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三原县环境监察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维护生态环境提供监理保障。污染防治监理、生态环境监理、农村环境监理、排污收费管理。 | |
住所 | 三原县仓南路1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姜海彪 | |
开办资金 | 3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环境保护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1万元 | 37.1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三原县环境监察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规范执法程序、法律适用,抓好日常监管执法和重点案件查处,聚焦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任务,严执法,严监管,奋力推进全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一)按照要求进行日常执法监管。一是开展工业企业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本次专项行动从中央环保督查通报典型案例整改等7个方面开展工作。中央环保督查通报典型案例涉及的咸阳利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华伟建材公司、商祺鸿通公司、合力保温公司,这四家企业通报的问题均已得到有效整改;2021年第3、4轮次监督帮扶交办砖瓦行业问题整改情况:共涉及企业2家,反馈问题10件,其中跟踪督办问题4个,立行立改问题6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工业企业六查八看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累计排查企业322家,涉及企业44家,问题共计116个,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111个,剩余5个问题出自转型、退出砖瓦企业中,故整改工作暂停,改为转型退出;中、省督察反馈工业企业问题整改情况:2017年以来,中省督察反馈我县工业企业问题16件,已全部整改到位;历次强化督查和监督帮扶指出问题整改情况:2017年以来,历次强化督查和监督帮扶共检查我县工业企业66家,反馈147件问题,止目前全面整改到位;省市工业企业专项检查通报、移交问题整改情况:共移交问题1件,已整改到位;信访投诉举报中涉工业企业问题整改情况:2017年至今,信访投诉举报中涉工业企业问题129件,目前已全面查处整改到位。二是开展畜禽养殖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52车次,241人次,检查企业130余家,共发现环境问题21个,目前均已完成整改;三是开展工业炉窑专项执法检查,本次专项检查共计25家企业,发现6个环境违法问题,立行立改2个,对另外4个问题进行了立案查处,对使用除尘脱硫一体化、简易碱法脱硫、简易氨法脱硫脱硝、湿法脱硝等低效治理技术且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进行提升改造,目前保留的4家砖厂和1家岩棉企业的深度治理均已完成。四是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专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62余人次,检查工业企业54余家,发现环境管理问题7个,立案查处7起,已下发决定书6起,跟踪帮扶指导完成整改问题6个;五是开展中高考噪声夜间巡查,中高考期间持续安排人员进行夜间巡查,对发现的环境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中高考顺利进行;六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和清河沿岸涉水企业定期巡查。为全面掌握清河三原段排污口现状,我们成立联合调查队先后10余次组织相关部门和镇办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排查,彻底掌握了33个排污口的情况,建立了台账,制定下发了《清河排污口分类整治方案》。此后,先后24次对排查出的排污口进行检查,督促相关镇办和部门加快整治。截止目前,已分别采取建站、纳管、封堵、提标改造等方式完成33个排污口整治。同时,会同县水利局对33个排污口进行梳理并分类,经梳理,清河目前共有15个排污口为建站处理后排放;9个雨水溢流口;7个灌溉退水口。其中:1个灌溉退水口、补水口,溢流口合并排口;1个灌溉退水口(与93861部队排污口同一位置)排口。2022年7月27日李家桥水库水面出现油污,我分局持续开展李家桥水库水面油污溯源排查,共出动人员60余人次。对清河流域李家桥断面上游6公里范围开展全方位摸排,其中排查清河过境段石油管线3条(靖西一线、靖西二线、延长石油管道),排水口7个(污水处理厂排水口、污水处理厂溢流口、污水处理厂东市政溢流口、93861部队排污口、新庄村东河组入河排污口、七一村混合废污水入河排污口、李家桥排洪渠溢流口),工业企业25家以及沿线部分市政管网、村庄等区域。并走访沿线村庄部分村民。七是加油站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22家,发现的13个问题均已整改完成;八是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执法检查。持续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和抽检工作,全县累计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297台,抽检机械10台,无超标现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在日常环境执法中我们坚持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的原则,全年共立案38起,已下发决定书24起,共计罚款106.9528万元,不予处罚6起,查封扣押5起,行政拘留1起,移送环境犯罪1起,按日计罚1起。均已全部规范化录入系统;案卷符合大练兵评查标准要求,行政处罚罚款均能按期缴纳,延期缴纳均有延期报告,均在处罚决定书送达7天内予以公示。全年共3起案件被省、市采纳为典型案例,执法工作的典型做法以及典型的人和事方面宣传报道20余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科技进步使企业生产工艺越来越专业,对环境执法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环境执法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大;基层环保部门编制小,经费少,执法、信息、监察能力建设相对滞后,严重缺乏必要的人才和应急装备,监管能力和取证手段不能适应日益繁重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的需要。2、执法范围大、点多、面广,涉及行业门类居多,人员少,工作量大,疲于奔命,往往还有无暇顾及的,执法工作陷于被动,总体感觉力不从心。3、人员培训不够,目前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法律法规的准确运用缺乏专业人才,都是执法人员兼顾,难免顾此失彼,缺乏严谨的执法业务指导。四、整改措施1、全面提升环境监察执法队伍素质。认真贯彻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按照上级对环境监察执法队伍的要求,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和能力建设。加强环境执法业务培训,把污染源现场监察笔录制作、环境行政处罚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加强横向交流学习,有计划组织学习先进经验,全力提升环境监察执法人员业务水平。2、加强多部门联动,加强联合执法。五、下一年工作计划1、全面梳理总结2022年环境执法大练兵的经验、教训和难点,认真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努力弥补环境执法工作的短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整体实力、提升环境执法成效提供保障。 2、持之以恒抓好环境执法队伍的学习和培训。开展有的放矢的环保法律法规业务培训,引导环境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及时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问题,自觉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同时要积极运用“学习强国APP”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学习、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等,提高全员政治理论水平及执法工作能力,打造一支环境监察执法铁军。3、以大练兵为抓手,扎实开展环境监察执法行动。继续深入有效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把执法大练兵活动贯穿于日常监管的各个环节中,开展高强度的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工作,对隐蔽的违法行为要善于发现,加大日常巡查频次,改善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做到“多办案、强办案、办好案”,为全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多做贡献。4、加强日常环境执法监管工作。严格按照检查频次对全县国、省、市控企业进行日常检查;加强对全县涉水企业、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日常执法监管工作,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工作,按计划方案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评估问题跟踪解决。5、规范办理行政处罚案件,案件系统填报率达到100%。6、继续按要求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规范使用移动执法系统,日常监管移动执法使用率不低于90%。7、做好环境信访、各类平台转办案件办理工作。及时处理环境信访、投诉案件和上级交办问题,按时限按要求回复各类案件,群众满意率不低于90%。对环保部强化督查、“回头看”交办的问题严肃查处,全面整改,按时回复上报。8、强化宣传,提高全民环境意识。通过各类媒体加强执法工作宣传,营造全员“创先争先”的良好舆论氛围,提升全民生态文明建设理念。9、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管理教育,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反廉政准则、环保系统六项禁令、环境监察人员“六不准”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