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临渭区农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渭南市临渭区种子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与培训,种子检测与试验示范推广,做好农产品基地监管,农资市场监管。 | |
住所 | 渭南市临渭区民生北街243号 | |
法定代表人 | 纪永康 | |
开办资金 | 45.9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临渭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7万元 | -41.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临渭区农检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宗旨和业务范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高标准、严要求,抓好农产品、种子监督抽查工作显成效1.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区级农产品定量检测任务443批次,配合部、省、市农产品例行检查和专项检测抽取样品213批次,检测合格率为100%,持续三年保持在例行监测指标98%以上。同时完成定性检测(农残快速检测)蔬菜、水果等农产品525批次,其中水果369批次,蔬菜156批次,涉及种类有草莓、樱桃、猕猴桃、甜瓜、桃、葡萄、苹果等,检测合格率为100%。全区71家种植类农产品追溯企业均纳入监测范围,抽检覆盖率延伸到全区各种植大户,监测覆盖达95%以上,全力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积极配合开展全区种子质量检测工作。积极配合市站完成全年小麦、玉米质量检验检测工作。抽查涉及种子经营企业36家,共抽取夏玉米豫丰98、大槐99、中科玉505、农丰171、科诺21等65个品种,封样138个;抽取秋小麦周麦27号、鲁农116、淮麦33、西农100等31个品种,封样62个,累计涉及种子代表量为60万余公斤。经检测,发芽率均达到国家种子质量准标,符合用种要求。二是完成对天丞禾种业、秋实公司2家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田间质量抽检工作,经检测人员现场田间查验,两家制种企业都能按照制种要求严格制种管理,规范生产操作,病虫害发生轻、杂株(少)、抽雄及时干净、纯度普遍高,生产流程符合国家制种要求,繁育的小麦品种与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地点、生产许可证编号、制种面积、检验面积一致,检查验收田块种子质量完全达到国家用种标准。(二)积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工作,全面推进全区农业绿色标准化生产1.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培训4场次,培训258人次。2.完成全区绿色产品认证工作。全区现有绿色认证企业12家,14个产品,新增绿色农产品认证企业3家种植类生产企业,涉及葡萄、猕猴桃两个品种,4个产品,认证面积达0.8万亩.3.扎实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落实,目前全区纳入追溯管理达标企业为71家,全年规范发放承诺达标合格证8200余张。农产品生产标准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对纳入追溯管理企业实行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规范使用承诺达标合格证,要求所有上市产品检测合格,带证上市。4.对辖区内纳入追溯系统的80多家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日常监管。(三)高要求抓好农作物区域试验工作2022年,试验站主要承担了关中灌区小麦品种区域试验8组,共计100个品种。冬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2组,28个品种。联合体品种比较试验2组19个品种。2022年度陕西省关中灌区夏玉米区域试验5组,共计55个品种。生产试验1组,9个品种。省4+1联合体区域试验2组,品种8个,生产试验1组,品种6个。科恩联合体区试2组,品种16个,科恩生产试验1组,品种7个。今年共引进各类农作物新品种6个,其中小麦品种3个,玉米新品种3个。在试验站能力提升项目实施上,已与青岛普劳德机电和青岛普兰泰克机械两家公司达成购机(全喂式联合收割机和自走式小区小麦条播机)协议,新建120立方蓄水池一座,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后续协调及管理,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保检测工作提质增效1.加强区级检测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完成省、市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对我中心实验室进行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工作,并顺利通过现场检查验收。2.加强基层检测能力提升。完成了对各基层监站快检设备的排查,对存在问题的检测仪器进行了更换和维护,为我区基层检测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技术保障。(五)扎实开展农资市场监管,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控1.开展“护奥运、保春耕”和“春季农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农资市场整治暨春季打假”专项联合行动以及秋冬季农资市场专项检查等各类专项检查行动。全年共出动车辆145台次,出动检查人员564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841家次,移交案件线索42条。2.推进农药经营门店标准化建设工作。为规范农药经营行为,提升经营者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全区农药经营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推进我区农药经营门店标准化建设工作,已筛选上报13家农药经营门店参加国家级标准化建设工作。截止目前,我区共有4家国家级标准化门店和2家省级标准化门点店。后半年筛选上报13家农药经营门店参加国家级标准化建设工作。农药经营门店标准化管理服务试点项目的实施,推动了我区农药经营向规范化、规范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3.建立完善临渭区农药经营数字化监管信息平台,形成日常巡查与数字化监管相结合,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目前400余家农药经营主体已进入平台监管。4.积极开展禁种铲毒工作。参加区禁毒办组织的“国际禁毒日”集中宣传活动。展出宣传展板2块,印制禁毒宣传资料10000份,宣传发放资料4000余份,并在现场接受禁毒咨询124人次。开展“禁毒进万家”下乡宣传活动,张贴宣传画70余份、标语60余张。成立踏查小分队,集中踏查共计8次,未发现种植毒品原植物。5、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加强宣传,严格落实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义务,做好对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履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监督管理(六)不断扩大农产品安全知识宣传,营造全区农产品安全生产大氛围1.认真组织开展春训活动。全面学习领会中省市农业农村工作有关文件精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二十大精神及相关业务法规知识。2.建立常态化培训工作机制。按照中省市农产品安全相关要求,重点对区内所有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加强业务技能和法律知识培训、对各基层监管人员加强知法守法和服务本领培训。2022年全区共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知识等资料1.2万余份,制作宣传展板12块,积极采编发布农资农产品相关技术、重点工作落实等内容信息报道21条。3.深入基层开展培训。制作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相关PPT课件2个,举办培训会10场次,到会种植户700余人次,发放《安全使用农药》等相关资料2100余份。4.创新方式,开展线上培训。因疫情原因,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监管线上培训会2场次,在线观看862人。四是配合区农业农村局完成了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咨询日”宣传咨询活动,现场答疑咨询人数90余人次,发放相关资料1500份得社会效益1.通过强化农产品源头监管,净化了我区农资市场,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了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2022年我区未出现农药毒害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加强区级检测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完成省、市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对我中心实验室进行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工作,并顺利通过现场检查验收。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3.不断扩大农产品安全知识宣传通过监管人员深入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面对面宣传和开展线上培训,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农产品消费信心,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普遍参与、共治共享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4.全区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全区现有绿色认证企业12家,14个产品,新增绿色农产品认证企业3家种植类生产企业,涉及葡萄、猕猴桃两个品种,4个产品,认证面积达0.8万亩。从而全面加快我区绿色标准化生产步伐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安全绿色生产意识。5、在种子试验示范工作中,完成区域试验小麦品种147个、玉米101个。今年共引进各类农作物新品种6个,其中小麦品种3个,玉米新品种3个,为我区农作物种植推选优良品种。6、推进农药经营门店标准化建设工作。截止目前,我区共有4家国家级标准化门店和2家省级标准化门点店。农药经营门店标准化管理服务试点项目的实施,推动了我区农药经营向规范化、规范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1.由于经费不能按时到位,导致一些业务工作开展进度较缓慢,定量检测和种子试验项目资金未拨付到位.整改措施: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由“一把手”牵头,确保经费到位,确保工作正常开展。2.个别街镇领导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监管站监管、检测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专业人员流动性大,监管、检测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仍需改进和提高。整改措施: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尽全力先宣传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由检测科负责,每月对基层监管站开展业务指导工作和检测培训工作。3.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够高,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标准执行不够严谨,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整改措施:由监管科室对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业务知识培训,加强新《种子法》宣传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网格化监管机制,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例行监测、抽检等常态化工作任务。2.积极争取,通过协调,人才引进专业检测工作人员。3.定期开展基层监管、检测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推动监管、检测能力的提升。继续推行包装上市农产品质量追溯“二维码”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全覆盖。4.围绕区域特色产品,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及品牌提升。同时落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5.加强检查人员专业知识以及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对假冒伪劣农资的鉴别能力,继续做好农资市场日常监管。6.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群众识假辨假维权能力和质量安全意识。7.认真做好农作物种子试验工作,力推适合我区种植的新优品种。8.持续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及信息报送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