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2-27 10:30
单位名称 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监测、疾病防治研究、疾病预防与控制、地方病防治与研究、卫生监测、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
住所 咸阳市陈阳寨世纪大道西路
法定代表人 宋永超
开办资金 34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35万元 360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加强常规化业务管理一是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2022年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2846例,发病率313.31/10万,较上年(12956例)下降0.85%,死亡27例,死亡率0.66/10万,较上年(36例)下降25.00%。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5836例,发病率142.34/10万,较上年(6980例)下降16.39%,死亡27例;丙类传染病报告7010例,发病率170.97/10万,较上年(5976例)上升17.30%,死亡0例。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形成《咸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月度报告》12期,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7起,其中新冠肺炎聚集疫情44起、布病暴发疫情3起。二是常规疫苗接种工作。依法依规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加速麻疹控制、控制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等工作为重点,全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持续不断提高。疫苗报告接种率分别为乙肝疫苗99.16%、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99.33%、卡介苗99.73%、脊灰疫苗99.09%、百白破疫苗98.89%、含麻疹类疫苗99.01%、乙脑疫苗99.02%、A群流脑疫苗98.96%、A+C群流脑疫苗98.33%、甲肝疫苗99%、白破疫苗98.72%。全年冷链运转12次,接收常规疫苗683396支,下发常规疫苗722476支。三是地方病防治工作。持续巩固“十三五”暨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坚成果,13个县市区碘缺乏病孕妇和儿童病情调查监测工作及3个县甲状腺B超检查工作已全面完成,碘盐覆盖率99.97%,碘盐合格率97.87%,合格碘盐食用率97.87%;3个县16个高碘村监测工作全面完成,均已完成改水工作,居民户无碘盐食用率91.14%。大骨节病、克山病、饮水型氟中毒全覆盖监测工作全面完成,9个大骨节病病区县、7个克山病病区县、8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持续达到国家消除、控制标准。麻风病新发病1例,全市现症患者4例,麻风患病率1/10万以下,仍呈低流行状态,以县为单位均保持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目标。四是慢性病防控工作。持续做好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工作,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419054例,规范管理301158例,规范管理率71.87%,血压控制率65.7%;累计管理2型糖尿病104225例,规范管理72557例,规范管理率69.62%,血糖控制率64.85%。死因监测方面,圆满完成了2021年死亡数据核查补录工作,全年共上报死亡数29419例,全市死亡率717.51/10万,超出省考指标600/10万。恶性肿瘤随访登记共上报新发肿瘤病例4326例,发病率109/10万,死亡3926例,死亡率99/10万。心血管事件共上报发病10320例,发病率251.7/10万,死亡5736例,死亡率139.9/10万,国家级监测点淳化县和慢病示范区泾阳县、武功县、长武县4县被省上确定为网报直报单位。儿童窝沟封闭项目任务顺利完成,共完成4200颗,完成率87.5%,位居全省第二。五是职业病防治工作。扎实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共审核上报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19256张,职业病诊断机构共诊断职业病13例,网报报告率100%;尘肺病主动监测完成905人,网报905人,完成任务的113%;随访160人,随访率100%。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项目完成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503人,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基本情况和放射诊疗频度调查完成123家,完成率100%;非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完成了9家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的基本情况调查,检测仪器设备5台。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开展职业健康素养调查,完成2060人,完成率173.11%。六是监测工作。食源性疾病监测:共报告病例4372例,采集腹泻样本849份,阳性51份,指导处理食源性疾病事件4起。食品风险监测:共完成食品风险监测理化采样244份、微生物采样237份,以及信息录入、实验室检测、网报工作。空气污染(雾霾)监测:每月按照要求完成空气采样、实验室检测和监测数据的上报工作。生活饮用水监测:116个监测点共完成枯水期和丰水期两轮305份水样的采集、检测、网报等工作。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公共场所监测、营养健康宣传、随机监督抽检等工作正常开展。常规病媒生物监测:每月按时完成国家、省、市级监测点的结果收集和网报工作。开展出血热监测鼠类带毒率检测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汉坦病毒抗体和鼠肺中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工作。开展了蚊幼虫耐药性监测工作,采集鼠标本解剖并收集脏器等组织标本343份,加强病媒生物知识宣传,提升病媒生物防治意识。七是实验室检测工作。检测能力不断提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八是宣传教育工作。建强健康网络;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发挥媒体优势;加大控烟宣传。九是纪检监察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扎实推进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稳步开展纠“四风”树新风。十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传统节日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进校园活动。二、取得的成绩(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时刻践行“疫情形势把握准、疫情趋势分析准、防控风险提出准、防控措施建议准、建言献策及时”“四准一及时”原则,依托公安、工信大数据信息,科学分析传染源,搞清传播链,挖完刨净密接者,为最大限度遏制疫情扩散、为最快时间落实防控措施争取宝贵时间。流调溯源工作受到了中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褒奖。(二)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各项防控任务完成比例稳步提升,核心指标抗病毒治疗率91.9%,随访检测比例91.6%,配偶检测94.9%,均排名全省第三位。全人群HIV抗体检测比例提高,共检测HIV抗体642403人次,检测比例15.7%,较去年增长12.3%。积极推动检测点建设,市级验收咸阳秦都九龙医院、咸阳爱尔眼科医院等HIV抗体检测点16个,省级验收泾阳县妇计中心为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全市HIV检测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三)大骨节病持续达到国家消除标准。结合全市大骨节病病情变化趋势和防控措施效果,开展了大骨节病省级监测项目,为4个大骨节病重病县36个病区村1800名7-12岁儿童拍摄右手X线手片,并收集相关数据资料,临床未检出X线片阳性人员。10余年来,大骨节病无新发病例,综合防治措施落实得当,病区群众生活水平和膳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持续达到国家消除标准。(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深入开展。在市县两级疾控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淳化县成功举办全国第7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存在问题(一)免疫规划方面:一是麻疹风疹排除率监测指标不达标,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较去年有所上升;二是部分县市区出血热疫苗接种工作推进缓慢。(二)艾滋病防治方面:一是全人群HIV抗体检测覆盖率15.7%,与省级要求目标20%还有一定距离;二是大部分县市区疾控中心性病防治人员和医疗(保健)机构从事性病诊疗、实验室检测及疫情管理的人员对梅毒的病例报告和诊疗标准掌握不够;三是丙肝防控措施未得到全面有效落实,大多数县级医疗机构未开展丙肝核酸检测工作。(三)结核病防治方面:一是县市区定点医院结核病诊疗能力薄弱,诊疗工作不规范;二是耐多药防治工作任务艰巨,个别县区还有耐药患者未治疗的情况,存在一定社会危害性。(四)地方病防治方面:少数农村、边远地区群众地方病防治知识掌握不全、健康行为形成率不高,氟病区有的群众自觉坚持饮用改水工程合格水的好习惯尚未完全形成。(五)应急处置方面:县市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水平有待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规范掌握不清。(六)慢性病管理方面:一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卫项目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力度不够、随访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二是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三大监测中还存在网报质量不高、漏报等问题;三是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推动缓慢。(七)病媒生物监测方面:一是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病原学监测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人员配备等需要加强;二是传染病专项病媒生物技术和经验不足;三是蚊蝇种类鉴别能力不足,鼠类捕获率较低。(八)健康教育方面:一是在搭建基层健康科普网络过程中,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二是基层工作人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是强化政治引领。二是狠抓工作落实。三是严守廉洁底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