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工业发展促进中心(宝鸡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提供全市工业经济预测、预警等服务;对全市工业企业进行重点监测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为工业企业提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指导和推进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干部联系企业活动的协调服务等。 | |
住所 |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行政中心6号楼 | |
法定代表人 | 刘建利 | |
开办资金 | 350.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0.67万元 | 176.6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工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深化机制,继续开展“联企帮扶”活动1.持续深化“联企帮扶”机制。重点围绕疫情防控、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干部在联企帮扶中的主动作用,重点协助企业解决在生产和经营中面临的原材料供应、订单不足、交通运输困难等问题;做好政策解读,协助企业利用好各种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发展。2.配合“产业链”,落实相关措施。利用两个月时间,在全市组织实施了“三进五帮”攻坚帮扶活动。各级干部进一线、进企业、进项目,从政策落地、生产销售、项目推进、倍增计划实施和要素保障五个方面对企业和项目进行重点帮扶。推进产业链提升发展机制,在市上组建13个工作专班的基础上,推广专员服务制度,围绕产业链发展和企业需求开展精准服务,推动产业链水平得稳步发展。3.提早谋划2023年帮扶计划。根据市十三次党代会对联企帮扶工作的最新要求,从7月份开始,谋划安排2023年的领导干部联企帮扶活动计划安排。收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关信息,对接联系市发改、商务、农业、住建、文旅等部门,备选好2023年帮扶安企业名单;征询全市74个部门联企干部相关信息,给局主要领导多次汇报,并与相关科室反复酝酿,初步为全市34名市级领导和226名县级以上领导对接落实296户联企帮扶企业。拟定起草的待批文件12月20日已提交局主要领导审查。(二)发挥机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企业服务水平1.充分发挥服务机构的引领作用。全市各机构服务中小企业2000家次,为96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提供人才招聘17场次1000人次,人才培训5场次560人次;平台征集上报2022年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7个,申请资金445万元;推荐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4家;征集上报2023年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8个,申请资金481.4万元;组织申报人才服务项目4个,申请资金355万元;征集上报我中心等4家单位上报第一批省级中小企业人才服务基地项目;顺利完成本年度党建学习教育任务,圆满完成主管局分派的各项任务。2.发挥平台服务功能,全方位开展政策宣贯。与宝鸡市企业家联合会、机械学会、邮储银行、西北人力、汇才联合举办5场专题培训会,参加中小企业200余户,免费发放资讯、政策读本1600余份。为全市30多户中小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为20多户企业50个工种岗位解决了用工问题,受到了企业的好评。3.根据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的意见,对中心网站提出改版方案,并在新版运行后,迅速利用中心网站进行政策宣贯活动。刊登新闻资讯、工作动态、通知公告及中小政策150余篇;惠企政策、复工复产网络招聘会信息200余条;刊登企业维权栏目60余篇;中心投资更新视频会议系统和视频编辑电脑,在疫情防控下对政策宣贯、政策的上传下达起到积极的作用。(三)主动担当作为,全力做好局系统各类专项工作1.完成年鉴信息和《宝鸡工业简史》编纂工作。一是形成文字2.6万和相关图片资料,完成了《宝鸡年鉴》编纂任务。二是牵头负责《宝鸡工业简史》编著工作。2.继续做好项目评审和项目验收。一是组织工业类申报的各级财政支持的1053个项目共进行了13场评审。二是组织2次项目验收,抽取专家6人次,验收项目16个。3.职称评审、继续教育工作稳步开展。组织召开2021年度初中级职称评审会,全市共有133人通过工程类初中级职称评定,根据疫情形势,采取网络培训的方式,2022年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上,组织127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公需课和专业课的培训活动。4.为局机关相关科室及工作任务提供有力支持。中心6名同志被借调到新农村建设一线、局原材料科、消费品科、信息化产业科、规划科学习锻炼,在乡村振兴、企业信息化建设、“散乱污”整治、洁净煤体系建设、疫情企业物资保障、信访接待、环保节能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特别是中心按照局机关的安排,在经二路物业管理、信访大厅维稳工作中,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及时化解矛盾,为局机关提供了后勤安全支撑。5.畅通联系,全力保障中心有序运行。一是高质量完成上传下达、日常接待、纪律安全等工作,对来文及时进行登记、传阅,对上级交代的工作及时办理。二是组织全年创文包抓、美化家园进社区、干部捐款、献血等各种形式集体活动,及时上报有关数据。三是统筹中心疫情防控、下沉社区工作。四是统筹人事劳资、财务预决算管理、医疗养老工伤、资产编制管理、工会等工作,保障了中心有序运行。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承担了人大代表《关于设立”企业家接待日》、政协委员《关于建立产业链服务基金提升园区吸引力》提案办理各一件。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二)发挥融资支持功能,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委托会计事务所对2021年两户担保数据进行审计核算,协调解决审计当中各种问题;重新核算中小担保2021年业务中国担基金总对总业务补和保费补;协助财政局做好资金划拨和绩效评价相关工作。做好2021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四户企业绩效评价工作,起草绩效评价报告。做好2021年“新三板”项目两户企业绩效评价工作。(三)2022年共为两户担保机构申报项目资金2755万元;审核上报担保数据1440笔73.3亿元;申报中央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奖补项目资金;为两户企业争取2022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资金70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理论认识不够深刻,支部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系统性还不够。工作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创新开展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服务企业方式和手段还不够灵活和丰富。专业业务知识掌握的不深不全,在钻研业务方面缺乏“挤”和“钻”的精神。联企工作进展稍慢。(二)改进措施今后工作中以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不断深化思想工作,转变作风,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宗旨意识,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服务手段。对理论知识深学细研,领会精神实质。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扎实钻研,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查缺补漏,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全市工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四、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要加强班子建设,创新工作思路,抓好两个平台建设,查堵点、破难题、补短板,强落实,使各项工作能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一)贯彻落实各项文件精神,抓好联企和中小企业服务窗口这两个服务平台,进一步畅通政府和企业联系沟通的平台,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二)加大联企日常检查、督办、考核力度,注重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联企活动要把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和推行服务专员制度作为重点,创新机制和服务手段,在县区试点推行服务专员制度,。(三)继续做好政策服务大讲堂活动,充分发挥平台服务作用,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服务。联系实际选好课题,开展调查研究,为园区、企业及产业链发展提供合理化政策建议。(四)加强中心人才培养工作,鼓励支持职工继续再教育,努力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好平台网络资源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招聘、政策解读、产业引导、税负减免、配套加工等服务。(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议上级配齐配好中心班子。(六)畅通渠道,完善制度,调动职工积极性。(七)树立工信系统“一盘棋”思想,积极为局机关当好参谋和助手,完成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