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邑县> 旬邑县人事和劳动争议仲裁中心

旬邑县人事和劳动争议仲裁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2-24 10:34
单位名称 旬邑县人事和劳动争议仲裁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公正及时处理我县劳动人事争议,促进劳动人事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仲裁委员会授权,负责承办管辖范围内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负责仲裁文书的制作、报批、送达和档案管理工作;负责仲裁员的业务培训、考核管理等工作;承办仲裁委员会授权或者交办的其他工作。
住所 旬邑县人民政府院内
法定代表人 韩娟
开办资金 6.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9万元 7.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情况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深入为主、调解为主”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人事争议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坚持快立、快审、快结的办案原则,灵活调整工作方式,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调处争议案件,努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情况按照“预防为主,重在基层”的工作要求,我们将劳动人事争议处理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积极引导各镇办、园区和企业建立内部劳资纠纷调解和处理机制,成立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并指定专人定期跟踪督导,组织调解业务培训,促进基层调解员掌握争议调解法规政策、熟练操作调解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基层调解组织服务水平,力争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目前初步形成“调解不畏难、责任不推诿、问题不上交、矛盾尽量化解在基层”的良好工作格局。截至今年,在我县共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20个,调解员58名,经各调解组织预防化解劳动纠纷案件22件。精心安排部署,抓好作风建设为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能力。一是我中心按照局党组要求及时召开纪律作风集中专项行动动员会,制定《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成立领导小组,对专项行动进行了分解和安排部署,组织干部按照制定的学习计划认真进行学习,摘抄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二是严格落实单位管理制度,全体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标“勤快严实精细廉”新风正气标准和“五个聚焦”,深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认真进行整改落实,切实做到把自己摆进去、把问题找全面、把原因查深刻,把措施定到位,着力解决我中心干部作风问题,全面提升整改质效,彻底净化仲裁队伍。4、精心谋划部署,推动乡村振兴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是按照“万人帮万户、合力促振兴”活动要求,组织干部职工每月两次深入留石村6户困难家庭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全面了解家庭基本信息和外出务工信息,摸清急难愁盼问题,宣传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帮助提升产业、稳定就业,促进持续增收,解决生产生活“急难愁盼”难题,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拼尽全力、让党放心。并按要求填写《帮扶日志》,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做出实效。二是按照“稳岗就业百日提升”督帮工作安排部署,我中心迅速行动,细化任务分工,精心组织强力推进。由领导亲自带队,围绕重点工作任务,多次深入张洪镇21个村,宣传就业创业帮扶政策,督导检查就业帮扶资料,核实外出务工人员信息等,通过检查共查出34项资料问题,并现场指导进行整改,目前各村查出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夯实工作责任,做到严防严控我们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强教育学习,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一是要求全体职工严格落实外出报备制度,及时掌握人员动态,定期消杀环境卫生,做好环境通风,减少人员聚集。二是按照局里安排,坚持人社局小区党员先锋岗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政策、全面排查管控、严查两码一酸,并按照疫情指挥部最新要求,对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落实居家管控措施,有效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和“战斗堡垒”。三是大力宣传县委组织的社会捐赠活动,帮助困难群众温暖平安过冬,坚决打赢疫情歼灭战,中心全体干部积极捐款、奉献爱心,共募捐到1000元捐赠资金。产生的社会效益。2022年,共收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78件,立案处理46件,不予受理案件32件,审理结案46件。“互联网+调解”线上平台受理案件22件,成功调解17件。完成案件调解率71%,时效结案率100%,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64.51万元。三、目前存在的问题虽然我们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案件数量不断攀升,案件类型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我中心人少案多的矛盾尤为突出,且仲裁队伍中无法律专业办案人员,加之培训交流机会太少,办案人员专业化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缓慢;二是目前基层调解组织均是在镇办劳保所和企业工会基础上建立,部分单位调解员因工作原因流动频繁,新进人员对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熟悉掌握、案件办理能力还有所欠缺,致使基层调解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部分企事业单位法律意识淡薄,在聘用人员管理中,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社会保险的缴纳、工伤待遇的赔付等事项不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发生工伤后,存在无劳动合同无法认定工伤,致使确认劳动关系案件数量激增,且确认劳动关系案件无法调解,造成案件调解率提升困难。四、整改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改:一是加强仲裁知识学习。二是加大法规宣传力度。三是强化基层调解作用。四是畅通仲裁绿色通道。五是实行案件回访机制。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我中心以提升争议处理效能为主线,加强预防、做实调解、细化仲裁、强化服务,进一步提升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社会风险。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妥善处理调解仲裁案件。严格按照劳动法律法规,公平公正地处理每一起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保质保量完成仲裁案件时效结案率90%、调解成功率60%的目标任务。二是强化基层调解组织作用。加大对基层调解组织指导工作,加强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力度,协助各基层调解组织做好管辖范围内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促使基层调解组织真正发挥作用,让矛盾处理在基层、消灭在基层,切实筑牢了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的第一道防线。三是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充分利用每周两次学习例会,精心挑选学习内容,灵活调整学习方法,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模式,多与其他县区学习交流,取众家之长,补己家之短,拓宽视野,全面提高调解仲裁办案水平。四是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持续深入街道、企业开展“宣传咨询、流动仲裁庭、座谈交流”等活动,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实行上门解决纠纷,现场调处矛盾纠纷,达到以案释法,精准宣传的良好效果。五是推行邀请旁听庭审机制。不定期面向社会发布开庭信息并邀请服务对象、工会代表和基层调解员等旁听仲裁庭审,零距离开展以案释法,加大法律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的透明度,增强仲裁公信力,树牢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的意识。六是畅通仲裁绿色维权通道。针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争议案件,遵循依法、公正、特事特办的原则,在法定程序限度内,保障处置的顺畅及流程的提速,依法启用简易程序、终局裁决,积极采取先行裁决、先予执行等一系列办案措施,做到快调、快立、快结,让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尽快得到维护和保障。七是实行仲裁案件回访机制。对办结的仲裁案件进行电话回访,积极沟通案件执行的后续问题,针对案件当事人拒不执行的情况,指导劳动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使公平正义落到实处。对上诉案件及时沟通案件审判过程及结果,对于审判结果与裁决结果不一致的及时了解,并进行研究讨论,逐步做到裁审结果一致,提高仲裁裁决的权威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