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铜川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铜川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铜川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发布时间: 2023-03-02 16:44
单位名称 铜川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铜川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城市规划勘测设计提供服务保障。城市发展、国土空间规划战略研究,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修订、调整;重大规划项目前期研究;规划项目技术服务,规划招投标技术保障,指令性规划编制,规划技术成果转化;“一张图”和“多规合一”平台运维和数据服务;规划设计研究项目成果收集、整理、归档
住所 铜川市王益区红旗桥建委院内
法定代表人 张鹏
开办资金 2219.1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自然资源局(铜川市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52.75万元 692.14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积极参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全过程参与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抽调专业技术骨干参加技术讨论、论证、阶段性成果评审等各个环节。同时,起草了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案,完成了专项规划技术审查要点和编制清单。2.建立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完成市政管线、城乡规划、项目管理等105个数据入库工作,完成基础功能模块、成果共享、辅助审批、智能选址以及移动“一张图”建设等功能的开发,为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3.建立“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库。完成约100平方公里的“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获取、模型建立和数据入库工作,开展了实景三维在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中的应用。4.完成蓝线、绿线管理办法编制工作。依据《铜川市自然资源局关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任务分工的通知》铜自然资规发〔2022〕12号,委托陕西市政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铜川市城市蓝线管理办法》《铜川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已经专家论证,上报市局,有力的推进了海绵城市试点工作。5.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根据年初培训计划,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局机关和各分局相关业务人员约160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局系统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完成了《铜川市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规)编制及管理实施的研究》《铜川市老城区(北市区)城市更新探索课题研究》《铜川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用地布局研究》《铜川市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一码管地应用探索》《铜川市实景三维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探索》5项课题研究;开展了铜川市耀州区民营经济产业园、铜川市高新区污水处理厂片区、铜川市新区牡丹园片区等20余个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查工作;完成天众新型航空合金材料产业园项目、铜川市王益区福居老年养护院项目、玉华宫游客服务中心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等40余个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查工作。三、存在问题1.理论学习需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全面性还有待加强,部分干部不能坚持参加“学习强国”“陕西网络干部学院”等平台学习,自学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2.创新精神有待持续加强。工作局限于传统思维,学习理论知识积极性不足,面对新形势、开拓新局面、适应新环境能力需进一步加强。3.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中心各科室于8月组建,正在进一步磨合,高效运转、协同合作水平有待增强。四、改进措施1.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完善规章制度,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提高工作效率。2.完善内设机构设置,改善办公环境,加强学术氛围,提振职工士气。3.建议组织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培训。4.配合市局三维立体数据库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做好数据收集整理、组织协调工作。五、2023年工作计划1.配合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协助市局开展全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为专项规划、村庄规划的编制、审查工作做好前期技术支撑。2.进一步提高技术审查能力。规范工作流程,坚守底线,提高效率,加强构建,为建设项目落地提供优质服务。3.聚焦全市自然资源领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2-3项课题研究工作和技术培训工作。4.构建三维大数据体系。整合“多规合一”业务协作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与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数据系统。加强系统日常维护、网络在线服务、系统调整服务等,保证系统与市局业务办理互联互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