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榆林市榆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发布时间: 2023-02-24 09:18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劳动人事关系协调。指导建立各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受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并承办仲裁及调解工作仲裁院的文书、案卷的管理和归档工作协调处理重大劳动人事争议上访案件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上郡南路185号
法定代表人 刘保军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2.09万元 57.26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法律法规,抓学习提素质,抓创新求实效,促进了全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高效进行,现将工作汇报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目前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51起,其中裁决139起、调解182起,另有30起正在处理之中。取得的主要成效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提升党建质量。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深做实局机关委员会的部署安排,以更加有利的举措解决来访群众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坚定夯实党建基础带动业务工作,确保党员进社区活动形式多种多样,积极对接社区支部,以整理共享单车、清理辖区积雪、开展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政策宣传等多种形式搞好主题党日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通过邀请区委党校老师讲课、观看红色电影、开展座谈会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调动全院人员参加各项工作和活动的积极性,以更高的热情对待工作中遇到的困点和难点,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积极应对突发情况,平稳化解疫情影响。为做好“六稳”工作和落实“六保”任务要求,有效应对涉疫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大幅增长态势,我们加强对各基层调解组织涉及疫情引发争议案件的调裁业务指导,及时掌握案件动态,统一调解尺度和口径,实行涉疫案件报备制度,并在线上对基层调解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且采用“互联网+调解”系统、电话和微信等调解方式,加速化解存量,防止疫情期间案件积压。妥善为榆林市大梁湾煤矿、榆林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榆阳区华茂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榆阳区人民医院等37个单位解决了劳动人事纠纷。创新调解方式,提升仲裁案件调解率。为了让“重调解、慎裁决”的要求落到实处,我们建立了“调解为主、裁决为辅”的柔性调解机制。通过设立劳动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安排律师轮流坐班,免费为争议双方提供法律咨询、撰写文书、代理调解等工作,这样,既为劳动争议双方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服务,又提升了调解率。积极与榆阳区检察院沟通对接,形成了案件调解联办机制,一些案子在开庭裁决前,会同检察院工作人员前期介入,全面详细掌握案件的背景影响、争议焦点,寻找双方容易接受的突破点进行调解。通过以上工作机制,有效减少了刚性裁决,稳妥处理了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第十工程处、榆林华康医院、榆林极同速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53起案件的调解工作。简化办案流程,缩短仲裁结案期限。针对农民工工资案件,建立了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并积极联系司法局和法律援助中心以及坐班律师,为涉及农民工每一个案件都能争取到免费的法律援助。本着“快立、快审、快结”的原则,对农民工工资争议实行全程优先处理,提高办案效率。对无法调解的案件,当天申请,当天立案,实行仲裁文书打包送的方式,将法律文书一次性送达,真正做到了仲裁双方当事人“只跑一次腿”。通过与被申请人协商缩短或取消答辩期等措施,大大压缩了办理周期。目前,43起案件审理时限均控制在了30日以内,以最短的时间维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狠抓办案质量,提升裁决案件透明化。我们细化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责任,设立了案件登记室、案件受理一室、二室,使每一个前来咨询和投诉的案件有专人登记解答,对于简单的案件,当时进行调解,比较复杂无法简易调解的案件,进行立案,然后分配给两个受理室按程序处理,这样形成了案件专人接、专人审的跟踪工作机制。并建立了庭后集中商讨制度,每周组织案件讨论会,对已开庭的案件进行梳理,形成统一意见后,作出合法合规的裁决,确保每一个案件的裁决结果经得起考验。通过改革提升,全年我院调解裁决的案件受到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普遍认可。积极协调、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结合我区实际,我们通过与企业主管部门、企业负责人及职工代表走访座谈,主要是从劳动用工、规章制度、工资分配、工作时间、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来进行规范,全面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创建了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的金牌调解组织,榆阳区东风煤矿企业内部调解组织,开展了榆林诚邦铸匠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榆阳区华莱士炸鸡汉堡店的仲裁员帮扶行动。在推动成效上,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企业民主协商沟通能力、企业核心文化建设践行能力的三提升。三、存在问题一年来,我们做了不少工作,推出了一些创新,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困难问题,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和改进,如: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导致的新型行业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长,集体争议案件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投诉案件有上升趋势,处理难度增大。虽然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设立了基层调解组织,但处理案件效率还比较低,大多数小微企业尚未建立内部调解组织,导致仲裁院投诉案件成倍增加。四、下一年工作打算在巩固今年工作的基础上,2023年计划加强和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完善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对标年初任务,梳理细化支部和党员个人学习计划,加强学习,全面对标对表、扛牢政治责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作风转变体现在推动仲裁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中。二是妥善处理涉疫争议案件。几年疫情导致用人单位大幅减员,为有效应对涉及疫情劳动人事争议大幅增长态势,计划加强对各基层调解组织涉及疫情引发争议案件的调裁业务指导,及时掌握案件动态,统一调解尺度和口径,实行涉疫案件报备制度。及时制定工作措施,优化服务流程,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益双维护为目标,采用“互联网+调解”系统、电话和微信等方式进行调解。加速化解存量,防止疫情导致的案件积压。三是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随着仲裁案件逐年翻倍增长,明年我们将积极对接平时案件居多的企业,计划建立五个企业内部调解组织,负责宣传规范用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调解处理本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督促案件双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及时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报告争议调处情况,并对突发性、群体性重大案件及时上报,使基层调解组织真正发挥作用,把一些简单争议化解在基层,有效缓解区仲裁院案件增长压力。四是加强仲裁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改革办案方式,从硬件和软件建设上同步推进。全启用全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网上办案系统和“互联网+调解”系统,实现案件全程网办,线上运行率达到100%,每个案件登记、受理、立案、审理、裁决或调解等各个环节自动流转,环环相扣。同时,推进标准化仲裁庭建设,落实智能快审和新型庭审系统的运用,庭审现场录音、框架式笔录、语音智能点播、语音转换文字全面运用系统进行,全面提升庭审工作的时效性及准确率,实现仲裁工作高效运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