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农作物、果树、蔬菜等病史测报、检疫、防治、指导推广农业新技术土壤监测、化验及配方施肥 | |
住所 | 铜川市耀州区塔坡路5号 | |
法定代表人 | 高玲 | |
开办资金 | 119.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05万元 | 5.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耀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开展试验示范,提升耕地质量1、开展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在小丘镇乙社、原党村建立了两个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相对集中连片使用示范区,应用技术模式为“配方施肥(有机、无机搭配)+良种+种肥同播”,示范区实行化肥补贴使用“525型”商品有机肥,完成补贴使用面积2508亩,补贴资金8.75万元。完成农户施肥情况调查100户,全部录入了施肥系统数据库。2、完成肥料试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①完成2021年播种玉米、小麦肥效、化肥利用率试验土样分析数据7组,②完成2022年2个小麦试验(1个肥效、1个肥料利用率)的选址、规划设计、布置、施肥、播种、调查等工作,现试验田小麦长势喜人、试验效果明显;③印制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1万份,涉及农户2.5万户,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覆盖面积35.1万亩,覆盖率92.1%,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2%。3、完成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与耕地质量监测。①完成2021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全区26601.42公顷耕地共7个等级(含新区),平均等级6.26;②完成2022年耕地质量等级评价70个土壤样品采集、研磨、处理、送检;③完成省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6个样点土样采集12份,研磨处理土样12份,装袋外检样品12份。④收到2021年外检土样反馈数据6组,数据全部录入了耀州区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库;对2021、2020年2年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耕地土壤质量较上年有所提升,有机质提高了0.1%、PH下降了0.03%、速效氮磷钾平均提高了1%。(二)强化植保服务,推动绿色防控农药减量1、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监测工作有序开展。2022年建立小麦病虫监测点7个,主要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小麦蚜虫、红蜘蛛等主要病虫;玉米病虫监测点3个,主要对玉米螟、粘虫、蓟马、大斑病等主要病虫;果树监测点1个,主要对苹果腐烂病、早期落叶病、苹果锈病、苹果山楂红蜘蛛、金纹细蛾等主要病虫的种类发生情况进行系统监测;从3月底至10月份每周定期进行田间调查,准确掌握各种作物病虫发生动态,按时填报小麦、油菜、玉米、果树等重大病虫周报表,及时指导了全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2、做好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工作。①组织召开“铜川市小麦一喷三防现场会”,通过培训演示,号召各镇办迅速组织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②通过购买服务最两个防治主体实施小麦“一喷三防”项目,防治面积约2万余亩。在防治示范中,通过电视台新闻、微信等网络进行了及时报道和宣传,为我区今年小麦“一喷三防”防治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夏粮增收奠定了基础。③以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示范引领群防群治工作,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小麦条锈病全面普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行动早,措施得力,有效遏制病情进一步发展,确保我区夏粮安全。3、认真做好高风险病虫防控和监测工作。①扎实开展苹果蠹蛾监控工作。从4月-10月,在全区沿耀柳路、耀照路坡头段、小丘段、耀石路、绿想果汁厂、一级路入口、高速路服务区、祥云果品厂等区域共布设苹果蠹蛾监测诱捕器66个,实行每周观察记载一次,一月更换两次粘板和一次诱芯,通过全生育期监测,未发现苹果蠹蛾及疑似种类。同时,在苹果采收销售季节,为扎实做好苹果蠹蛾检疫防控工作,我中心对辖区内10个残次果收购点巡查检查,要求残次果收购单位及个人做好检疫二维码登记工作,为全省苹果蠹蛾防控提供了可靠保障。②持续做好草地贪夜蛾监测。我中心坚持今年从5月-9月以春玉米种植区为重点,开展全生育期监测,在瑶曲镇、庙湾镇、石柱镇区域,设置草地贪夜蛾监测诱捕器40个,每周检查1次,专人负责,从监测诱捕器观察结果来看,目前我区尚无疑似害虫侵入,确保我区玉米作物的生产安全。4、适时开展小麦化学除草。根据小麦长势和田间草势开展春季、冬季麦田化学除草示范。3月份在杨塬村采用无人机化除示范900亩,结合社会化服务项目引导全区2021年冬小麦化除2万亩;2022年冬小麦化学除草从11月中下旬开始,在乙社村以节节麦防治为重点示范化除面积208亩,发放小麦除草剂5500组,发布化学除草指导意见,引导小麦种植户适时科学开展除草,确保2023年夏粮丰收。(三)大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1、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①通过开展化肥减量试验示范,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覆盖面积35.1万亩,覆盖率92.1%,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2%;②构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加大统防统治示范面积和物理防治技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通过示范带动推广植保新机械、新药品、新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28万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31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0%以上,农药利用率持续提升。2、做好地膜膜使用回收利用宣传指导及地膜残留监测。①引导经营主体、农户使用厚度不得小于0.01毫米地膜和生物降解、草纤维等农用地膜,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减少农膜使用量,指导做好地膜使用和回收台账记录。印发《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农用地膜污染防治宣传明白纸》各1万份,开展宣传20余场次,多种渠道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农用地膜危害的认知度,自觉回收残膜和减少对普通农膜的使用;②制定了残膜监测工作方案,完成3个定位监测点,15个样方开挖取土采样、漂洗、晾晒及称重工作。3、完成土壤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协同监测。完成5个省级定位监测点,土壤与农产品样品采集、处理、化验,数据显示各项化验分析值全在安全范围内。4、开展农业外来入侵植物与病虫害普查。根据《铜川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农业外来物种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铜川市耀州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心及时成立领导技术小组,制定技术方案,确保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截止目前在耀州区农业生态系统调查统计到外来入侵植物共计61种,录入植物信息400余条;入侵病虫害普查已完成59个踏查点、15个样方点的病虫害登记和数据上报。5、完成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动态调整。西安信达农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我区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动态调整技术服务单位,经动态调整,现有耕地370655.14亩全部属于优先保护类耕地(Ⅰ类),无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的污染耕地,已完成耀州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数据库建设、图件制作、分类清单、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的编制等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工作成果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合格。取得的社会效益1、积极指导春播、秋播及田间技术管理。①通过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粮油作物管理技术意见、病虫草害防治措施和肥料使用配方;②做好农作物新优品种推广工作。建立“铜麦6号”千亩示范点和百亩示范方,集成良种、良方、良技技术,争取产量再创新高。2、深入推广春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栽培技术。为提高群众科学种田水平,农技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培训,及时进行指导,使先进栽培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群众普遍掌握增密度提单产技术。3、大力推广新兴推广播种技术。在关庄镇北坡、石柱白石村、锦阳办张郝村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套种技术680亩;在瑶曲镇推广玉米膜侧播种技术2万亩。4、喜获粮食生产“十九连丰”。全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37.56万亩,总产8.73万吨,其中:夏粮小麦种植面积20.25万亩,总产4.63万吨;秋粮面积17.31万亩,总产4.1万吨。油菜种植面积1.41万亩,总产1677吨。小丘镇乙社村“铜麦6号”高产创建示范田亩产高达766.42公斤,刷新全国旱地小麦小面积单产最高纪录。三、存在问题1、群众对粮食生产和技术掌握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群众对参加技术培训、病虫防治等没有积极性,培训组织、病虫普查群防群治难度大。2、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中心人员老化、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慢,业务站技术力量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和创新精神。3、推广经费严重不足。财政拨付日常公用经费不能维持日常开支,更无法满足新品种、新技术、新药械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四、整改措施1、创新培训机制,增强培训实效性。通过调整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式,坚持把农民是否需要、是否接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农民教育培训效果好坏、质量高低的标准,不断探索农民培训的新机制、新措施,让农民乐于接受培训。2、加强全体人员专业技术培训,认真落实线上线下专业课程的学习,增强专业素质。鼓励老人带动新人,传授实操经验,深入田间地头,将理论与实操相结合,提高新人专业技术能力。3、努力通过各种渠道筹措专项资金。五、2023年工作计划1、完成上级下达的粮油生产目标任务。2、做好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实用技术推广。3、做好农业技术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各项工作。4、积极开展农情调查,及时掌握全区农业生产“三情”动态。5、做好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工作,开展“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原则的病虫草害防治。6、建设绿色防控示范点和统防统治示范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确保农药用量零增长。7、做好土壤与耕地质量检测,指导地膜、农药科学使用,推动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8、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9、围绕局党组中心工作,完成各项目标任务。10、完成区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