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退役军人提供综合服务保障。业务范围:负责做好退役军人政策宣传、就业培训、信访接待、培树典型、供给关系转接和档案移交等,配合组织部门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供信息推广服务;指导镇(街)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工作。 | |
住所 | 眉县城投大厦C1栋4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文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万元 | 3万元 | |
网上名称 | 眉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围绕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情况(一)强化基础建设、打造示范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建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推进视频会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积极创建标杆型、示范型服务站。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增挂二等功光荣榜。以打造示范型服务站为抓手,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积极打造创建52个示范型服务站,其中7个创建标杆型服务站,按时提供上报了验收报告。二是重点打造,示范带动。为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向纵深延伸,在原有基础上对首善通远村、景贤社区,齐镇上庙村、金渠镇教坊村、常兴镇郭何村进行升级打造,特别是依托张载祠、李达故居重点打造了横渠村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横渠村服务站最终被评为全国红色延伸建强服务站。按照县委2022年第9次常委会及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在建好建强县、镇(街)两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的基础上,在全县村(社区)范围内再创建一批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大镇3-5个,小镇2-3个,实现示范型服务站全覆盖。三是注重培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坚持镇街服务站工作例会制,每季度举行一次业务培训暨工作交流汇报,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为退役军人服务。(二)扩宽优待服务、彰显军人荣誉。优待证饱含着党和政府对退役军人和“三属”的深情厚爱,优待证办理工作启动后,服务中心作为实施主体,精心组织、合理规划,安排各镇街服务站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载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政策解读、申领公告等内容,努力提高优待证办理相关政策的知晓率。为了把试点工作做成“样板”,及时对接业务银行,为各点位解决人员、设备以及照相问题,并带领人员逐镇进行现场操作培训,确保优待证办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并于4月7日在全市首家举行了首批优待证集中颁授仪式。截止目前9255人已申请办理优待证,发放优待证8248张,为了提高优待证的“含金量”,多方筹措,在全县范围内征集优待合作单位130多家,为优待证持证人提供金融、教育、通信、加油、出行、快递、观影、生活服务等多领域优待服务,提高他们的荣誉感获得感!(三)常态化加“四清楚”、用情帮扶解困。在优待证办理的同时,安排镇街对“四清楚”工作纪实手册、日志和明白卡进行及时更新完善,将机关干部分组下沉至镇街进行督查,通过查看硬件建设、文化宣传、台账建立和座谈交流等方式促进工作顺利开展,推动全县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全域提升。坚持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定期走访联系对象,在八一、春节等重要节日集中开展走访慰问,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安排一次“大走访”,了解退役军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掌握退役军人的需求和困难。通过省市县三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因人而异,整合力量,解决退役军人的烦心事、揪心事,为24名困难退役军人申请发放省、市、县关爱基金10.1万元,用心用情用力为退役军人办实事办好事。(四)组织志愿服务、发挥优良作风。积极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充分发扬“离军不离党,退役不褪色”的优良品质,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年初西安疫情爆发后,迅速号召组织各镇街近千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事迹,身患癌症的退役军人魏志怀,带病上岗,不畏严寒,在村口卡点执勤,还有千斤牛奶送“疫线”的李宏军,以及刚退役的杨子硕、王哲,自愿在隔离酒店配合医务工作者对隔离人员进行管控,一干就是1个月。我县国庆突发疫情后,我县广大退役军人第一时间投身到抗疫一线,卡点值守、核酸扫码、转运人员到处都能看到退役军人的身影,更有退役军人企业家协会代表为部分高速卡点送去方便面、矿泉水等慰问品,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五)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一是积极参加“老兵永远跟党走”系列活动,引导12名退役军人成立“老兵宣讲团”,宝鸡国栋通茂高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启龙,渭滨新村第一书记侯少敏入选宝鸡市老兵宣讲团成员库。二是组织开展双拥庆送立功喜报活动,组织镇村,敲锣打鼓,为我县4名荣立二等功和42名三等功现役军人家属庆送喜报,发放慰问金5.4万元,为二等功军人家属送上“二等功臣之家”牌匾,积极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三是拥军优待,为不断推动我县双拥工作取得新成效,服务中心联合中山市西德曼电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向全县各镇街、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分别免费捐赠2台和1台冷暖移动空调,价值近4万元,并走访慰问24名困难退役军人,真情拥军,切实为退役军人家庭送去关爱。(六)用心用情服务,情暖退役军人。为全力做好2022年度秋季退役士兵返乡报到工作,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提前谋划,精心筹备,大力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在机关入口处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退役士兵返乡报到服务指南》和“军营作标榜返乡创辉煌”等欢迎标语,让“最可爱的人”真正感受到回家的温暖。坚持“最多跑一次”的理念的情况下,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在县服务中心大厅设立接待窗口,热情、耐心地接待每一名返乡报到的退役士兵,为116名退役士兵提供档案审核、报到接收、建档立卡、优待证办理、落户、组织关系转接、政策宣讲和教育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建立完善“一人一档”资料,积极宣传各项优待政策,号召退役军人继续发扬“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优良作风,积极投身地方社会事业发展和乡村治理,为家乡发展再做贡献,再上新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按期高质量完成了县服务中心及首善、常兴等7个服务中心(站)标杆型服务站以及52个示范型服务站创建验收,横渠村被国家命名为红色建强延伸退役军人服务站。严格标准,规范程序,为24名困难退役军人申请发放省、市、县关爱基金10.1万元,帮助解决退役军人实际生活困难。“一站式”接收116名退役士兵,举行专场招聘会,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需求。积极落实省、市会议精神,联系业务银行,及时解决设备、人员等问题,为全县9225名成功办理优待证,多方筹措,在全县范围内征集优待合作单位130多家,为优待证持证人提供金融、教育、通信、加油、出行、快递、观影、生活服务等多领域优待服务,提高了退役军人的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回顾2022年各项工作,我们虽然较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对干部职工的经常性学习教育还抓的不紧,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加强;二是各项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三是工作标准不高,干部队伍服务能力和水平都有待加强。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一是我们将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二要强化措施、务求实效,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三要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要求和标准。四要加大干部队伍的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是继续抓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积极争取保障资金,对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进行全面提升,强化阵地建设,规范档案资料管理,加大对村级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上半年召开一次全县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流动现场会,进一步推进我县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上水平。二是积极筹备标准化档案室建立工作。准备场地、完善基础设施。制定方案,做好退役军人个人档案移交接收,按上级要求配齐专门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建立数字档案。三是做好常态化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对全县退役军人及三属优待证办理工作进行总结汇总,比对信息,督促镇街对未办理人员进行逐一宣传动员。对后期常态化办理工作制定方案,督促镇街严格落实到位。吸收更多的爱心企业加入拥军优待合作中来,为优待证提供更多的优待服务。四是用心做好退役士兵接收报到。精心组织,提前谋划,积极对接人武部、人社局、教育培训机构等相关业务部门,简化流程,为退役士兵提供“一站式”服务。五是积极发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作用。规范志愿服务队的管理,积极引导退役军人志愿者参与重大活动、抢险救灾、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活动,挖掘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六是进一步规范常态化加“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每季度安排一次大走访,大排查,及时掌握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的家庭生产生活情况,更新完善“四清楚”工作纪实手册,对退役军人做底数清、情况明。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