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医疗保障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医疗保障经办服务。负责医保基金支付、核算和经办,市本级城镇职工参保业务、待遇审核结算和门诊特殊病鉴定管理,市本级离休人员待遇审核结算,市本级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和医疗费用审核结算,异地就医结算,协议维护,内部控制,经办业务培训等工作。 | |
住所 | 咸阳市渭阳西路6号新运佳苑二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来祯 | |
开办资金 | 56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医疗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8万元 | 5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医疗保障经办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市医保经办中心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医保系统行风建设为抓手,以开展医保经办“规范年”活动为契机,大力提升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答好了发展之问、用好了民生之策。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加强参保管理,规范落实经办。一是优化规范参保服务。优化参保缴费服务,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参保缴费方式,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就近便捷参保。理顺我市灵活就业人员、困难军转干部、对越反击战特殊人群参保缴费工作。5月份,及时转发《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管理经办规程》以及省局《关于贯彻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管理经办规程>的通知》,规范了参保管理经办工作。二是推进参保精准扩面。认真核对各参保单位人员增减,归类整理错误数据,扎实做好缴费基数审核年检工作,保持参保率总体稳定。积极做好退役士兵医疗保险补费工作,认真核实退役士兵相关档案,确定退役士兵补费人数、补费月数。三是加强部门合作协同。与税务、民政等部门沟通协调,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推进参保登记、申报缴费、信息查询等参保经办工作。四是积极回应民声。积极打通“特殊人员”参保约束障碍,协助市医疗保障局制定《咸阳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并优化灵活就业人员参(续)保缴费经办服务,续保缴费掌上办,身份转换不见面,持续打造“零见面、零次跑、零距离”办理新模式。(二)落实协议首管,加强基金监管。一是加强协议管理组织领导。以市医疗保障局名义印发《2022年度全市医疗保障基金协议管理工作方案》并按方案推进各项工作,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等,持续提高经办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和医保稽核能力,业务科室各司其职落实协议首管。二是严格开展新增两定机构评估工作。根据市医疗保障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咸阳市医疗保障新增定点医药机构评估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咸医保发〔2021〕26号)规定,每季度按时开展新增两定机构评估工作。三是加强协议管理日常工作。由中心协议管理科牵头组织医疗保障稽核工作,其他业务科室立足科室职能认真配合,积极利用智能监控子系统开展定点医药医疗费用数据智能审核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市医疗保障局开展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组织开展市本级定点医药机构现场检查。四是严格开展专项检查。先后开展民营医院及精神病医院医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市本级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工作、冒用死亡人员参保信息骗取医保基金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整治工作和第一批医疗机构自查整改工作等。五是加强内控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内控制度,成立内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岗位职责,识别排查岗位风险,提出防控措施和具体要求;持续加强内控检查,对13个县市区从内控制度完整性、业务流程规范性、岗位制衡性等方面进行监督评价,实现人员操作、政策制定、信息安全等风险点全覆盖内部控制,整体上内部控制与监督有所提高。(三)严格费用审核,稳妥支付结算。规范开展月度结算,落实费用审核制度,推进智能化审核,及时办理结算支付。严格职工医保费用审核结算,及时开展医疗费用数据智能审核线上审核工作,定期完成市本级定点医院抽调个人账户资料、门诊大额慢性病新增人员资料、5%住院病历、5万元以上病历等线下审核任务,定期完成市本级定点药店个人账户刷卡、特殊药品(部分药店)抽调线下审核任务。严格跨统筹区医保费用审核结算,多措并举推进手工积压件动态清零,采取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内外结合等形式,克服新冠疫情冲击、信息平台不完善等困难,无手工积压件,全面保障辖区广大参保人员医保待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持续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加快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工作,制定《咸阳市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具体任务,并按计划有序推进相关工作。11月15日,咸阳市正式开通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异地直接结算,进一步降低群众异地就医负担。11月16日,异地安置在江苏无锡的咸阳参保职工已成功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二是优化门诊慢特病办理流程。持续优化完善门诊慢特病业务经办流程,采取及时申请、即时认定新模式,有效解决部分参保人员患慢性病后不能及时得到认定并享受相关待遇问题。三是推动经办管理服务统一规范。全面落实医疗保障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结合中省异地就医经办规程、参保经办规程等文件出台和咸阳市医保政策调整,及时修订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并将清单和办事指南公布咸阳市医疗保障局门户网站、经办大厅等平台(场所)。四是深化窗口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经办服务标准化窗口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医疗保障经办大厅设置与服务规范(试行)》等文件要求,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同岗替代、信息公开、责任追究等制度,医保服务大厅标准化窗口实现县级以上全覆盖。探索推进医保经办窗口“综合柜员制”,参保登记、手工报销等对参保人员经办业务初步实现综合受理。五是常态化实施行风建设专项评价。对标完善意见箱设置、办公电话公示、办公网址公示、投诉电话公示等,加强对服务窗口、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监督,市本级经办大厅购置了“好差评”电子评价器,进一步助力推进“好差评”制度的全面实施,基本形成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衔接。六是及时做好信息化保障。先后组织《咸阳市市本级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及《咸阳市医疗保障局关于调整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咸医保发〔2021〕57号)《咸阳市医疗保障局关于调整全市医疗保险政策的通知》(咸医保发〔2022〕27号)程序上线前测试工作,以及月度结算程序测试工作,及时维护市本级两定机构银行信息、新增以及西咸划转资质互认两定机构本地和异地协议等。三、存在问题一是人员配备不足,尤其随着职能任务的拓展,工作人员力量显得格外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办服务质效提升。二是经办机构开展工作主要依托于信息系统,但现运行系统距提高医保服务质效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历时一年多配合完善,还不能很好的实现经办管理所需。三是现行的经办规程、工作制度和经办所使用的信息系统还不够匹配,需进一步完善业务、财务、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四、整改措施我中心将继续强化措施,科学规范管理,全力推进我市医疗保险工作取得新进展。稳步扩大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做好医疗保险基金征缴工作,确保医疗保险基金及时足额到位,深入推进支付制度改革工作,合理控制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水平,继续加大对定点医药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创新监督机制,严查违规医疗服务行为,以行风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强医疗保障经办能力提升,努力做好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不断推进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强基础,努力建设“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办事公正、服务规范”的医保经办队伍。二是抓重点,贯彻落实好经办规程和《政务服务清单》,做好协议管理、费用监控、基金拨付、待遇审核及支付等工作。三是提效能,推进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持续提升医疗保障政务经办服务能力和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