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秦都区> 咸阳市秦都区市容环境卫生站

咸阳市秦都区市容环境卫生站

发布时间: 2023-03-01 17:10
单位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市容环境卫生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障城市道路环境卫生。指导检查、公厕设施保洁、作业车辆管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环卫设施维护管理及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评审验收。
住所 咸阳市毛条路新建巷
法定代表人 王鹏
开办资金 51.3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市容环境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7万元 297.1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市容环境卫生站.公益 从业人数  7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街道办事处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下,我站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二十大会议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及区第十八次党代会精神,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成果,进一步强化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各项工作措施,扎实开展出店占道经营、城市家具、机动车非机动车、夜市烧烤4个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当前城市管理不细、作业不精等现象,通过全方位整治和巩固提升,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努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新形象。现将我站2022年度市容环境工作总结如下:一、聚焦城市发展,推进市容市貌深化整治(1)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1.建章立制,持续推进整治成果纵向延伸。巩固提升“三大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市上出台的城市家具、公共空间、公益广告、建筑围挡、门头牌匾等设计导则和便民市场、户外广告、机动车停车等三个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专项整治方案,综合推进各项城市管理工作,促进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重拳出击,持续抓好城市乱象综合整治。沿街建筑立面整治方面,对全区未拆除的楼顶镂空字体,倒排工期,逐一销号,直至全部拆除完毕。出店经营、流动摊贩整治方面,坚持“疏堵”结合原则,重拳出击整治出店经营、流动摊贩、马路市场等违规占道行为。同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设置便民疏导点,落实“三进”工作机制(引导流动摊贩进社区、进门店、进市场规范经营),逐步形成门店商铺不出店,流动摊贩全取缔的良好局面。车辆乱停放整治方面,合理划定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实行部门包抓负责,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进行纠正,街办兜底管理,劝导市民停放在指定区域,全面规范非机动车辆停放。城市家具整治方面,按照只做“减法”不做“加法”的原则,对违规设置的城市家具以及各种箱、牌、亭、杆,逐部拆除,保证城市道路畅通。截止目前,全区共拆除破旧门头牌匾219处,楼体广告330处,楼顶天际线广告字体126处,取缔影响道路通行、城市容貌的门店出店占道经营(13465处)及流动摊贩(11423处)占道经营;规范共享单车和非机动车辆、张贴温馨提示贴83973辆。(2)加大治污降霾、道路扬尘治理工作。按照区政府关于治污降霾、道路扬尘治理的要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对各街办道路冲洗、洒水情况进行检查通报。1.机械化车辆管控现状。全区共有97辆机械化车辆,其中23辆高压冲洗车,14辆雾炮车,26辆洗扫车,8辆吸尘车,9辆新能源清洗车,3辆新能源清扫机,12辆道路养护车,2辆扫路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2%,并制定了对应的《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情况统计表》,《城市机械清扫设备清单》,《城市道路清单》,《秦都区城市道路等级精细化管理标准》保证道路清扫率和机扫率达标。并对各街办机械化车辆作业情况进行考核,对各街办作业情况进行每月排名,通过车辆核拨经费对排名靠前靠后的街办进行奖惩。2.加大道路洒水冲洗频次。机械化清扫按照一天两扫,保洁实行“人机结合”、“一扫、二冲、三刷、四吸”的工作模式进行保洁作业,机械化压尘每天做到4段8洒,早7点30分前,完成道路洒水;上午9点至11点,洒水或人机结合冲洗“三灰带”次;下午14点30分至16点30分,在联合作业的基础上开展喷雾降尘作业;晚上18点30分至22点进行洒水,夏季高温天气错峰不间断洒水压尘,秋冬季依据气温适时作业,重点部位、路段全天候专车作业的要求进行日常巡查,并做好巡查台账,降低道路扬尘。(3)规范便民摊点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便民市场,逐街逐路排查违规经营商户,坚决做到发现一处取缔一处,坚决取缔市场口外延的摊群点,积极引导经营户进店、进市场经营,使街面上的大面积占道摊群点基本消除,确保道路畅通。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容易出现反弹回潮的路段和区域实施专人守控盯防,引导流动摊贩今日便民疏导点,防止出现反弹、回潮等现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1.加强组织领导。2022年,分类办多次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将生活垃圾分类与城市精细化治理有机融合;按照省住建厅关于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场推进会的安排和市分类办会议精神,召开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场推进筹备会议,高标准提升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质量;召开生活垃圾分类运输环节管理工作会议,把好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分类关。2.加强示范引领。加强示范小区打造力度,在抓好省级示范小区秦都花苑、金茂雅苑、荣城西苑小区环境提升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加强示范引领,召开“高标准打造四分类示范小区”现场推进会,带动推进全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召开垃圾分类监管指导员培训会,在示范小区带动下,确保居民小区监管指导员到岗履职尽责,已打造示范小区21个,配备监管指导员1183个。3.加强分类处置。创新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市场化示范模式,实现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分类运行管理。并建成运行日处理能力450吨的大件垃圾及装修垃圾分拣处置中心,填补了我市大件垃圾及装修垃圾处理的空白。目前,我区其他垃圾压缩车收集车辆88台,厨余(含餐厨)垃圾车辆29台,可回收物车辆7台,有害垃圾车辆2台,大件垃圾车辆40台。2022年,其他垃圾清运量约为20万吨,可回收物收运处置527.81吨,有害垃圾收运处置1.85吨,居民小区厨余垃圾收运处置3187.05吨,终端处置取得实效。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一是道路清扫保洁在人行道和背街小巷方面还没有创新作业方式,机械化作业效率还存在一定差距;二是环卫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深入研究提升环卫作业工作的力度还不够全面;三是压力传导不到位。有时说的多做的少,会议、文件安排多,具体督促落实少,没有真正管到位、抓到底。四是城区各大市场周边流动摊档乱摆卖问题,严重困扰城管执法,尽管执法部门采取过很多措施,但始终治标不治本。三、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我们将继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国家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成果,强化硬件投入,完善软件管理,致力于环卫工作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开创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新局面。1.强化队伍建设,树立城管形象。一是加强执法人员思想素质教育和执法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二是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主动为执法相对人排忧解难,搞好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争取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四是加大纪检监察力度,对徇私舞弊、贪污腐化等违纪人员严惩不贷,树立我区城管队伍新形象。2.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市容秩序。牢固树立“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管理理念,按照“动态巡控、见人见效”和“精细化、全覆盖、无缝隙”的要求,不断完善执法队员执勤机制,科学划分责任区域,落实管控责任、优化力量组合、强化执法巡查,有效处置各类动态事件。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大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占道经营、广告店牌、城市“牛皮癣”、校园周边环境、人行道停车秩序、违章建筑等巡察、整治力度,确保市容整洁,市民出行通畅。3.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是加快推动硬件设施项目建设。利用省级专项资金,计划2023年3月初,建设完工秦都区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引导群众从科学的角度践行垃圾分类、推动环境保护、共享城市之美;计划2023年底,建设完工居民小区垃圾屋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垃圾屋装配式安装,方便投建与移除,垃圾精准分类、集中管理,对提升小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高质量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分类办将持续以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为标准,加强示范带动,加快创建完善示范小区,健全长效化监管机制,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提升居民投放准确率。三是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分类办将持续丰富宣传形式,鼓励各街办、社区充分利用美篇、公众号等进行宣传,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宣传活动,每月组织一次大型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准确率和满意度。四是持续加大居民小区督查力度。分类办持续对居民小区明察暗访,特别是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的督促检查,加强清运车辆管理,杜绝生活垃圾混装混运现象,对连续两次进入黑榜的居民小区,约谈社区、物业负责人,对于严重违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居民小区,立案处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