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化子坪镇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身体健康提供医疗服务。依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执业许可范围开展业务;医疗诊治;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合作医疗组织业务指导。 | |
住所 | 延安市安塞区化子坪镇中街 | |
法定代表人 | 刘德胜 | |
开办资金 | 41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安塞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1万元 | 260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化子坪镇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4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延安市安塞区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基本情况我院位于安塞北部40公里的延靖公路旁,建院于1952年8月,全院占地面积3066.62平方米,建筑面积2060平方米,业务用房910平方米。全院现有职工26人,卫生技术人员21名,其中设有执业(助理)医师8人,实习医师1人,注册护士9人,公卫专干3人,防疫专干1名,妇幼专干1人。全镇共有11个行政村,130个村民小组,10个村卫生室,共11660人。工作量统计(一)医疗业务2022年我院总诊疗6402人次,其中门诊诊疗人次5880人、入院522人,出院519人。医疗收入共计186.17万元,其中门诊收入55.82万元,住院收入130.35万元,药品收入111.12万元。(二)公共卫生1.居民健康档案2022年我院累计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11660份,纸质建档率达到100;电子录入10660人,电子建档率达91.4。2.老年人健康管理2022年我院共登记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1091人,免费体检958人,体检率达87.8%;中医药管理1091人,管理率达72.4%,截止到目前并按要求录入电子健康档案系统。3.慢病管理高血压管理2022年我院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784人,高血压患者体检数379人,高血压规范管理人数587人,规范管理率:74.90%,以上资料已按要求录入电子档案系统。糖尿病管理2022年我院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糖尿病患者为161人,糖尿病患者体检数74人,糖尿病规范管理人数123人,规范管理率:76.4%,以上资料已按要求录入电子档案系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2022年我院登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62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301人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体检19人,患者显好数59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人数59人,规范管理率95.16%。4.0-6岁儿童预防接种2022年新生儿建卡数41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针次数1213人次。全镇计划免疫脊灰接种222人;百白破183人;白破接种64人;麻风接种53人;麻腮风接种57人,乙肝接种83人;乙脑接种118人;流脑A接种69人;流脑A+C接种121人,甲肝接种65人,腮腺炎160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人次数3次,预防接种前告知人次数1592人次。5.0-6岁儿童管理2022年我院儿童建册人数70人,新生儿访视人次数94人次,0-3岁儿童管理人356,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应管人数315人,实际管理348人,管理率:88.44%。截止2022年02月01日我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1例,婴儿死亡0例,新生儿死亡0例。6.孕产妇管理2022年产后访视人次数83人次,产后42天体检人数71人次,住院分娩人数75人。孕产妇应管理115人,实际管理114人,管理率:99.13%。无孕产妇死亡的发生。7.健康教育2022年我院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12次,参加讲座人数608人次;发放各种宣教资料1938余份;更换宣传栏内容6次;健康主题日咨询宣传活动13次,参加咨询人数990余人次,播放音像资料种类10种,播放时间达20小时;面对面个体化健康教育20人次。8.签约服务2022年我院的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工作已基本完成,共计签约2540户,覆盖人口数达7830人。9.健康扶贫辖区内共有脱贫户671户,脱贫人口2117人。全镇因病致贫190户、共计540人。截止12月31日,2021年度治疗情况调研结果发现:截止2022年12月31日我院脱贫户就医“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共计168人次(三)、新冠疫情2022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院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挡在首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指挥部决策部署,把疫情工作防控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统一思想,积极投入抗疫工作当中,为全镇人员提供采核酸204.16万人次。全民核酸26次,104万人次。三、工作亮点(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我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我院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严格医疗文件书写,门诊日志要求项目齐全,处方书写规范,用药合理安全,病历书写及时规范,护理记录详实,不断强化职工的业务技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二)加强医疗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每月进行医疗安全巡视工作,对高压设备,放射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库房外张贴警告牌;不定期对各科室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设立医疗废物暂存间,建立各种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定期按时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置,很大程度上保证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三)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2022年年关将近,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三秦大地,疫情形势相当严峻。我院立即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疫情监测、报告制度。有效地切实抓好新冠病毒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好新冠病毒监测、预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核酸采样、疫情报告与疫情处理,有效地降低新冠疫情发病数,控制新冠疫情暴发流行。突出重点疾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工作。(四)积极改善就医条件,构造和谐就医环境设立门诊、住院患者“一站式”结算窗口,简化患者就医和办事流程;在住院就诊区域等醒目位置张贴科室分布图,各科室标牌及指示标识准确、清晰,节省患者就医时间;改造住院病房,安装电取暖设施,为住院患者免费提供洗漱用具。院内积极营造无烟环境,积极营造和谐就医环境。(五)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馆建设我院以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集中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在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我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中医馆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医药服务,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赠予我院中医科3面锦旗。购置木制中药柜、理疗床、按摩椅、屏风等中医药服务设施,购置智能电炙仪、中频治疗仪、TDP、光电治疗仪、中药熏蒸仪、软组织伤痛治疗仪等中医药治疗设备。2022年我院中医馆收治住院病人86人,门诊诊疗120人,医疗总收入25.04万元,其中住院收入23.56万元,门诊收入1.48万元。四、存在的问题(一)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力量薄弱,B超人员均为临聘人员,只有1名工作人员。(二)医疗设备老化。(三)我院无医疗污水处理系统。(四)信息化建设不完善,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不能满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需求。(五)医院院落破损严重,需要及时处理。(六)取暖设施落后,没有锅炉房,用电取暖效果差,资金花费大。(七)村医老龄化,现需更换2名村医。(八)临聘人员较多,资金负担较重,难以发展。五、整改措施及下一步打算(一)、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加强医疗文书规范书写,急救、抢救、院内感染控制为重点业务培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二)、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配合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三)、进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进服务态度,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54074561062411C2101有效期:2022年11月13日至2027年11月12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