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

铜川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

发布时间: 2023-03-01 17:15
单位名称 铜川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安全生产提供监管保障。市属工矿商贸企业及中省驻铜企业(除中、省驻铜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处罚工作·区县及交通运输、铁路、煤炭、国土资源等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全市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各类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开展·参与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区县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的业务培训工作
住所 铜川市新区鸿基路2号
法定代表人 左车宁
开办资金 14.6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85万元 15.39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市应急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聚焦目标,严格执法检查。局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任务下达后,支队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分解执法任务,明确工作要求,扎实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活动全面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规范制定方案、记录、现措、责改、复查等执法文书,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工作流程,严格按照行政执法程序和标准,做到了“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评、执法档案网上生成”。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相关文件安排,100%完成了市局牵头开展的9家和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开展的20家生产经营单位的检查任务。(二)紧盯重点,强化专项整治。紧盯春节、五一、国庆等重点时段、重要节点,以“四不两直”、“暗查暗访”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持续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百日行动,适时在危化、烟花、非煤、工贸领域开展以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执法行动;在工贸行业集中开展铝加工(深井铸造)和粉尘涉爆13条重点检查事项“清零行动”;组织省级危化、工贸安全专家,对重点监管企业进行会诊检查。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段,实施领导包联、干部驻企、夜间突查等方式,对重点企业进行监管帮扶。(三)加强交流,全面提升执法能力。邀请省厅执法局业务型领导来铜授课,开展执法典型案例报送业务培训工作。组织市局机关、支队全体执法人员和各区县应急管理局相关业务人员共计40人进行了现场教学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有效提升执法典型案例报送质量和报送合格率。选派业务骨干参加省厅执法业务轮训班,学习执法业务知识。派员赴渭南市交流学习“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和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全体执法人员通过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学习课时超200学时,认真学习执法业务知识和行政管理综合知识。(四)积极作为,奋力打造工作亮点。坚持全过程、全行业、全流程全面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系统应用成果丰硕。向应急管理部报送典型案例4份,组织区县上报22份,率先完成了报送任务,报送率、合格率和行刑衔接案件报送率均为100%,得到了省厅的通报表扬。系统探索应用业务骨干霍登财同志受邀在省厅机关监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班、全省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业务轮训班上进行了授课。《劳动保护》“特别关注”栏目,以《铜川:实干担当求突破砥砺奋进开新局》为题对铜川“互联网+执法”系统试点工作和全面应用工作进行了系统报道。执法过程严格落实“三项制度”,相关工作通过了市司法局开展的第三方评估,1份行政执法案卷被市司法局评为优秀案卷(全市参评428份,优秀8份)。成功处置了3月27日我市高速公路上发生的2起液化气侧翻、泄漏事故。二、取得的成效2022年,支队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稳步开展,共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79家次,排查隐患问题83项,查办案件6起,罚款43.2万元,罚款额度同比大幅上升。向应急管理部报送典型案例4份,组织区县上报22份,报送率、合格率双100%。1份行政执法案卷被市司法局评为优秀案卷(全市参评428份,优秀8份)。行政执法有力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市级监管的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工贸行业企业生产安全“零事故”。三、存在问题2022年,支队各项工作稳步开展,“互联网+执法”系统全面应用,安全生产行政处罚额度同比大幅提升,典型案例报送100%完成,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稳步推进,监管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完成了各项工作。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仍在有序推进,新进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和执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改革后的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领域大幅扩展,执法工作由安监执法转向“大应急综合执法”的创新性工作举措不多,执法人员对新增的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草原防灭火等方面的行政执法工作缺乏系统了解。三是改革后的支队的内控制度、工作运行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四、2023年重点工作2023年,支队将持续紧紧围绕市局“一年打基础、两年抓巩固、三年促提升、四年上台阶、五年见成效”的总体思路,从机构改革、队伍建设、装备提升、监管方式等方面着力,全面提升综合执法能力。(一)完成执法改革“后半篇”工作。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精神,结合当前执法队伍的实际状况,对市级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方面的职能职责进行梳理,顺利承接应急管理部门机构改革中行政执法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新目标,完成支队科室制度建设、业务技能培训、装备配备等各项具体改革任务,创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标准化示范单位,建立一支行为规范、素质过硬、战斗力强的高素质应急执法队伍。(二)科学合理制定执法工作计划。充分考虑机构改革后业务范围变化和新区执法主体变化“两大”因素,结合市局年度执法计划,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规范编制现场检查方案,健全、完善和规范执法档案及台帐管理,定期梳理执法计划落实情况,避免盲目执法;加强执法计划执行进度和质量的跟踪督查及统计工作,注重执法分析,找准薄弱环节,及时改进,确保执法计划完成率100%。(三)扎实做好执法检查工作。聚焦年度执法计划、“双随机、一公开”安排,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关注重点时段、重要节点,对照中省市危非煤、危化、烟花爆竹和工贸行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全方位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严格执行“三项制度”、推行“三位一体”执法模式,统筹推进各类专项执法活动,精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