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融媒体中心(眉县广播电视台)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开展舆论监督,服务人民群众。广播、电视、新媒体、内部出版物产业运营,新闻宣传、广告、大型文艺活动、文艺节目、专题片制作、播出、转播、直播,中央厨房,移动客户端等功能开发。 | |
住所 | 眉县滨河新区文化大厦 | |
法定代表人 | 王涛 | |
开办资金 | 10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眉县委员会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0.43万元 | 101.83万元 | |
网上名称 | 眉县融媒体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规违法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绝对领导权,继续突出意识形态宣传。一是健全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制度。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我中心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本单位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同时制定了《眉县融媒体中心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分工制度、学习制度、例会制度、通报制度、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加强广播电视阵地管理。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提高政治意识,办好《眉县新闻》等广播电视节目。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今年以来,我们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开设了“践行嘱托谱新篇喜迎党的二十大”“二十大时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眉县在行动”“跟着主播学习二十大报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党员在行动”专栏。围绕全国两会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分别开设了“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学习贯彻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稳住经济大盘眉县在行动”“两会归来话发展”等专栏。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全县重点工作,策划开设了《乡村振兴在路上》《联防联控在行动》《聚焦两会》《学习贯彻县两会精神》《新春走基层》《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凝心聚力抓项目全力以赴稳投资》《稳增长》等多个子栏目。全年电视栏目《眉县新闻》发稿235期1880余条,《今日眉县》发稿50期300条,《教育时空》发稿52期300条。同时,充分利用眉县宣传微信公众号、爱眉县手机APP、今日头条、眉县融媒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眉县宣传发稿2290余篇、爱眉县手机APP发稿2760余篇、制作编发短视频共580余条。同时不断优化广播村村响内容,用持续性“好声音”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形成积极向上向善的舆论发展环境。二是加强对外宣传,讲好眉县故事,传播眉县好声音。紧盯中央、省市媒体发稿目标,抢抓亮点,精心策划,主动出击,深度采访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稿件。全年向上级媒体选送稿件共189篇,中央级13篇、省级107篇、市级69篇。其中,张祺同志采写的《秦岭太白山现雪凇景观》在新华社客户端刊发,张小娟、张瑞敏同志采写的《抗疫一线的“硬核取暖”点赞寒夜》在中国经济周刊刊发。同时,我们还注重节目质量提升,创优精品,打造品牌。今年共上送优秀稿件13件,其中《太白山海拔2700米首次发现独叶草》获得2021年度陕西新闻奖三等奖;《寒冬里一碗热汤面》获宝鸡新闻奖二等奖;7件作品荣获宝鸡市广播电视奖,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1件,获奖比例54%,居全市县区之首;60余篇作品被“学习强国”中省市平台采用,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舆论作用,更好宣传和推介了眉县。三是发挥新媒体优势,短视频作品锦上添花。2022年,我们根据三档电视栏目的不同风格和各自特点,先后开通了“眉县宣传”“今日眉县”“眉县融媒”三个视频号,加大短视频策划制作力度,促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效结合,主动与各级媒体同频同振,达到宣传矩阵效应。全年共制作播发视频366余条,其中,《同心抗疫守护家园》播放量15万次,《众志成城共抗疫情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播放量33.1万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3新闻频道《走进县城看发展》播放量69.7万次。3.安全播出意识增强,筑牢防线确保安全。一是加强广播电视发射传输信号检测。专题技术部坚持每月对广播电视发射传输信号进行一次有效测试,坚持每周二下午对设备进行正常维护保养和检修。二是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播出部做好节目播出前的审看编排工作,认真落实节目重播重审制度,加强节目监听监看,对所有播出节目进行认真记录,对设备工作情况、运行参数做好监测记录。三是加大“人防、技防”力度,完善技术规程和应急预案规定,落实安全播出和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全年共组织开展两次安全播出应急演练。在全国两会、省十四次党代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保障期,及时启动安全播出应急预案,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零差错。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我中心争取上级补助广播电视无线覆盖运维费30.9万元。争取县级项目资金18万元,用于杨家塬发射台铁塔维修,目前已经全面完工;同时完成了电信移动网络电视IPTV入网,争取县级财政补助资金26.8636万元,成功举办2022年元宵节文艺晚会,争取县级财政补助资金(整体搬迁)40万元,共计115.7636万元。三、存在的问题2022年我们在报道的社会新闻较少,新媒体短视频制作内容缺乏创新;广播电视设备老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招商引资引资方面成绩不突出。四、改进措施我们将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在新闻宣传方面加强社会新闻和主题报道;二是逐步对广播电视设备老化进行升级;三是运用“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四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五、2023年工作计划1.聚焦舆论宣传引导提升,推进新闻宣传工作迈出新步伐。一是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工作,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资源、宣传载体特别是新媒体平台,推出一批有分量的深度报道、评论言论,准确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理念、重要观点、重大判断,走近干部群众,走入田间地头,真正地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聚焦“一山一水一文一武一产业一园区一酒业”七个一品牌,加强与中省市各级媒体的联络联系,充分的挖掘树立方方面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下功夫推进特色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及时准确地把眉县的发展目标、发展优势、特别是发展成绩,发展态势宣传出去,让外界更进一步地感受到眉县的发展变化,最大限度地凝聚干部群众的共识,不断弘扬正能量。三是加大外宣力度,提高上送稿件的时效性和采用率,全年力争实现向上级媒体刊发稿件150篇件,其中省级以上媒体刊播20篇件,中央级主流媒体刊播3篇件。同时打造眉县广播电视台抖音号,积极寻求与第三方合作,包装、策划眉县广播电视台抖音号运营。2.聚焦事业建设提升,推动宣传工作实现新跨越。一是策划包装眉县融媒体新媒体运营内容提升和应急广播进景区两个项目,积极争取省市项目资金。配合省局完成36频道和40频道地面数字覆盖发射机更换改造、调试、测试工作。二是继续跟进融媒体中心建设一期工程的后续项目。加快实施演播演艺大厅、摄像机更换、直播车采购、全媒体人工智能等升级改造项目,实现硬件设施再提升。三是化解融媒体中心建设和广播电视台整体搬迁债务问题,围绕中省市项目支持重点,加强项目策划包装,全方位争取上级资金支持。3.聚焦经营渠道拓宽,做好大型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进一步广开思路,加强与各镇街部门、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文旅产业等资源优势,借助重大节庆日,精心策划各类竞技大赛和大型文艺活动,积极策划筹备“2023年元宵节文艺晚会”,提高大型活动的线上组织和传播能力。4.聚焦增强安全播出意识,筑牢安全播出防线。继续加大“人防、技防”力度,进一步完善技术规程和应急预案,落实安全播出和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严防“不法分子”破坏,尤其是重要会议等重要保障期,及时启动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全年播出安全。5.聚焦作风能力抓提升,打造高素质宣传队伍。坚定政治立场,牢记“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瞄定“省级一流媒体”目标定位,扬优势、补短板,加大各类培训评优力度,定期邀请上级媒体来眉调研指导工作,着力创作一批有温度、接地气的精品力作,用好作品感染引导广大群众向善向美,建立健全考核管理和激励机制,多措并举解决临聘人员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中心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大提升,努力塑造融媒体中心队伍新形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