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道路运输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落实中省市道路、水路运输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标准。道路运输行业客货、水路运输,驾培,维修检测,从业人员培训事务和许可前期准备工作。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移动路市交通运输局一楼 | |
法定代表人 | 郭生勇 | |
开办资金 | 1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万元 | 480785.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依法履行行业管理职责,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并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按时上报年度报告等资料,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等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商洛市道路运输发展中心在市局的坚强领导下,在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按照交通运输工作会议要求,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及重点工作,坚定信念,克难攻坚,真抓实干,道路运输各项工作推进有力,落实有效。现将2022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各项目标任务按时完成。一是行政审批事项按时办结。全年共受理客运许可10项,重新许可线路29条,更新调整车辆110辆。新增危险货物运输企业5家。完成36家客运企业,13家客运站场,19家危险货物运输企业,439辆客运车辆,648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年审工作。更新6县巡游出租车60辆。检验各类船舶560艘,其中机动船及钢质船舶16艘,检验漂流筏艇485艘,游趸2艘,竹筏及小型游乐船舶57艘,共制发证书60本。注销危运企业2家,强制报废不符合安全要求船舶、漂流艇53艘、救生衣127件、救生圈13个。二是从业人员培训效果明显。全年受理培训机构道路旅客运输、道路危险品运输、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培共12期培训377人,其中道路旅客运输13人,道路危险品运输184人,巡游出租汽车156人,网约出租汽车24人。办理继续教育16期,其中道路旅客运输从业人员继续教育5期183人,道路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继续教育5期130人,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人员继续教育6期285人。免费货运继续教育167人,共计765人。共签注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诚信考核2120余人,网上受理各类从业资格业务135件。派驻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受理各类道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道路危险品运输、巡游出租汽车、网约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换发证件311本,丢失补办17本,外籍转入和本籍转出21人。三是文明创建活动有效开展。实施2022年文明创建活动,按照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创建文明活动的相关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开展了文明精品线路、文明线路、文明班车、文明出租车、星级客运站的创建活动。创建“文明班线”11条,“文明客车”76辆,“文明出租车”55辆,“星级客运站”8家。四是维修企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完成全市二类以上维修企业复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及时上报。利用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监管平台,指导各县区运用系统做好汽车维修电子记录数据的归集、汇总等相关工作。积极推进维修企业数据上传工作,下发了《关于我市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一、二类维修企业数据归集进度和I/M站建设情况的通报》,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充分利用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监管平台,对维修企业数据上传情况进行督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五是建制村通客车稳步发展。落实建制村通客车“通返不通”动态监测机制,及时督促县区汇总上报“通返不通”动态监测报表。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建制村1115个,投放通村客运车辆437辆,其中开通班线客车的1074个村,开通预约客车41个村,建制村通客车率100%,整体运行基本平稳。六是水路运输工作进展顺利。完成全市船员及水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年度培训工作、审验及换发证书工作。培训、审验船员113人,共换发各类船员证书195本,审验、换发《船员适任证书》25本,审验《船员服务簿》68本,《漂流工上岗证》75本、《内河船舶船员基本安全培训合格证》108本。完成11家水路运输企业年度核查工作,共发放、签注证书47本,其中换发、签注《水路运输许可证》8本,《船舶营业运输证》26本,《陕西省漂流工具营运证》13本。维护、养护现有码头34个,渡口航道2km,漂流航道47km,库区航道33km。组织全市33人参加船舶检验人员适任资格培训,加强船舶检验队伍建设,提升了船舶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七是客、货、水运输量持续增长。预计12月底,公路旅客运输量为480万人,同期比-41%,周转量为3.5亿公里,同期比-42%;货运量为3020吨,同期比0.10%,货运周转量为34吨公里,同期比3.01%。完成水路游客接待运输客运量8.38万人,其中机动船2.46万人,非机动船5.92万人;游客接待周转量9.80万人公里,其中机动船3.96万人公里,非机动船5.84万人公里。八是运输行业各种报表按时上报。及时准确检测行业运行情况,按时报送了节假日客运、水运报表定期报表,完成了各项运输检测报表、临时统计报表的报送工作,未发生一起迟、漏和瞒报事件。九是财务统计工作有序开展。完成了职工三险一金的交纳工作。全年职工养老保险已缴纳312840元、职业年金已交纳156420元、职工医疗保险132525元、工伤保险4991.88元、住房公积金218928元。即时核算、报送并发放职工工资,按月代扣职工个人所得税,并上缴税务机关。完成年度财政预算工作,完成财政云系统的升级学习、操作等相关工作。十是服务业健康发展。积极完成各项基础性工作,保障运输企业健康发展,一是完成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完成客运站场11家,客运企业17家,出租企业7家,危险品运输企业24家,驾校28家,二类以上维修企业39家年度质量信誉考核复核工作,并将最终考核结果进行上报。二是完成通村客运交强险补助资金申报工作,全市通村客运客车共计437辆,10053座,符合通村客运交强险资金补助范围,共计申请补助资金882411.00元。三是继续使用陕西省驾培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健全驾驶员培训基础管理数据台账,实现对驾培机构的动态监管。 加强对驾培机构的日常监管,严格执行结业证考试制度,全力抓好培训安全管理工作,着力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四是车辆检测工作稳步推进,“两检合一”检验检测落实到位,合理布局综合性能检测机构。7家综合性能检测机构检测行为规范,达到了要求。二、各项工作按期完成。一是运输中心工作运转高效。中心工作职责明确,各项制度健全,及时完成市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学习教育、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安全维稳、干部管理等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单位职工无违纪违规现象、无上访事件。积极实施运输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统筹了疫情防控和运输发展,保障了行业平稳运行。二是认真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对新增货运车辆严格把关,超过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的车型一律不得进入营运市场,严格执行道路客运经营许可规范、完善道路客运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加强道路客运调控,提高客车实载率,对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运力,加快货运信息系统的建设步伐,最大程度的减少营运车辆空驶行程,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的运用,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各运输管理机构、运输企业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机关、客货运站场的节能减排目标,严格执行公务车辆单车油耗定额管理制度,制定有效措施促使能源消耗不断下降。三是信息宣传报送及时。围绕中心工作,对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先进典型以编发政务信息、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及时进行宣传报道,为弘扬行业新风正气、树立良好行业形象发挥了作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总结全年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通村客运因客流下降,效益差,存在通返不通风险。机构改革后,市县各机构业务衔接有待加强。四、2023年工作打算:1、坚持业务学习,结合实际推动运输发展工作。2、抓好运输发展的各项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项政策落地,坚决按照政务审批事项清单做好符合性审查,及时按要求办结审批事项。重点把好源头准入关,确保进入运输市场的主体、人员资质合规。3、做好客运、危运、驾校、维修、出租、水运、公交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及时上报和公布。4、加强运输行业从业人员教育管理,做好从业人员服务质量诚信考核和日常教育各项事务工作,满足人民群众需求。5、抓好运输行业发展的检测服务工作。巩固通村客运成果,完成与之相关的服务事务工作。推进货运转型发展,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深入宣传驾培、维修企业管理政策,不断规范企业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完成运输行业各项统计报表,着力抓好运输量、重点时段报表工作,及时发布上级的管理、服务的政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