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富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01 14:38
单位名称 富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及相关贷后管理工作;负责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国家助学管理资助工作;负责完成其它有关资助工作。
住所 富县南教场
法定代表人 杨小强
开办资金 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9万元 10.46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根据市教育局和县教育科技体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下,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圆满完成了2022年的各项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显著。现就2022年工作业务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乡村振兴1、乡村振兴宣传工作教育扶贫资助政策知晓率要达到100%,各乡镇负责学校利用开学、2022年扶贫日、班会、家长会、家访、2022年“精准资助基层行”活动等活动,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资助政策,资助中心都先进行了审核,对原先的资助政策根据省市最新文件进行了修改,确定了我县2022年乡村振兴资助政策模板下发全县各个宣传平台。我中心和扶贫局共同制定2022年“精准扶贫口袋书”,下发全县第一书记和包扶干部。2、精准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严格执行从学前到大学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标准,健全学生资助制度,规范资助工作程序和时限要求,建立资助工作台账,加强跟进监测和核查校验,确保及时精准兑现到位。2022年春季共有各级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513人,其中高中600人,职中27人,初中1016人(寄宿生911人,非寄宿生105人),小学1716人(寄宿生742人,非寄宿生974人),学前1154人。共补助资金252.425万元,其中高中60万元,职中2.725万元,初中60.2188万元(寄宿生56.9375万元,非寄宿生3.2813万元),小学61.45万元(寄宿生37.1万元,非寄宿生24.35万元),学前43.28万元。2022年秋季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929人,补助242.825万元。其中学前958人,发放补助35.925万元;小学寄宿生529人,发放补助26.45万元,非寄宿生939人,发放补助23.475万元;初中寄宿生799人,发放补助49.9375万元,非寄宿生107人,发放补助3.3438万元;高中578人,发放助学金57.8万元;中职19人,发放助学金2.075万元。其中有脱贫户、三类户、城市困难户学生2062人,共补助95.6625万元。其中学前339人,补助12.7125万元,小学寄宿生249人,补助12.45万元,非寄宿生775人,补助19.375万元,初中寄宿生481人,补助30.0625万元,非寄宿生76人,补助2.375万元。二、生源地助学贷款1、认真做好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宣传工作高考前工作人员前往富县高级中学,面对全体高三学生,就助学贷款政策进行了政策宣传并发放了宣传资料,指导符合办理助学贷款条件和有贷款意愿的学生进行了“助学贷款网上预申请”工作。进村入户,深入各乡镇就助学贷款政策也重点进行了宣传。在高考期间,在考点外对陪考的学生家长进行了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高考后,我中心安排专门人员,对参加高考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逐一进行了电话宣传助学贷款政策并通知他们可以按时前来资助中心办理助学贷款业务。在富县电视台循环播放“富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办理2022年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的公告”,同时将“助学贷款公告”公布在县政府的门户网站及城区街道宣传栏内,并到各乡镇社区进行不断宣传,真正做到了助学贷款政策家喻户晓。2、创新工作思路,确保困难家庭生源地助学贷款应贷尽贷生源地助学贷款是让困难学生上得起大学的一项艰巨工作。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加强沟通,促进助学贷款工作顺利推进。做好贷前认定工作,加强与富县高级中学联系,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办理程序,违约后果,从贷款需求计划入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生源地助学贷款调查研究,建立本年度相关贫困学生贷款预申请信息数据库。3、精简办贷手续,服务优化到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减少申请资料,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理助学贷款业务速度。一是简化信息采集环节。将学校、学生、家长等相关信息的采集设计在助学贷款申请表上,不再要求学生到所在乡镇、村处盖章,让群众办理贷款业务时间仅为5分钟左右。二是优化续贷办理流程。对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实行大学期间学费和住宿费总额授信12000元,电子签订借款合同,分学年申请办理助学贷款。在学生办理续贷时,只需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系统内进行网上申请办理助学贷款,便能完成助学贷款的受理审批发放,大大简化了手续,提高了办贷速度,家长学生贷款办理满意度高。2022年发放1300多人,发放金额1100多万元。4、做好诚信教育宣传为做好生源地贷款催收工作,营造氛围,为催收工作铺平道路。首先,我们做好每年一次的政策性宣传工作。每年在申请生源地贷款前期,我们都要通过教育网络平台,电视公告,张贴宣传喷绘,印发彩页和册子,将省、市、县从学前到大学的所有资助政策及生源地贷款还款要求等内容进行大力宣传,让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走进乡村,家喻户晓,让诚信教育遍地开花,使广大家长和学生明确生源地贷款是信用贷款,诚实守信、严格履约是基础。要求广大家长及学生树立诚信理念,避免因违约失信带来的经济惩罚和舆论压力。使他们充分珍惜党和政府的关怀,不辜负社会各界的殷切期待,努力培养勤俭朴实、诚信守约、自强自立的好品德,成为全社会诚实守信的好榜样。贷款学生通过承诺书等方式,强烈表达要充分珍惜党和政府的关怀,不辜负社会各界的殷切期待,努力培养自身勤俭朴实、诚信守约、自强自立的好品德,成为全社会诚实守信的好榜样。5、助学贷款回收助学贷款本息回收工作,是资助中心助学贷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022年我们的还款任务共732名学生,应还本息合计137.11余万元。首先在十月下旬,在单位贷款催收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克服一切不利因素,迎难而上,将我县应还贷款任务从国家开发银行系统上下载下来,统一安排,迅速成立当年还款领导小组,贷款回收总负责:苗建斌;收款组成员:苗建斌、霍秀明、马小艳、马晓建、常婷。十月底单位组织召开了关于2022年助学贷款回收专题会议,制定了回收要求以及明确了还款进度要求。由4名老师负责电话催收及轮流还款刷卡工作,每个人具体催收任务以乡镇为单位,明确到位,这一措施,夯实了责任,催收工作落到了实处。有效控制了贷款回收风险,无贷款本息偿还违约纠纷,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由于疫情等原因,目前我县有61人未按时清还本息,我们仍继续进行催缴工作。其次,做好生源地贷款还款提醒服务工作。11月份我们利用各乡镇政府工作群,微信等进行还款提示,并根据还款进度电话提醒还款学生,告知其进入还款期,并将还款的时间、地点、方式、及当年还款金额及违约责任告知还款人员,告知率约为90%。剩余的10%我们会通过翻看合同查找其他联系方式,找各行政村村长、书记帮忙督促、另外我们今年还成立了还款微信群,为明年的还款做好准备工作,我们还通过同村人捎话的方式全方位提醒学生以及家长在规定时间内能来还款,通过多种提醒服务,按时完成当年助学贷款回收任务。总之,我县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及回收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助学贷款回收工作受到省教育厅通报表扬,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和赞誉。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实现了“没有一个学生因没有学费而失学”的目标,为构建和谐社会,办人民满意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贫困生享受到助学贷款的温暖,感恩社会报效国家,让助学贷款为贫困生助力腾飞!三、资助工作1、学生资助政策宣传。资助政策知晓率达到100%,严格执行从学前到大学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标准,健全学生资助制度,规范资助工作程序和时限要求,建立学生资助台账,通过学生资助系统及深入校、园加强跟进监测和核查校验,确保及时精准兑现各类学生资助资金发放到位。2、与各校、园学生资助负责人联系,做好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贫困子女数据库维护调整、查漏补缺、数据更新工作落实到位。3、圆满完成我县“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陕西省精准扶贫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各学段系统维护及各项学生资助数据填报审核上报工作,受到上级部门多次表扬。4、资助项目落实情况:(1)“励耕计划”(贫困教师资助),20人(其中1人2万元,19人各1万元),共21万元。(2)“雨露计划”(中、高职资助),192人,发放标准3000元——6000元不等,共68.1万元。(3)“滋蕙计划”(大学新生入学资助),省内500元,省外1000元,102人,共6万元。(4)贫困大学生入学一次性资助60人,每人2000元,共12万。(5)省外就读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大学生资助28人,每人6000元,共16.8万元。四、取得的社会效益1、组织我县校、园相关资助工作人员,线上进行学生资助系统操作培训工作。2、做好助学贷款办理窗口规范服务工作。助学贷款合同的分类、整理归档工作。3、生源地助学贷款培训及设备维护与检修等工作。4、与省开行及市教育局及时对接,开展当年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培训工作。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我们将在上级部门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扩大资助范围,以促进教育公平、以市局年度工作部署为指导,以学生资助工作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为衡量标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加强政策宣传和资助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以创优争先的工作热情,推动我县学生资助工作来年再上一个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