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起县> 吴起县草原站

吴起县草原站

发布时间: 2023-02-27 11:40
单位名称 吴起县草原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全县草原(地)、湿地生态修复和监测工作。承担全县草原(地)、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相关职责。
住所 吴起县白石咀民政局楼
法定代表人 袁启慧
开办资金 347.4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吴起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2万元 205万元
网上名称 吴起县草原站.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站在林业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夯实责任,抓建草原、湿地修复生态修复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为了抓好草原、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对2021年、2022年草原、湿地项目完成了立项、采购招标和服务工作,不断组织干部进行业务学习,理论培训与户外实践相结合,对草原鼠虫害预测防治、人工种草、草原修复等工作进行有效现场培训。完成人工种草面积1.35万亩(其中人工种草7000亩、草原改良6500亩),北洛河湿地种植74亩,草原鼠害防治32.7万亩。(二)积极开展草原、湿地法律法规宣传。积极组织开展2月2日“湿地日”和6.18“草原保护日”普法宣传活动,在活动期间我们在长征广场上设立了宣传点,并抽调部分人员组成咨询组轮流咨询。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微信等方式进行灵活宣传,印发宣传单3000份,宣传书籍6000余册,购置音响1个,进行循环播放宣传等方法,同时利用乡下集市的有利时间进行入乡入村宣传,主要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宣传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减少或预防了各种破坏草原违法行为。(三)草原鼠虫害预测防治年度任务顺利完成。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事关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工作。为了彻底有效控制草原病虫鼠害的扩散蔓延,延长防治周期,促进生态植被恢复,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2022年,我站严格按照草原鼠虫害防治标准,加大防治力度,在全县8个乡镇设10个监测点,展开对鼠虫密度、危害范围、危害等级及造成的损失进行调查。(四)草原监测评价和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我县于4月成立县级有害生物普查和草原监测评价领导小组,通过采购招标的办法,成交第三方进行了有害生物普查和基况调查培训;并对本项目进行了科学实施。目前我县有害生物普查完成了外业调查(目前完成外业踏查点48个、标准地59个、打卡点100多个、标本制作40个),并对外业数据惊醒了汇总处理。同时全面完成我县草原监测工作的各项任务,本次林草湿综合监测项目我县共15个样地调查点,共派专业技术人员8名,历时11天,完成本次样地调查工作,共采集样线45条,90个调查样方,150多张照片,1个草地类,6个草地型,6种优势植物,草原植被平均盖度52.2%,平均高度31.7cm。高效有序开展创文工作。按照文明单位创建要求,我站把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精心准备、精心谋划、精心设计,确保把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安排部署到位、措施保障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坚持理论学习,提升工作质量,截至目前,组织集中学习14场次,讲微党课4次,开展业务培训4场次;坚持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我站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提升干部职工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工作,在办公室醒目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文明提示语、中华传统美德等图片和文字,举办道德大讲堂,开展勤俭节约教育,实行“光盘行动”;坚持扎实开展单位卫生环境大整治,确保办公地面干净、桌面整洁、书籍整理规范,并在在各单位办公室统一张贴禁烟标志,积极营造健康、整洁的办公环境。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明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入人心,见言行,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创建局面,创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1、生态效益通过2022年草原、湿地修复整理工作的开展,所实施区内绿草地面积将显著增加,草原、湿地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对改善人居环境和局部生态系统平衡,减少水土流失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实施区域植被将不断恢复和有效增加,沙化、荒漠化得到根本遏制和逆转,水土流失得以控制,生态环境趋于好转,自然灾害逐步减少,动植物资源也会逐渐增多,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生态系统恢复良性循环。2、社会效益(1)项目的实施,可有效的遏制沙化,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引起全社会对草原工作的关注,增强群众保护植被,改善环境的自觉性。同时,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普及草原文化,提升吴起县社会文明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总结陕北草原修复治理的评价标准、监测方法以及技术和管理模式,摸索出一套可考核、可评价、可复制、可推广的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新模式,为陕北黄土高原草原修复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3)社会经济在可持续的前提下得到发展。(4)为我县草原培育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经营模式。(5)为中省草原建设制定新的林业政策、法规提供参照模式和科学依据。3、经济效益实施区域的建设,生态环境的改善,草原生态功能的增强,不仅可以改变当地的自然面貌,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使养殖业、加工业得到发展,而且,通过种植牧草,促进畜牧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各项生态工程的实施,可安置大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和“经济”有机结合。三、存在的问题1、在业务工作上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一是对打造美丽的生态草原办法不多。对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示精神认识模糊,抓手不细;二是草原生态修复工作深入研究思考不够、办法不多,存在一定思想顾虑、存在恐慌情绪,缺少较真碰硬、攻坚克难的精神;三是谋划草原工作的格局不够大,往往停留在老经验、老办法上,与先进的兄弟草原系统相比,我们的视野不够开阔,格局不够大,各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2、农民对《草原法》、《湿地法》缺乏足够的了解,法律意识淡薄。由于草原从农业转隶到林业,草原由传统的生产重点转变为生态为中心,广大农民对草原生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在保护草原的法律意识上还没有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草原、湿地执法队伍现在是一个空白,建议县委政府尽快成立草原、湿地相关的执法队伍,以便我们更好的保护草原湿地资源。建议县财政将草原防火、湿地生态修复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四、整改措施培养创新意识,建设一支先进草原宣传、执法队伍。在职工中开展草原法律法规学习,使职工人人都知法、懂法,加大宣传力度,力争让全县群众人人都熟悉《草原法》、《湿地保护法》,同时,建设一支执法水平高、业务素质好的专业宣传队、执法队。建议县委将乡镇林业站追加草原保护和技术服务等相关服务。加大对草原站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探索林草融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并总结出工作的新经验和新方法。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核心作用来推动草原业务工作。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纳入常态化,补足精神之“钙”,坚决服从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抓好组织落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做好2023年草原生态修复整理工作。2023年计划完成草原生态修复0.9万亩,有害生物防治28万亩。(三)完善好草原监测评价和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力争本年度5月份完成有害生物普查和草原监测评价工作验收工作。(四)做好《草原法》、《湿地保护法》、《草原防火条例》的宣传。具体采用印发宣传资料、宣传品利用重点节日、乡村集日进行宣传,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五)及时了解省市关于草原执法方面的动态,拿出吴起县比较可行的草原执法路线图,利用好、保护好草原资源。(六)继续发挥“草原生态先锋服务队”作用,发挥我县草原生态修复强大功能,力争草原生态修复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