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金台区> 宝鸡市金台区考试管理中心

宝鸡市金台区考试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2-27 10:12
单位名称 宝鸡市金台区考试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从事全区各类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
住所 宝鸡市店子街副4号
法定代表人 陈建琴
开办资金 67.8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金台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0.74万元 59.1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金台区考试管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我单位组织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等国家级、省级、市级考试组考工作:(一)组考工作顺利开展2022年,在市考试管理中心及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金台区考试管理中心围绕全区教育工作大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质量管理提升”活动为主线,以“落实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严格落实招生考试各项政策规定及防疫要求,进一步规范管理,强化措施,提升服务,顺利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2576人,其中:普高2471人,单招105人;设石油中学、斗鸡中学、金台高级中学3个考点,共84个考场;分类高职录取888人。组织全区3444名考生进行了高考体检并建立电子档案。2.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学生2785人,设金台高级中学、石油中学、斗鸡中学3个考点,共91个试场;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参考学生2684人,设金台高级中学、石油中学等7个考点。3.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考生八年级4985人、九年级4294人,设斗鸡中学、金台高级中学、石油中学、三迪中学、新福园中学等5个考点,311个试场;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考生9279人,设宝一中、三迪中学、新福园中学等3个考点;体育测试,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情况下,10天时间完成了4294人的测试;6月底7月初,组织全市物理、道德与法治中考阅卷工作;中考录取工作圆满结束。4.专升本考试:2311名考生参加考试,设斗鸡中学、石油中学、三迪中学等3个考点,80个考场。5.自学考试报名信息确认:春季考生信息确认85人,秋季线上审核全市考生信息436人。6.成人高考:网上报名1652人,信息确认审核通过1625人;2940人参加考试,设金台高级中学、石油中学、斗鸡中学、三迪中学等4个考点,111个考场。(二)具体工作措施1.加强学习,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高素质考务工作队伍是高质量完成考试任务的坚强保障,中心狠抓考试队伍建设。(1)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中心利用每周例会时间,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总书记有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重要论述以及宝鸡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最大限度地增强政治历练,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和身边的人和事,提高思想的自觉性,工作中努力强化责任、自律、学习、竞争、创新、服务六种意识,树立中心良好形象。(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针对不断变化的招生形势和工作要求,特别是今年高考改革的新规定、新变化,中心干部坚持定期学习、定期培训和定期考核制度,做到人人熟悉并掌握招生考试各环节工作要求和操作程序,提高整个队伍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3.)明确岗位目标,落实工作管理规范。为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工作,实现招生考务工作“零差错”,中心将任务逐级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人人有任务、事事有责任、时时有要求、方方面面有制度”。2.规范组考,有效保障各项考试平稳有序(1)预防为主,严把疫情防控安全关。2022年处于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每次考试,考管中心严格对全体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登记和新冠肺炎排查,向考点学校提前配发口罩、消毒剂、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每个考点安排一名防疫副主考,由区卫健局派专人担任。各考点学校参照防疫工作标准和办法,认真做好考点的卫生、消毒和通风工作,并设置专用隔离考场和备用考场。考前,各考点对考试工作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培训,让每一位考试工作人员掌握疫情防控、报告等工作标准要求,熟悉各项制度和处置流程。考试期间,全体考务人员尽职尽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了我区各项考试招生工作安全、顺利、平稳进行。(2)多措并举,严把试题试卷安全关。一是按照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升级改造的要求,升级区指挥中心网上巡查系统。二是对保密室进行升级改造,考前自查了门窗、应急灯、报警器等设备,并更换了门锁及灭火器。三是与辖区派出所建立了良好的警民联动关系,使试卷押运、保密室执勤从警力上得到充分保障。四是在试题(卷)领取、保管、分发等关键环节,严格按照规定,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队,公安押运,专人负责,实现“无缝”衔接,确保了试题(卷)的绝对安全。3.规范管理,严把考务工作安全关(1)完善选聘管理办法,扎实开展考务培训。从5月7日至6月6日,逐步完成了国家、省、市、区及各涉考学校中高考工作全覆盖的五级培训,各考点对考务工作人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考前培训,同时签订责任书,切实提高了业务操作能力和责任意识。(2)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严防考试作弊。5月份集中开展了“诚实考试,诚信做人”的考风考纪宣传教育活动,组织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和引导考生自觉抵制违纪作弊行为。全区2576名高考考生郑重承诺并在《考生诚信承诺书》上签字,最大限度杜绝违纪作弊现象的发生。(3)精心制定考试实施方案。一是结合本区实际,科学、规范、细致地制定了本区考试组织实施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要求、注意事项和各学校的工作任务,落实了各个岗位人员工作职责,要求各部门和考点严格按照方案的操作流程规范施考。二是针对考试期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调研、座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了对舆情和应急事件的监测和研判。(4)认真开展考前各项专项检查。一是会同招委会成员单位集中组织开展考点周边环境整治;二是认真扎实开展安全保密检查,制定保密工作方案;三是对考点网上巡查系统、听力设备、司铃系统、考场挂钟、金属探测仪等进行了全面检查,详细登记检查情况,对有问题的设备及时维修更换,确保了考试期间正常使用。4.预警防控,严把应急处置安全关。确保师生安全是考试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预警防范,尤为重要。一是交通安全逢考必讲,要求涉考学校对交通工具进行专项检查,确保车况正常、有专车接送、有校级领导、教师带队,切实保证师生人身安全。二是与交警、公安等部门密切联系,工作职责落实到人,保障考试期间道路畅通和考生、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三是制定各类考试《应急预案》,及时应对考试期间各种突发状况。为了增强外语听力考试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及时针对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判,修订外语听力考试应急预案,确保考试工作顺利推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度我中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高考,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组考严密、严谨,安全保密措施精中求精,力求万无一失。为国家选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对社会稳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因此,获得宝鸡市考试管理中心2022年县区考试招生工作目标综合考核优秀单位,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和肯定。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是每年中考考前我们对答题卡填涂培训工作虽十分重视,但因中考考生年龄偏小,导致答题卡填涂错误率居高不降。2.是全年考试频繁,监考工作的责任大、任务重、程序严、报酬低,导致部分监考教师情绪较大,在工作中责任心降低,从而出现了一些低级差错。(二)改进措施1.一是考前进行模拟答题卡填涂训练,使考生熟练掌握填图技巧。2.是制定涉考学校及考点的目标考核办法,探索将教师监考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有效途径,促进招生考试工作顺利开展。四、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我中心定会扬长避短,在市考试管理中心和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执行招生考试政策,组织好各类招生考试考务工作,完成市考试管理中心及金台区教体局部署的各项工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招生考试,树立招生考试新形象。(一)加强考务管理,确保考试安全。教育招生考试规模大,考试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加之疫情形势严峻,对组考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始终把考试安全放在中心位置,加强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建设,严格执行试卷保密制度,值班制度,试卷接送严格执行专车、专人、公安参与制度,做到试卷安全保管,安全使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政策,严把入场关,确保涉考人员生命健康安全;严格核查考生电子档案信息及各种数据,确保各种信息完整、准确、规范、安全。(二)明确岗位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对各项考试的考务管理和工作的全过程,加强管理和引导,进一步落实招生考试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考务工作人员回避制度,加大培训力度,打击替考、群体舞弊、通讯工具舞弊和考务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行为,做到从严治考、依法治考、确保考试公平公正。(三)严肃考风考纪,加强考试环境政治。加强考试环境整治是我们招生考试管理部门的责任,考风考纪是考试的生命线,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监督。各类考试,我们要对考生进行端正考风考纪、诚信考试和法治教育宣传,使违纪率下降,树立各类考试的良好社会形象,维护考试的良好声誉。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