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市委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榆林市市委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2-24 16:33
单位名称 榆林市市委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市委、人大、政协办公小区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保障和市委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及使用管理工作。
住所 榆林市经济开发区
法定代表人 叶伟
开办资金 409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榆林市委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18.6万元 47267.6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市委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市委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一)围绕机关服务,强化自身建设年内,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四次和市第五次代表大会,通过学习,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学习意识和责任担当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精神得到了提振,从而在干部职工中形成了政治上比进步、名利上比忠诚、工作上比贡献、形象上比完美的良好工作氛围。(二)众志成城,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市委机关大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我们按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要求,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三)加强机关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一是加强机关财务日常管理。积极落实年度各项经费预算,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认真审核处理每一笔业务,强化各类支出项目的预算、决算及审批管理,杜绝各种不合理开支。二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填报了2022年度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类报表,完成了办公室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对相关报废固定资产(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办公用具等),通过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进行了及时核销。(四)精心养护,严格施工,确保设施设备完好运行一是对6套周转房及荟景新园、榆溪沁园2套新租房屋进行了粉刷维修。二是对院内高低压配电室部件进行了维修改造,更换了餐厅双电源配电柜及室外箱变配电柜断路器。三是对机关中央空调、热水锅炉、电梯进行了保养,更换了办公楼中央空调2台冷却塔电机;清洗了冷凝机和主机及热水锅炉炉膛、火管;检修了市委主楼空调和热水燃烧机内部电路;对院内换热站进行了全面检查,更换了变频补水泵、压力传感器、加压泵等破损配件。四是对院内破损路牙、工字砖、地砖进行了维修更换,对办公大楼大厅、三楼和步梯墙面进行了修补刮白。五是新安装自来水供水系统及水箱1套。六是配合城投公司、国家电网榆林分公司对院内地下管网和电缆进行了实地勘测;配合消防支队对院内消防设施进行了检查,并督促维保公司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五)狠抓机关餐厅管理,努力提升餐饮服务水平一是规范管理,狠抓机关餐厅建设。健全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台账及标识;所有设施设备、食品按类存放;天然气、高压锅等各种设施设备均规范操作。二是加大监督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卫生。先后10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着力解决餐厅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三是合理安排膳食,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要求服务人员服饰整齐,仪表端庄,认真负责,服务热情。四是积极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年内,机关餐厅被共青团榆林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六)加强公务车辆管理,确保行车安全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合理调度车辆,每周一定期通报司机上周出车情况。同时,每周一定期组织全体司机进行交通安全思想教育、学习交通法规和公务接待等相关知识。防汛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制。同时,年内,我们还通过多方争取,更新了2辆工作用车,缓解了机关用车困难问题。(七)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开创机关创建工作新局面一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情况。市委办公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共29项共性任务和6项网络申报任务均已全部完成。二是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开展情况。截止到12月31日,网络测评成绩位列全市前茅。(八)强化物业监督管理,打造安全、优美工作环境一是加强对环境卫生工作的监督。出台机关大院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夯实了责任,明确了公共区域卫生清扫和保洁具体要求,制定了严格的检查督查和奖罚措施。二是加强对会议方面的监督。从场地布置、温度控制、音响调试、卫生要求、灯光开启及各级领导与会要求入手,严格按照会议接待标准和流程做好会议服务工作。三是加强对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监督。巩固机关公共节能成果,严格执行小区水、暖、电、气管理制度,制作张贴节水、节电宣传提示标识。四是加强安保方面监督。督促安保人员定时、定点巡逻,加大安保力度,严格执行车辆、人员出入登记制度。五是积极开展小区绿化、亮化、美化工作。同时,在院内增设了省“十七运”宣传内容饰品。在春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对小区进行了装饰、装扮,营造出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八)狠抓离退休老干部服务工作,不断丰富老干部业余文化生活一是狠抓离退休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组织离退休老干部认真开展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中、省、市有关文件,为老干部订阅了《金秋》、《离退休老干部参考》、《陕西日报》、《榆林日报》等报刊杂志,从而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丰富了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强化了支部阵地建设。二是认真落实离退休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完成了离退休老干部退休档案、信息采集和汇总报送工作;完成了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去世丧葬事宜及遗孀相关生活补贴待遇问题;完成了离退休老干部养老保险年检认证识别和医保等相关事宜;落实副厅级以上老干部健康体检卡发放及与医院对接联系等事宜;落实了老干支部书记工作补贴发放问题;全面推行干部荣誉退休制度,完善退休相关事宜,为退休人员发放了退休礼包,并办理了退休证;开展了春节给老干部发放年画、慰问信、慰问金等慰问走访活动。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把政治理论学习与党建工作学习相结合,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牢固树立业务工作就是服务、服务就是奉献的意识,引导干部职工思考得法、工作得力、行为得体。干部职工参加办公室和事务服务中心集体学习达21次之多,并能按照要求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同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喜迎党的二十大,我们中国这十年”线上直播培训。二是加强机关疫情防控管理,打好“做核酸、测温、扫码、消毒”这套“防疫组合拳”。累计组织核酸采样106次,累计采样59632人/次;累计向干部职工发放了4.5万多个口罩及部分其他抗疫物品,为建立无疫情机关做出了贡献。三是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全年累计出车900多次,安全行驶28万公里左右,出色完成了省十七运和疫情封控期车辆保障任务;更新了2辆工作用车,缓解了机关用车困难问题。四是多批/次组织厨师到西安、兰州等地进行厨艺交流,特别是派出餐饮经理和2名优秀厨师去省委机关进行餐饮交流学习20多天,获得省委办公厅好评。积极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机关餐厅被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接待了中省领导18批/次,200多人。五是对6套周转房及3套新租房屋和院内破损地方进行了粉刷维修;对院内高低压配电室进行了维修改造,新安装自来水供水系统及水箱1套;配合城投公司、国家电网榆林分公司对院内地下管网和电缆进行了实地勘测;配合消防支队对院内消防设施进行了检查整改。六是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市委办公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共29项共性任务和6项网络申报任务均已全部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网络测评成绩位列全市前茅。七是强化物业监督管理,物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协商高新管委会和市执法局为机关配备了600多个分类垃圾桶;协商林业部门补栽移植草坪1000多平方米,大型云杉树木10棵;协调督促高新区管委会园林所加强对小区绿化的管理、养护,购买10吨有机肥,对院内盐碱化土地进行了改壤,喷洒植物病虫害防治药2次;联系路灯所维修路灯45盏,更换围墙灯50多盏;在春节、国庆、省十七运期间对院内进行了装饰装扮和亮化。八是加强离退休老干部阵地建设,为老干支部添置了电脑、打印机和纸、笔等日常办公设备和用品。九是做好机关其他管理服务工作,完成了包括第五次党代会在内的5次大型保障服务工作及加油站和顺达修配厂统一移交工作。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政治学习抓的不紧,由于中心主要从事事务性工作,与政治联系不大,因此存在重业务轻学习思想,除了办公室组织学习外,中心集体学习较少。二是担当意识不足,人员结构不均,老龄化较为严重,工作激情有所减弱,不少人进取心不强,主动谋划工作的意识不强,工作中存在惰性。三是主动服务少,被动服务多,工作上缺乏前瞻性(比如:前段时间临时停电,无应急措施)。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时,持续强化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更好地将学习成效体现在具体工作当中,确保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二是进一步完善机关各项管理制度,以制规言、以制规行,严格按职责办事,切实做到上岗不缺位、说话不错位、做事不越位。针对不知责、不履责、不尽责、不担责,个别干部办事拖沓敷衍、遇事推诿扯皮等问题,深入查摆,对号入座。三是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加强机关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创文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管理,搞好机关大院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作,为干部职工创造优美工作环境。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2022年,中心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各项工作均有新亮点,服务水平上了新台阶,开创了机关后勤工作新局面,圆满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奋斗目标,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榆林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新时代要有新形象,新使命要有新担当和新作为。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起航正当时。我们将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保障、服务”这一永恒主题,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加大监督力度,创新管理方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奋发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打造“坚强前哨,巩固后院”,树立标杆单位,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