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塞区> 延安市安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延安市安塞区健康教育所)

延安市安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延安市安塞区健康教育所)

发布时间: 2023-03-01 14:35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延安市安塞区健康教育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计划生育、免疫、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与管理,“五大卫生”的监督与监测,健康教育。
住所 延安市安塞区真武洞后街
法定代表人 张智杰
开办资金 335.8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安塞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47万元 1137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和紧密配合下,中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就本年度的各项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一、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队伍建设本年度进行了三次大型培训活动,共计200余人参加,涉及到政策法规、免疫规划、传染病管理、结核病防治、慢病管理、地方病防治等业务知识,目的力争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能拉得出,用得上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队伍。二、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我中心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党支部班子成员学习课,采取“人人讲党课,人人当老师”的模式就本职工作、理论学习及身边故事进行讲解。三、领导岗位职责及奖罚制度(一)领导班子主要职责中心主任张智杰:主持全盘工作。中心副主任刘海利:分管慢性病防治科、地方病防治科、健康教育科、监测科、人员体检、人员考勤考核、办公室和后勤工作。中心副主任候树来:分管计划免疫科(冷链运转及二类疫苗管理)、流行病防治科、病媒生物科、结核病防治科、检验科相关工作。(二)问责处理为推进单位职工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职工能下问题。“三项机制”必须坚持从严从实、依法依规、权责一致、党政同责、惩庸治懒,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四、免疫规划综合管理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100%,乙肝疫苗99.86%,及时接种率99.72%,脊灰疫苗99.86%,百白破疫苗99.79%,含麻类疫苗99.95%,A群流脑疫苗99.94%、乙脑疫苗99.86%、甲肝疫苗99.72%、A+C群流脑疫苗99.90%,白破疫苗99.94%。异常反应20例。五、常规传染病管理1.传染病发病与疫情报告情况2022年1月至10月全区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共计268例,其中肺结658例、布病59例、肝炎98例、淋病3例、梅毒24例、猩红热7例、百日咳2例、乙脑1例、艾滋病1例、丙类传染病4种共计239例,分别为流行学腮腺炎10例、手足口病90例、流感64例、感染性腹泻75例、其他传染病2种共计28例,水痘18例、尖锐湿疣10例、总发病率为308.31/10万,同去年同期272.35/10万上升33.6%。2.艾滋病防治工作1-10月份累计检测500人,其中看守所检测177人、吸毒人群检测170人、高危干预48人、自愿检测105人。3.新冠防控工作截止目前共计流调680人,其中无症状感染者3人、B类35人、C类642人,开展演练2次。4.食源性疾病工作1-10月份累计报告食源性疾病463例,其中区医院报告184例、妇保院报告181例、其他均为乡镇卫生院报告。5.其他工作开展传染病宣传1次。六、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累计种类:277种,其中中医药印刷资料种类:69种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数量:131033本,其中中医药印刷资料数量:33476本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种类:168种,其中播放中医药音像资料种类:51种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次数:408次,其中播放中医药音像资料次数:121次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时间(小时):2038小时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31个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新次数:113次,其中中医药内容更新次数:30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次数:138次,举办包含中医药内容的健康教育讲座次数:35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参加人数:12641人举办健康教育咨询活动次数:145次,举办包含中医药内容的咨询活动次数:34次举办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人数:26019人个体化健康教育人数:490人七、结核病防治工作本年度疑似结核病就诊者272例,查痰269人,查痰率达99%,管理率达100%,规则服药率100%;筛查率100%,筛查未检出患者;治疗管理率达100%。基层卫生机构规范管理率达100%;本年度举办业务培训2期126人次。八、地方病防治工作1、地方病实施动态监测(1)碘缺乏病监测。1.食用盐监测结果在全区真武洞、化子坪、建华寺沿河湾、砖窑湾,共采样315份,其中学生210份和孕妇食用碘盐105份,经实验室测定合格碘盐313份,其中非碘盐0份,碘盐覆盖率为100%,碘盐合格率为100%,合格碘盐食用率100%,碘盐均数21.28,对210名学生进行了甲状腺检查,甲肿检出率0%。2.人群尿碘监测8-10岁儿童尿样210份和孕妇尿样105份,经实验室检测儿童尿碘中位数分为272.48微克/升盐碘均数为21.38和孕妇尿碘中位数160.31微克/升盐碘均数为21.08,人群碘营养状况整体处于适宜状态(儿童尿碘适宜范围17.2-844μg/L、孕妇尿碘适宜范围5.22-544.02μg/L)。(2)布病监测工作。全区完成布病监测目标100人,高危人群筛查100人,截至11月18日,全区共报告布病62例,网报确诊病例61例,隐性感染者2例,目前治愈44例,发病率为37.56/10万,发病数较去年同期(17例)上升了258.82%。全区共检测244人份血清,试管凝集阳性63人,血清阳性率25.82%。全区共发生聚集性疫情3起(坪桥镇尧沟大对杨家洼村、镰刀湾镇新胜村、高桥镇徐清行政村嘀哨屯村),按照《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规范上报布病聚集性疫情的通知》进行了调查处置,并完成了流调报告。布病健康教育发放“84”消毒液180瓶、硫磺香皂150块、医用口罩150个、橡胶手套150双、医用酒精150瓶。2、重点地方病全覆盖监测工作。全区搜索克山病病区117个村,12个社区居委会,149851多人;搜索出疑似克山病2例,1例排除,1例死亡,大骨节搜索全区4个乡镇12个村,共计检查514个儿童,未检出异常。我区管理地方病现患50例。克山病20例,其中潜克17例,慢克3例;大骨节病26例,其中I度14例、II度10例、III度2例;碘缺乏病4例,I度2例、II度2例;弥漫型2例、结节型2例、混合型0例。开展地方病专项救治活动,对全区大骨节病27例(1例9月死亡)患者完成三轮服药工作,发放硫酸软骨素片243盒,多维元素27盒,布洛芬胶囊162盒。3、健康教育开展情况(1)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地方病防治培训班;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开展我区地方病防治宣传工作。(2)充分利用1月30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5届“中国麻风节”和5月15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等卫生宣传日,紧紧围绕宣传活动主题是:“关爱麻风患者,共创美好生活”、“智慧人生健康路,科学补碘第一步”、“发热多汗肌肉痛,乏力肿大疑布病”开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设立咨询台,电子滚动屏播放相关防治知识,发放防治宣传画、宣传折页、地方病防治手册、碘缺乏病防治手册、作业本、手提袋等。并通过微信公众、朋友圈等形式发送地方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取得了显著效果。   九、慢性病管理工作截止10月底我区高血压病人累计建档11682人,高血压累计新增643人,健康管理率33.28%,规范管理率78.84%;Ⅱ型糖尿病病人累计建档2849人,累计新增268人,健康管理率21.09%,规范管理率77.92%;截止10月底我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累计建档955人,规范管理864人,报告患病检出率5.3‰,规范管理率98.15%;死因监测报告676人、报告率3.8‰,心脑血管报告812人、报告率4.56‰,恶性肿瘤报告296人、发病率1.66‰。十、职业卫生与病媒工作通过摸底宣传,了解社区的密度情况加以汇总和分析、明确重点区域和范围、同时、病媒生物的密度大小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除了采用病媒生物的发放手册宣传以外、张贴标语、营造共防供管的氛围。职业卫生方面,在全科室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紧密配合下,对本区范围各项大,中,小企业进行详细随访和咨询。遵照上级部门的要求抽查了部分企业单位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认真筛查了我区现有的尘肺病患者并督促重点企业及相关行业选派重点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技能考核。十一、实验室工作布病高危人群检测100人次,其中阳性0人;布病实验室主动检测146人次,其中阳性41人;盐碘检测315份;尿碘检测315份;重点人群哨点检测207人(其中艾滋病抗体阳性0人,梅毒抗体阳性10人,丙肝抗体阳性33人);艾滋病抗体筛查330人次,全部阴性(其中高危人群48人次,自愿咨询105人次,看守所监管人员177人次),新冠核酸检测504570人次(其中人员504211人次,环境样本359份)。十二、取得主要成绩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工作,严格落实重大疾病防控策略,实现我区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二是基层防控人员专业知识薄弱,工作开展相对不够灵活。十四、整改措施。区疾控中心在抓主要工作的基础上,明确相关科室职责分工,落实任务分解。一是整合重点传染病发病情况,定期协调召开部门联席会议,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要求基层防控人员强化专业知识学习,灵活开展结核病、慢性病随访工作,避免死板教条的工作方式,提高患者满意度。三是为了适应新时期疾病防控工作的的要求,必须拓宽业务、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