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在子长市应急管理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抓计划落实,着力提升综合执法效能。结合行政执法法定权限、执法人员数量、技术装备以及监管企业的状况,及时制定了《子长市应急管理局2022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并报请市政府批复下发,明确了各行业领域监督检查重点企业、重点内容和检查频次,做到计划每季有安排,每月有重点,每次执法检查有方案,对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二)抓示范创建,着力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执法大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坚持队伍建设军事化、制度建设标准化、执法检查专业化、执法办案规范化、管理服务精细化,扎实开展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全力打造“子长样本”,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三)抓机制建设,着力提升行政执法合力。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行政执法事前公示信息清单》《行政执法事后公开事项》,编制实施行政检查、处罚、强制示范文本,及时通过局微信公众号、文化墙专栏等各类平台公开执法信息、执法依据、执法职责权限、执法程序、执法服务指南等事前信息,按规定不定期公示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事后信息。(四)抓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执法能力水平。开展执法培训,举办“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讲堂”活动13期,印发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和灭火器、配电、特殊作业等专项培训讲义,4名执法人员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提升执法人员法制素养及执法检查办案能力。(五)抓普法宣传,着力提升执法社会效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制定大队2022年度“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确定普法主体和对象,明确普法形式和宣传内容,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执法人员分工合作整体联动的普法工作机制。二、取得的社会成效或者效益:(一)行政检查情况。2022年共执法检查企业89家次,发现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643项,责令限期整改643项,采取现场处理措施640项,制定现场检查方案94份,下发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94份,整改复查意见书94份,调查询问笔录34份。人均检查企业数量3.71家/人,人均发现隐患数量26.79项/人,执法发现隐患数同比增加260.68%。(二)非事故类案件行政处罚情况。立案查处企业数量为11家,其中,危险化学品企业8家,烟花爆竹企业1家,工贸企业1家,安全评价企业1家;办理普通案件11次,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告知书)11份,罚款32.8万元;立案查处率12.36%,人均办理非事故类案件0.46件/人,非事故类案件同比增加412.5%。(三)事故类案件行政处罚情况。对1起生产安全事故中涉及的2家企业、7名相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共罚款163.90951万元,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责5人。(四)典型案例报送情况。典型行政处罚案例应报数量6个,实报数量11个,案例报送率为183.33%,合格率100%,名列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各(市县区)第一名。(五)行政复议、诉讼情况。全年未发生涉及行政执法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事项。三、存在问题:(一)行政执法权责不够清晰。管理与执法界定不明,执法责任、执法主体不清,容易出现“权责交叉”“揽权诿责”“有责无权”“无人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等现象。(二)行刑衔接机制不畅。还没有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建立真正意义上行刑衔接工作机制,会商、案件移送、处理信息通报等制度还不完善。(三)执法人员力量亟待加强。涉及执法事项较多,但参与实际执法活动的人员少,混岗和借调使用执法人员;执法人员来源不一,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培训教育程度不足,有法律背景和安全工程专业方向的不多;执法人员在法律知识的学习上主动性不够,法律修养存在一定差距,习惯于利用行政手段处理公务。(四)执法车辆严重缺乏。现有1辆执法车辆陈旧老化严重,使用年限长、车况较差,安全隐患突出、维修维护费用较高,且执法车辆配备不足,不能满足执法正常工作开展。四、整改措施:(一)继续完善日常检查、隐患整改、情况通报、举报投诉等各项制度,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需要进一步在执法实践中进行执法分析和总结,增强敢于执法、精于执法、执法必成的责任意识,确保监察执法到位。(二)加强对《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执法检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执行的,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五、下一步打算进行总结:2023年,拟定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安全发展发展理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优化协同高效、全面依法行政、准军事化管理、统筹规划推进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统筹执法资源,强化执法力量,完善执法体系,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为子长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不断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践行初心使命,坚持执法为民,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问题。严禁与民争利、扰民渔利,侵害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努力营造良好的从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