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泾阳县救助服务中心(泾阳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县域内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临时性社会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 | |
住所 | 泾阳县县前街骆驼巷1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关冬利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泾阳县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万元 | 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县局正确领导和周边兄弟站和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中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防疫情、保安全、强业务、促服务”为重点,坚持能救则救、应救尽救、努力多救的工作方针,不断提升和改善服务质量,努力保障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开展业务情况健全制度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进一步加强站内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发挥好救助管理工作“托底线、救急难”的兜底保障作用。我们从受助人员实际需要出发,强调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以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及站长许帅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活动的学习赶超标杆,结合日常管理规范、滞留人员寻亲、依法救助、强化宣传等方面工作制定了方案。一是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暖手、一套干净衣裤、一顿可口饭菜、一张舒适床铺、一张返家车票”。二是在日常滞留人员寻亲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做到一看二听三问四查。三是建立健全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台账,并做好定期回访和回归工作,防止我县流浪人员二次流浪。四是针对寒冷天气、自然灾害和新冠疫情防控、火灾、食物中毒、救助接送等工作突发事件,我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自“六个一”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在日常接待来站求助人员、在为长期滞留人员办理安置手续、站外街面巡查等过程中以实际工作成果充分检验了活动成效。尤其在11月26日深夜救助昏倒路边的流浪老人,从救助、医治、寻亲、购票、到12月1日护送上高铁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我中心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2、牢记安全责任,强化风险防范为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县主管领导、局主要领导不定时检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岗在位、履职尽责情况和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情况,省民政厅督导组9月28日对救助服务中心安全生产及疫情防控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消除隐患。我们时刻督促全体工作人员牢记安全责任,落实以人为本和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在救助服务工作中全心全意为受助人员提供便捷和良好救助服务,切实保障各类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权益和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我们严格按照《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2022年7月版)要求,规范工作程序,加强对合作医疗机构的监管,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和场所卫生,更新了应急预案,多次召开全体人员疫情防控专题会议,传达各级疫情防控文件要求,对全体干部职工就防疫知识进行培训,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并于8月9日上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推演演练。3、加大巡查宣传力度,确保各项救助活动扎实推进今年以来,我们相继开展6.19“救助,让弱有所扶更温馨”主题开放日活动、“救在身边真情相助”夏季专项救助行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活动中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关注和关怀,宣传党中央和省委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救助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改革措施,宣传救助管理工作政策法规、救助程序,宣传“自愿、无偿、临时”的救助原则和工作定位。共向广大人民群众发放宣传单535份,发放救助引导卡535份。共出动车辆27次,上街巡查68人次。落实走访回访制度,继续做好源头治理为了从源头上防止我县易流浪乞讨人员反复外出流浪乞讨现象,避免其再次走失,组织人员对返乡人员走访3人次,易流浪走失人员走访4人次,了解、掌握其生活和精神状况,对生活陷入困境的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予以帮扶,避免其再次陷入困境,从源头上防止其反复外出流浪乞讨现象。对无法提供个人信息人员,及时在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登记、及时上传全国救助寻亲网、及时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及时进行人脸比对、及时在“今日头条”发布寻亲公告、及时在媒体刊登寻亲信息、及时通过相貌、声音等线索进行人工甄别。5、规范滞留人员落户安置程序,做到滞留人员“清零”我们8月份对滞留人员进行全面摸底核查,对曾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建立一人一档,详细录入年龄、健康状况、智力状况、精神状况、入站救助过程等基础信息、录入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时间,推送全国救助寻亲网时间,公安机关采集比对DNA血样时间,线下寻亲工作开展记录,返乡护送或落户安置情况。实现滞留人员信息采集、寻亲信息发布和DNA信息采集全覆盖。经过摸底核查,我中心长期滞留人员的一名男性,已于2022年7月8日办理了落户手续和身份证,8月4日纳入特困人员供养。取得的成效全年共救助59人次,其中:男55人次,女4人次,疑似精神障碍6人次,走失6人次,护送7人次,亲属村(居)委会接领4人次,医疗救助1人次,跨省购票护送至高铁站回乡1人次,落户安置滞留人员1人次。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业务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在专项治理排查工作中,我们认真查找比对,发现存在“对滞留超过三个月的受助人员,未及时进行落户安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整改到位。具体整改措施如下:一是严格按照“整改排查内容”,对2020年1月以来救助管理各项工作,通过深入排查、比对等方式,逐条逐项全面开展自查。二是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及时上报申请安置文件资料,并跟进公安部门办理进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三是认真梳理汇总形成自查自纠情况,整理工作资料。四是认真分析总结,深入剖析、举一反三,针对工作中存在和发现问题与风险点,健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健全工作长效机制。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我们全体干部职工会继续以饱满的热情,以许帅精神引领各项救助工作顺利开展,努力开创救助工作的新局面。继续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对人员、车辆等的管理,谨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