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畜牧产业发展中心

商洛市畜牧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2-27 09:34
单位名称 商洛市畜牧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畜牧业产业发展提供服务。畜牧技术推广;畜产信息统计监测;无公害畜产品建设;饲料质量监测、饲草开发;技能鉴定。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商中路22号
法定代表人 王应武
开办资金 94.1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3.02万元 57.2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规划引领,大力推进全链发展。一是指导培育特色产业。组织深入县区开展调研指导,谋划发展牛羊产业,完成《商洛市2022年肉羊产业调研报告》、《商洛市2022年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的编写。二是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快良种推广,指导丹凤华茂公司引进建成存栏10万套父母代的肉种鸡场,商南宏德天御种猪场创建国家核心育种场,全市发展原种猪场1个,祖代种猪场2个,父母代种猪场18个,建立洛南、丹凤、商南3县区供精中心。三是指导推动延链补链。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安排部署,以“链长制”为抓手,成立生猪和家禽全产业链培育工作专班,组织召开“生猪家禽全产业链工作推进会”,开展商洛市生猪、家禽全产业链的产业状况调研,制定了生猪、家禽全产业链培育方案,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二)推进标准化生产,指导企业提升生产水平。深入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全市累计创建部、省、市三级标准化示范场694个,其中部级示范场14个,省级示范场54个,市级示范场626个。二是指导企业做大做强。指导商南宏德天御、丹凤托佩克、山阳恒瑞、商南宏源改造技术装备,开展精深加工,加大品牌宣传。(三)开展指导培训,强化技术支撑。一是遗传资源普查羊性能测定有序推进,对8个畜种11个品种2个蜂资源1158条普查数据进行了复核,圆满完成普查数据现场核查和数据核查任务。中心成立陕南白山羊性能测定工作专班,开展技术指导服务20余次,全面完成陕南白山羊遗传资源采样、体型体重等生产性能测定、羊群体、个体外貌鉴定等全部测定任务。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参加全国农业农村系统“网上冬训行动”和“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线上培训”“粮改饲项目技术培训”。举办了全市畜牧产业信息监测工作培训班,努力提升养殖数据监测统计工作水平。三是强化业务指导,组织编印发放《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关法规汇编》500本,大力宣传中、省豆粕减量替代和低蛋白日粮政策技术信息。(四)做好数据统计,强化生产监测预警服务。一是认真组织开展信息监测统计。坚持每周三收集畜产品价格信息周报,每季末完成畜牧生产季报的网上任务下发、审核、汇总和上报;二是着力规范测报业务。开展县区信息监测员业务培训,5月举办了“2022年全市畜牧产业信息监测工作培训班”,为进一步做好统计信息监测工作奠定了基础。(五)守好安全底线,强化生产质量管控。一是强化质量监管。制定了生猪、蛋鸡和肉鸡生态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技术标准,全面推行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全市肉蛋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常年保持99%以上。二是深入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先后引进密闭发酵罐处理工艺、纳米膜生物肥发酵技术,全市建设有机肥加工厂23个,年处理畜禽固体粪便40多万吨。三是抓住关键时点、重点企业指导安全生产。指导基层加强畜禽产品安全生产全程控管。指导饲料生产企业在疫情期间克服困难、稳产保供,组织开展了“名特优新”畜产品认证推荐,组织深入4个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现场检查,指导提升了安全生产水平。四是宣传指导做好投入品管控,组织深入山阳县太盛昌生态有限公司、盛农生态农牧有限公司、丹凤未来猪场、鸡场、商南天御种猪场等9个养殖大户,大力指导宣传投入品安全使用、豆粕减量低蛋白日粮使用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六)牵头落实防疫,做好驻村帮扶。一是组织落实自管小区疫情防控,牵头组织院内6个单位,建立起临时支部组织、轮值单位负责、住户排班参与、门卫力量补充的防线。二是牵头做好院内服务,排查安全风险,配合检修燃气管线,修缮污水管池,落实病媒生物消杀。三是全面落实社区治理,牵头制定应急处突工作预案,积极配合社区,做好治安管理、信访维稳等工作。四是真情倾力帮扶,支援商州区夜村镇涝峪村秦岭山水乡村建设资金3万元,动员全体职工捐款2600元帮助困难群众,协助涝峪村高质量完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和社区治理等工作任务。二、2022年工作成效(一)稳产保供卓有成效。组织开展生猪产能调控年度考核,落实联县包抓制度,指导落实调控政策,调研指导调整生产周期布局、度过成本亏损周期。2022年,全市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出栏分别达到135万头、4.4万头、30万只和2401.73万只,肉、蛋产量分别达到18万吨、10万吨。其中生猪出栏同比增长10.67%;蛋鸡存栏785.16万只,同比增长3.87%,位居全省第三;肉鸡出栏同比增长35.41%,位居全省第一。(二)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积极加强与省技术体系、高校的合作,推广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指导生产,与西北农大、欧标兔业合作编制的《肉兔人工授精技术标准》通过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批。编制《商洛市牛、羊养殖场建设技术规范》,制定生猪、家禽、肉羊、肉兔四个畜种的《质量控制技术标准》通过商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验收审批,完成生猪、肉鸡、蛋鸡、肉羊、肉牛等五个畜种《养殖技术规范》编制工作。(三)绿色发展持续推进。推广固体堆肥发酵、粪污全量收集、专业能源化利用、商品有机肥生产等技术模式,精准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全市发展有机肥加工厂23个,年处理畜禽粪便40多万吨,全市788个规模养殖场规模养殖场全部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四)信息服务做法获省推广。全年共完成畜牧生产年报1次,季报3次,畜产品价格周报52次。全年共完成32个省级畜禽监测场月度监测12次,179个生猪规模场生产月度跟踪监测12次;定期分析生产形势,整理发布了《2021年商洛市畜牧产业发展分析报告》和《2022年上半年商洛市畜牧产业发展分析报告》,受到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肯定并转发各市。(五)畜禽资源普查圆满完成。组织成立陕南白山羊性能测定工作专班,缜密制定《陕南白山羊性能测定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召开推进会,统一标准,规范开展测定工作,建立了“周调度、月交账”督导检查工作机制,圆满完成遗传资源普查2022年度工作任务,获省厅、省普查办多次表彰。(六)高质量发展指标稳步提升。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规模养殖场机械化自动化养殖、苜蓿高产节水节肥生产和秸秆青贮等技术加快普及,口蹄疫等重大疫病和布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得到有效控制。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中心人员不足,二是工作经费紧张。两方面因素,限制了畜牧产业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整改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2、强化服务宗旨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密切联系群众。3、推进工作创新,真情服务“三农”。4、强化纪律约束,加强班子建设。四、2023年工作重点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深入推进生猪家禽全产业链培育。加快推进畜牧业延链补链、全链发展,指导畜牧企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创建、发展壮大、晋档升级。(二)加大养殖污染治理,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畜禽养殖现状、面源污染、秸秆综合利用及养殖燃煤使用情况监测统计,推广作物秸秆综合调制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全市养殖设备改造和转型升级。(三)广泛开展培训宣传,加快关键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积极组织市县畜牧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开展畜牧法规宣传和畜禽养殖关键实用技术培训,落实“三百四千”工程和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进现代畜牧设施装备应用,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四)强化投入品监测与服务,强化生产过程安全指导。推进饲料行业豆粕减量替代行动,落实饲草种植规模和草食畜种发展计划,加强生产过程安全指导,提高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五)转变服务方式,加快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畜牧生产统计、定点监测、预警分析和价格周报工作机制,创新举措,提升能力,全面提升畜牧业信息化工作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党委授予“模范机关”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