“国际茶日”县茶叶交易中心举办了红茶、白茶斗茶大赛;15个产品获奖,在全县组织开展2022年手工毛尖十大工匠赛事15场次。负责组织参加第七届“亚太茶茗大奖赛”,我县获4个金奖,8个银奖;负责组织参加“中茶杯”第十二届国际鼎承茶王赛春季赛,我县斩获特别金奖3个,金奖1个。(五)品牌建设。参与实施了“紫阳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紫阳叶子”产品商标的申报注册工作。组织各对口单位申报了2022年度的陕西茶行业十个“十佳”评选活动,参评“十佳茶企”、“十佳茶品牌”、“十佳茶旅融合示范镇”、“十佳制茶工匠”、“十佳青年茶人”等报名,均取得优秀成绩。配合农业农村局申报了紫阳富硒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负责撰写了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茶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品牌建设能力,维护紫阳富硒茶的品牌。组织申报市级农业品牌认定工作,“紫阳富硒茶农产品地理标志”获得市级区域公用品牌、“闽秦”、“关南春”“秦禧春”“关南小茶”或市级企业品牌。(六)质量标准建设。联合县市管局完成了《紫阳富硒茶标准综合体》陕西省地方标准和紫阳茶团体标准的修制订工作,已完成颁布实施并宣贯。(七)项目建设。积极配合利用县政府同中国农科院茶研所、京东公司的合作协议,以及国家科技特派团等科技平台,在紫阳布置对接了20个茶叶生产基地、8个生产企业进行重点帮扶,提升基地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主持撰写申报了《紫阳种茶树品种单株选育及种植资源圃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将2021年选育的17个单株8000余株种苗已完成试验布置移栽。2022年选育了116个单株已委托育苗企业扦插管护50000余株,完善了委托管护协议。联络湖南本业公司在我县的康硒天茗茶业有限公司进行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研究,配置太阳能杀虫灯5套。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主要问题1.单位无试验基地,征地程序复杂缓慢,影响整个计划安排,增加了工作难度。2.技术力量薄弱,工作能力水平太低,可用人力少,很多工作有心无力。(二)改进措施:请求局领导出面和焕古镇对接联系,加速土地征用进程,以免后期建设进度影响整个单株选育项目实施。利用所内缺编人数,由本单位单独申报招聘计划组织申报招考专业技术人才。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落实茶叶研究所试验基地建设主要包括茶树品种选育及品种资源圃基地规划、布置、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办公设施实验室设计及建设。2.大力加强品种提纯力度,做实源头基础利用现有茶树资源,加速单株提纯选育工作进度,加大技术力度,深入调查各镇老茶园中优良单株生态特性,选出尽量多的具有品种优势的优良单株,在进行扦插育苗的同时,做好品种资源圃的建设、扩繁、性状比对等基础性工作。对已选育出17个单株定植的种植资源圃,及新选育了116个单株将加强苗木管理。做好紫阳富硒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的实施结合地标保护工程实施,拟对三个核心示范区3000亩茶园按照紫阳富硒茶质量技术规范进行规范管理,从品质、产量、产值方面等到提升,辐射带动周边茶叶基地的管理水平。完成紫阳富硒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的编制和宣贯,培育5-8家地理标志用标企业。提升茶叶品质,监测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茶业高质量发展。4.茶叶加工生产。充分利用现有的茶树资源,加强技术指导,从品质提升和茶园集成管理方面入手,扩大产能释放,实现增产增效,通过试验推广,规范主要产品的加工工艺,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夏秋茶的加工利用,提高鲜叶下树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单产和产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指标对原料进行监控管理,对地标授权使用企业按照质量技术规范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测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合格上市、规范用标。技术培训。围绕企业抓培训,壮大产业人才队伍,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和企业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围绕茶农抓培训,提升茶园管理及鲜叶采摘水平;围绕销售抓培训,培养市场营销队伍。印制统一的茶叶技术培训手册,内容涉及育苗、栽培、管理、采摘、加工、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使用等,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加强老茶树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拟申报紫阳老茶树品种资源保护项目,对界岭镇麻园村四组苏家湾100亩老茶园进行管理保护,按照原生态自然生长模式进行挂牌管理,观察生长特性。7.是配合做好农业农村局安排的其他工作。紫阳县茶叶研究所2022年12月30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