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未央区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综合服务中心(西安市未央区小额贷款担保中心)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做好区人力资源市场的开发利用、公共就业服务及辖区劳动者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用工信息发布、就业政策咨询等工作;负责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和管理,流动就业人员、下岗失业职工、各类民营企业职工托管人事档案,协助办理社会保险续接;负责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协调指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务输出、输入;指导职业培训机构、职介服务机构落实就业政策;承办辖区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的初审、申报工作;根据相关规定,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负责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审核、申报工作;办理就业、失业人员的登记工作;指导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建立健全社会化人事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开展人才资源状况调查、预测和供求分析,定期发布人才市场信息,建立人才供需信息数据库和网络服务平台,发展新型人才服务工作;负责企业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负责全区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办理人事代理;负责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社会化评审工作;负责流动党员管理。 |
住所 |
西安市太华北路延伸线16号 |
法定代表人 |
吴鸣 |
开办资金 |
296.4万元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未央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332.18万元 |
276.76万元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未央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综合服务中心(西安市未央区小额贷款担保中心)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2年6月对开办资金进行了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未央区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综合服务中心将稳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为目标,扎实推进“稳就业、保民生、强服务”各项工作,荣获“西安市五一劳动奖状”集体荣誉称号。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是搭建供需平台,做好招聘服务。通过微信小程序“猫头英”开展各类网络招聘会32场,包括“未央区大学生专场网络招聘会”“未央区农名工专场网络招聘会”等;举办“优职服务进社区乐业未央上秦云”系列直播带岗活动共计7场;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褪去戎装向职场,砥砺前行耀未央--2022年未央区退役军人及未就业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赴紫阳举办“就业帮扶紫阳行名企百岗‘职’等你”专场招聘活动。二是用活创业政策,激发创业、就业活力。紧密联系各高校,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向应届毕业生提供人才认定、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保补贴等政策咨询服务;开展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进孵化基地宣传系列活动;组织开展“走进社区、村委大走访”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设计制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电子服务手册等,大力宣传各项就业创业政策。三是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健全技能人才发展政策体系。深入12个社区、5家企业调研,充分了解辖区企业和群众的技能培训需求,助力提升企业用工和培训者的适配度,让有需求的企业有人可用,让找工作的求职者有工可寻。二、取得社会效益一是举办招聘会49场,提供就业岗位197043个,2726家单位参会,求职86064人,6126人达成就业意向。二是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6笔,合计贷款金额4033.2万元;审批一次性创业补贴50人,补贴资金合计250000元。三是审核就业培训5426人,创业培训1336人;审核“以工代训”企业92家、申报资金8057人。四是认定见习基地,充分开发见习岗位;新认定就业见习基地39家,累计为高校毕业生征集就业见习岗位2076个,累计上岗2034人次。通过“未央区人社局”公众号发布岗位表6次,共计1113个岗位,阅读量超10万人次,“西安本地宝”、“网易新闻”等多家媒体转发,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站广而告之,通过就业见习增长就业群体求职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三、存在问题为流动党员提供人社服务力度不够,经调研了解不少流动党员需要提供人社服务,去年只推送了4次人社政策,没有真正将丰富多样的人社服务送到流动党员手中,今后将结合党员实际需要提供更多实用性人社服务,让大家能够真正受益。四、下一步打算一是搭建就业平台,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推动更高质量就业。1、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机构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开展“就业服务下街办进社区活动”,为辖区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服务;3、以见习促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4、做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做好“1311”跟踪服务。5、搭建未央就业创业直播间,开展就业、创业相关特色直播活动。二是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及落实力度。1、做好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贷款等补贴受理工作;2、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3、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增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三是采取褒扬奖励措施,助力就业创业。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就业见习示范基地、优秀区属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奖励,充分激发各基地、机构活力,助力就业创业。四是做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多措并举提升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质量,调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的积极性,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为流动党员推送人社政策、就业岗位,提供优质人社服务。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西安市五一劳动奖状2、五一巾帼标兵岗3、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西安地区选拔赛暨2022年西安创业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