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城建档案和规划展示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利用城建档案为城市建设服务。收集、保管城建档案;查询、利用城建档案;展示城市规划建设成就和规划远景;接待、讲解服务。 | |
住所 | 渭南市杜化路北段 | |
法定代表人 | 党伟峰 | |
开办资金 | 8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9.3万元 | 40.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以来,我馆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领导下,在省建设教育与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中心和市档案局的业务指导下,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提升城建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我馆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重新完善了《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编制与报送须知》《声像资料归档质量标准》等业务标准,并积极协调住建部门及时公布于工程项目管理平台下载专区。同时,我馆在单位微信公众号上编发了《档案业务指南》,有助于服务对象及时了解业务办理流程和具体要求。一是工作前移,积极推进上门服务。通过深入项目现场,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服务,加快项目单位相关手续的办理,今年我馆业务指导共计200余次。二是容缺受理。经全面指导服务、检查评估,在档案基本齐全、完整、系统的前提下,予以容缺受理,一次性告知补全材料,并先行出具验收认可意见。今年以来,我馆共出具《建设工程档案整改意见书》33份、《建设工程档案验收意见书》33份,接收建设工程竣工档案10990卷及其电子数据。2.开展新馆建设调研工作。为使新馆交付后能够立即开展新馆库配套项目建设,同步提高我市城建档案管理水平,于6月14日、17日,由局分管领导、财务科和我馆人员组成调研组,对西安、咸阳两市城建档案工作及新馆库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通过调研,我馆了解了先进城市的主要做法,为我馆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3.开展各县(区)城建档案业务指导。为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全省城乡建设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陕建发【2019】111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摸清各区县城建档案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年度工作部署,我馆成立调研组,于11月14日至11月18日对各县(区)城建档案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为精准指导寻求相应对策。4.开展重点项目声像资料拍摄。为进一步丰富馆藏,记录城市建设变迁,对市区西庆屯、六泉公园、市第六医院、人民街片区、市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等村落改造前现状、片区改造、公共服务种类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拍摄,共拍摄视频52段,照片430张。5.规划馆日常接待、讲解服务工作。2022年接待游客约1万余人次,接待各级领导、客商、学生等社会团队20余次。期间,规划展示馆讲解员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喜迎党的二十大“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讲好渭南黄河故事”演讲比赛中获得三等奖。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城建档案提供利用工作。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为司法取证、工程维修、工程扩建、小区改造、百姓诉求等提供了凭证依据,为单位和个人提供了档案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了城建档案公共服务效能。今年共接待档案查阅153人次,查阅利用档案678卷。2.提高规划馆利用率,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充分利用馆内资源,开展了元宵节“投壶赢彩灯,欢喜闹元宵”、三八妇女节“以花之名,相约展馆”等主题活动以及学雷锋月志愿者公益活动,联合市美协组织开展“世界地球日——我是地球小卫士”绘画比赛、第二届小小讲解员等活动。3.增设地质灾害科普内容。为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全面普及减灾防灾知识,提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市局安排将市地质灾害科普基地设在在规划展示馆。明年基地建成向公众开放后,将进一步强化展示馆的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主动服务意识有待提高。2.档案的信息化系统不健全。(二)整改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职业素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做到开工前、施工中、竣工后业务指导全覆盖,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提高干部工作作风和干事活力。2.早谋划,多借鉴。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使用能够满足当前工作需要的信息化系统平台,促进各县(市)区档案数据资源融合,为数字化档案馆打好基础。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强城建档案治理体系建设。坚持依法治档,积极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做好建设工程档案的业务指导和验收工作,不断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着力加强城建档案归集工作,重点整治城建档案应交未交、延期移交问题,力争归档率达到100%。二是以搬迁新馆为契机,以建设一流示范馆为目标,实现智能馆库和数字城建档案馆。新馆交付在即,提前做好空间利用规划设计;建设市、县(区)城建档案一体化管理平台,为日后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城建档案资源数据共享以及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整合接入做好铺垫,为进一步构建资源优化融合、平台安全整合、数据互认共享、管理统筹规范、服务便捷高效的城市治理新体系打好基础。三是做好规划展示馆更新改造工作。《国土空间规划》即将编制完成,为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展示馆布展内容,充分展现渭南城市的发展历史、建设成就和规划远景,稳步推进规划展示馆更新改造工作。四是切实加强县市(区)业务监督指导工作。县级城建档案工作相对薄弱,在机构人员、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库房安全、提供利用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按照省住建厅《关于加强全省城乡建设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馆将不断加强对各县级城建档案业务工作监督指导,实现县级城建档案在机构人员健全、规范收集、科学整理、安全管理、服务于社会各方面的提质增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