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第一小学

渭南市第一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2-28 14:31
单位名称 渭南市第一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前进路与渭河大街十字东北角
法定代表人 孙斌斌
开办资金 18291.2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291.21万元 18291.21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第一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9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我单位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落实“双减”政策,助力学生成长。学校紧紧围绕减负提质增效这一工作目标,积极推进“双减”工作,坚持育人为本,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统筹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及课内、课后两个时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一)强化常规管理,规范教学秩序。1.加强常规巡查。2.规范调课制度。3.做好作业的检查与反馈。(二)优化线上教学,提高教学效率。1.丰富课程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线上教学课表,包括:课堂教学、体育锻炼、家务劳动、课外阅读、自主学习等,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方向引领。2.加强组织管理。实施中层领导包班制,对所包班级课堂进行巡查反馈。课程管理中心每天电话回访,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居家学习情况,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学方式进行表彰,同时对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并及时反馈在教师群中。3.创新评价方式。每天班级内评选学习之星并在学习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争当优秀。(三)丰富学科活动,充盈多元课堂。为了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且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结合各个学科教材特点,从学生全员化向更优化发展,设计了系列“主题学科活动”。本学期共组织学科活动四场,其中开展了“画数学”“我是小讲师”等数学学科活动3场,开展语文学科活动1场,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丰富学生学习活动,充盈课堂形式,使学习更加有趣、生动。(四)狠抓课后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学校确立课后服务“安全第一、作业优先、兴趣为本、活动育人”四原则,形成了“自主作业+自主活动”的课后服务模式,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路径、挖掘潜能,发展其核心素养。二、深钻细研共磨,助力品质课堂学校以品质课堂建设为动力,以研修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推手,以“约课”活动未载体,有效推进教师、学生、课堂共同提升。(一)理念引路导航,提升教育观念。1.示范先行,抱团成长。发挥省市级教学能手和导师+共同体负责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开展了“践行新课标构建新课堂”示范课展示活动,创新教师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2.共读活动提素养:开展教研组共读一本书活动,并在公众号推送教师的读书感悟体会。有效推进教师且读且思且交流。(二)加强校本研修,提升教师素养1.明确思路,规范备课。备课形成了以学生活动和教师点拨为经、以任务导航为纬的纵横结合的基本框架。2.集体备课,精磨细研。结合新课标理念,各教研组根据本学期所使用教材,以小教研的形式,相互交流备课心得、难点剖析等,按照“分配任务---个人自备---集体研讨---专人整理---反思修改”的程序,真正实现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集体备课研磨即两磨三备活动,采取一人主备——说课——研讨——实践——反思——修改的方式,实现每周一课精品课例研磨。形成了“预学—共学—延学”的总体学习思路。3.课题研究,助力教学。以教研组为单位,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提炼课题,鼓励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区级课题结题共结题9个(含专项课题)。区级课题立项12个(含专项课题)。4.线上教学,研修不止。为了使教师明确线上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教师发展中心先后对教师进行了“线上教学基本要求”和“线上教学再要求”的培训,并鼓励教师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线上研讨活动,制定每日学习任务单、搜集使用每日教学资源,并通过学校三级审核制度保证线上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的规范有效和系统性。为了使线上教学更科学、有效和有趣,教师发展中心又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三期“云端教学论坛”活动,在集体智慧的碰撞凝结下,教师们的线上课堂教学不仅扎实有效,更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效果显著。社会效益情况:一年来,学校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收到家长及社会各界好评。学校2022年2月,获2021年临渭区教育强区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8月,获2021-2011学年度安全管理“先进集体”。2022年9月,获2021-2022学年度综合考评“先进集体”。2022年9月,获2021-2022学年度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教师个人潜心教学育研究,收获可喜成绩。6位教师分别获得市、区级教学能手称号。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过去的一年,学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2023年,我们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与实践:(一)继续加强班子建设,要求管理干部认真学习共谋划,在过程细节上下功夫,在实践结果中常反思,使工作效益达到最大化。(二)加强名师引领,培养教学骨干、教学能手,为教学实绩稳步提升注入新鲜血液。(三)创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四)围绕“成就个性发展未来”的办学目标,探索挖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五)在切实做好双减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丰富教师在校生活,减轻教师负担,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校园文化:在校长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指导下,继续完善校园文化的建设,设计学校连廊文化、楼梯文化、墙面文化.……让校园文化润泽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在师生的发展和成长中丰富、外显校园文化理念。(二)德育工作:1.重视学生体质发展。以学生体质测试反馈为基准,落实阳光课间、运动会等常规体育活动,开展自编操比赛、室内操比赛、啦啦操比赛等特色活动,促进全体学生体质的提升。落实篮球、足球训练队和跳绳的日常训练,争取比赛取得成绩,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训练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发展。2.重视学生美育教育。以“六一”儿童节为契机,开展校园艺术节之合唱节、舞蹈节、戏剧节、书画节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个性发展。同时,强化“第一乐园美育时光”美育品牌建设。3.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落实德育常规教育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体验生活。4.按照计划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课堂”“家长会”“家庭教育大讲堂”等家校活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23年,学校将继续以内涵发展为方向,树立“高质量、有特色、个性化”的发展目标,为建成人民满意的优质品牌学校而继续努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2月,获2021年临渭区教育强区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8月,获2021-2011学年度安全管理“先进集体”。2022年9月,获2021-2022学年度综合考评“先进集体”。2022年9月,获2021-2022学年度教学工作“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