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区水利工程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防汛抗旱,减轻灾害损失,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管理保障。水旱灾害防御、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维修养护、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渭河生态区建设管理。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文林路西口人力资源大厦13楼1312室 | |
法定代表人 | 徐向阳 | |
开办资金 | 24.0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秦都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04万元 | 28.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防汛抗旱农田基建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有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办资金、举办单位,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防汛工作1、针对机构改革单位职能改变和人员变化,及时调整了秦都区农水局防汛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形成了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农水局全员参与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2、结合我区河流和堤防实际,编制了《咸阳市秦都区2022年河流防御洪水方案》。3、4月中旬开始,对防汛设备、通讯设备和预警预报平台等进行了检修调试和万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良好,信息畅通,信息共享,预警预报及时传递。4、5月初我单位对渭河秦都段河道左右岸在建工程、堤防工程进行了全面排查,确保安全度汛。2022年投资70万元完成20处预警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和3处水毁工程修复工作。5、落实抢险队伍1个27人,落实抢险物资储备编织袋4万条,铅丝12吨、铅丝网片500方,木桩1200根,救生衣450件,救生圈55个,救灾帐篷4顶,发电机12台,应急照明灯11台,各类排水泵40台等抢险设备。6、6月1日,我单位全面恢复汛期24小时防汛值班,防汛人员上岗到位,防汛工作有序进行。今年我区汛情特点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较往年降雨偏少。渭河今年出现较大洪峰于10月5日5时渭河咸阳站流量1190m3/s,属今年最大流量,值班人员准确快速传递汛情信息,及时提醒沿河相关部门巡堤查险。由于我区防范得当、部署及时,无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实现了安全度汛。二、抗旱工作根据我区抗旱实际,提早动手对我区抗旱预案进行了修编,及时了解掌握旱情,并做好旱情灌溉统计上报工作。共完成春灌8.5万亩,夏灌6.5万亩,累计开动机井620眼,全区没有受旱面积。三、水利工程管理工作1、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水利设施维修养护项目共投资247.3万元维修养护水利工程34处,其中:农村供水工程20处,其他工程14处,改善灌溉面积4500亩,受益人口40000人。2、农村饮水工程管理(1)我单位分别于4月份、9月份开展了春秋两季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敲门入户大排查工作。对全区范围内62个行政村60处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及饮水安全保障情况进行排查,有效保障农村饮水安全。(2)投资10万元完成17处人饮工程计量设施安装工作。(3)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宣传活动,宣传活动共悬挂宣传横幅4条,宣传彩页2000张,同时向群众发放了毛巾、水杯、等宣传品。四、水质检测工作1、完成9处农灌水水质抽样检测工作,其中:马庄办4处、渭滨办1处、双照办3处、陈杨办1处,通过比对,我区农灌水符合灌溉水水质标准。2、完成全区57处工程60次水质抽样检测,其中:马庄办19次、双照办31次,陈杨办7次,渭滨1次、马泉2次。3、坚持全天候对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安全督查工作,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五、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完成了《2021年度地下水技术工作报告》。完成秦都区辖区内13眼监测井的半年500余次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的收集、整编、上报工作。完成了每月一次的专用孔巡查工作,并及时将巡查结果上报市地下水。完成了监测井季度巡查,保证监测井运行正常。六、渭河生态区建设管理工作共查处违规建设5起,下发整改通知书5起,发现并上报违规倾倒垃圾510余方。完成省级挂号拆除有碍行洪项目一处,投入挖掘机2台,装载机1台,拆除河道内存在碍洪影响的人行栈道310米,清理移栽影响行洪畅通的柳树120棵、竹子650棵,拆除坝顶景观墙192方,拆除厕所2座,改造停车场一处,共清理垃圾380余方,整治达到了预期效果,为渭河河道行洪安全打下了基础。七、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水旱灾害致灾调查已完成秦都区2017至2020年供用水情况、2020年秦都区现状抗旱工程及非工程能力、2008-2020年旱情旱灾损失、2020年秦都区城镇现状供水水源相关调查工作,完成秦都区3座水闸、21.4km堤防基本情况及安全隐患调查工作,并完成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分系统的标绘及数据核查工作。完成《秦都区干旱灾害致灾调查报告》、《秦都区洪水灾害隐患调查报告》和《秦都区干旱灾害致灾调查质量审核报告》、《秦都区洪水灾害隐患调查质量审核报告》的编制工作。目前秦都区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各项工作均已完成。八、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2022年我区防汛工作由于防范得当、部署及时,安全度汛。2、完成春灌8.5万亩,夏灌6.5万亩,全年累计完成灌溉面积15万亩。累计开动机井620眼,有效地缓解了旱情,减少了灾害损失,确保了我区3、水利设施维修养护项目共投资247.3万元维修养护水利工程34处,,改善灌溉面积4500亩,受益人口40000人。4、完成全区57处人饮工程60次水质抽样检测,有效保障近10万人饮水安全。5、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完成秦都区辖区内13眼监测井的半年500余次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的收集、整编、上报工作,确保检测数据的连续性,为地下水动态变化提供科学依据。九、存在的问题1、联系实际不够。学习过程中,学习形式、手段过于传统,不能创新学习形式,开发更丰富的学习平台,大多数同志理论联系实际不够。2、机构改革后,单位业务量加大,但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技术要求高,目前我单位技术人才缺口较大,加之现有工作人员年龄老化,技术力量薄弱,严重影响了单位工作正常开展。十、整改措施1、加强联系实践。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反思,在学习中及时发现问题,加大对问题整改的检查与督促,切实将学习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促进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2、加强职工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十一、下一步工作计划1、科学编制河流防洪预案,做好防汛安全检查、物资储备、防汛值班、汛期各项工作,确保2023年安全度汛。2、认真做好抗旱工作,为保证农业增产、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3、做好全区水利工程运行管护工作工作。4、完成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改造工作;5、完成2022年4个项目收尾及验收工作。6、双照街道办小寨等7村联网供水工程项目资金到位后,按照建设程序有关要求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开工建设;7、做好全区60处人饮工程常规42项指标检测和6处农灌井16项指标检测工作;8、马庄街道办10村水质提升项目资金到位后,按照建设程序有关要求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开工建设。9、完成双照街道办已安装20处人饮大型净水设备投入使用60%以上,即确保12个村以上设备投入使用;10、做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11、做好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12、做好渭河生态区建设管理工作。13、做好河道日常巡查工作。14、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