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杨凌示范区>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中心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2-28 14:21
单位名称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各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制定总体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项目的策划、包装、申报、融资和管理。各项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监控,园区各类企业和机构提供服务。
住所
杨凌示范区新桥北路6号(政务大厦)
法定代表人
刘敏哲
开办资金
5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458万元
33458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执行;上一年度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等。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成效:(一)设立创新中心,农科服务精准破题。一是制定了杨凌农科服务业创新中心组建方案和农科服务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种子产业园建成567平方米的农服创新中心,集中展示了杨凌农服模式、产品、业务、企业案例,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岗,聘请区内专家建立农服智库。二是与中化农业、北大荒集团、海大集团、雨露节水等区内外11家农业科技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共同推进农科服务业两链融合发展,农科服务总部开始运营。三是第29届农高会第一次将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列为专题展,农科集团牵头组织了专题展,并与北大荒农服签订了战略协议。专题展总结提炼了杨凌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发展方向、工作目标,列举了服务企业及案例,组织北大荒、中化等30余家企业集中展示了农资、农机、农技等社会化服务业务及产品,受到省、示范区领导肯定。(二)不断创新模式,农科服务开局良好。一是在杨凌、扶风托管耕地1600余亩,联合区内种业企业展示示范玉米新品种30个,小麦新品种20个,大力支持区内种业企业品种推广;二是联合中化农业投放智慧农机13台,建立6个农科服务基地,共同在杨凌及周边地区开展农机、农技、飞防作业服务,建立10个“杨凌农科”品牌产品基地,带动农产品销售;三是承接实施安康唐家链子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鱼菜共生项目的设计建设、种植业务,对外推广杨凌农业科技园区模式;四是为重庆、渭南、榆林等多家企业开展果蔬有机、GAP认证服务工作,服务模式多样化。(三)旱区特色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一期主体建成。一是完成旱区园地块整体流转,540亩地面附着物清理,联合油菜中心、西农大农学院等单位开展新品种种植试验展示,大禹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完成施工并投入使用;二是总体规划已经专家论证,园区内电力、天然气管道及道路迁改全部完工;三是区校融合18栋温室主体建设完成,联合区内外种植企业、职业农民筹备反季节樱桃、蔬菜种植,探索政府+企业+职业农民的合作模式,带动农民增收;四是4.1万平方米连栋温室、88座日光温室和31座大跨度拱棚图纸设计完成,园区内供热制冷系统通过评审,取水许可已审批通过。二、社会效益(一)园区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管理运营园区总面积5200亩,服务入驻企业单位185家。智慧园年接待4万余人参观学习,完成省部级以上重要接待20次,3A级景区申报待批。4.4兆瓦农业光伏项目建设完成,年发电500万度。孵化园清退低效产能企业3家。(二)农科检测成为我省首家第三方可承担农作物种子转基因,玉米、小麦SSR真实性检测机构。全年检测种子样品300多份;农科认证为重庆、渭南、榆林等多家企业开展果蔬有机、GAP认证服务工作;(三)农科品牌市场影响力初步显现。建立10个“杨凌农科”品牌产品基地,9大类300个产品目录,中国特产-杨凌农科馆、抖音店、社区平台3个线上平台运行良好,销售收入539万元,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三、存在问题在破题开局等重点工作开展中,还存在土地、资金等难题制约项目发展。农服资源利益主体多元化,协调统筹难度较大等问题。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加快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功能。一是启动种子产业园企业孵化区项目建设,协调旱区园项目土地等前期手续办理;二是不断规范园区管理,持续推进低效产能企业清交欠费和清退土地,提质增效。三是利用上合基地资源,积极开展研学和教培工作。(二)加大融资进度,保障项目建设。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发行专项债、银行融资等方式,为重点项目建设、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提供资金保障。(三)加强农服中心建设,探索盈利模式。一是争取批准设立农业科技服务业创新中心,按照延链补链强链原则,招引农服产业链企业等多方力量进入;二是强化运营能力,扩大服务范围,开展农技服务,积极流转托管土地,依托智慧园,对外承接涉农园区项目,输出杨凌智慧农业模式,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三是推进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北大荒、中化、中捷四方等公司业务合作,共同开拓农业科技市场化服务。(四)扩项增能,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取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合格证书(CATL),完成食品类56种农药残留、5种元素、18种氨基酸检测资质扩项工作;二是立足陕西,辐射西北,多方位、多地区开展合作,通过产品认证,打造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五)建立直供基地、提升农科品牌影响力。一是开拓大宗供应链销售渠道和基地建设,开发建立瑞阳瑞雪、瑞香红、脐红、西农大甜瓜等2-3个特色供应链,为平台和产品开发打好基础。二是加大与京东等平台运营商合作,推进京东杨凌农科特产馆、抖音店等3个店铺高效运营。(六)加大招商引资,积蓄发展后劲。千方百计盘活种子产业园、丝路园等园区资产,落实凯凯农业、渔业孵化器、棚掌柜、海大检测、诺威利华、师范学校、休闲养老等项目入驻,形成实物投资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