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川县> 中共延川县委党校(延川干部学院)

中共延川县委党校(延川干部学院)

发布时间: 2023-02-24 08:14
单位名称 中共延川县委党校(延川干部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干部提供教育和培训服务。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承担全县各级干部教育培训;公务员培训;相关学历教育、学术交流;面向全国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委托培训和合作培训。
住所 延川县城内堂坡
法定代表人 刘强
开办资金 9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延川县委组织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万元 47万元
网上名称 中共延川县委党校.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开展活动,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1.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和部署,校领导率先垂范,带动全体教职工主动加入防控疫情一线。抽调单位年轻干部对所负责的疫情防控区食品公司家属楼进行值班监测,同时,配合大禹街道办到高速路口、白家硷路口值班;服从党委安排,到南关社区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扫码、维护秩序等。2.依托梁家河培训学院共建“三个基地”。为充分利用好梁家河党性教育资源和长三角党校联盟优势,经江阴、延川两地共同协商,依托梁家河培训学院分别打造了“党员干部双向培训基地”、“青年干部联合实训基地”和“乡村振兴共富实践基地”三个共建基地,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践行初心使命。3.全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一是实行早排查,早发现,早研判,早纳入,早帮扶的防返贫监测预警工作推进机制。二是组建高家湾村帮扶工作队。按照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帮扶力量调整的工作要求,党校重新组建帮扶工作队,王北江为第一书记,白延斌驻村工作队队员,确定10名干部为帮扶联系人,按照每月至少入户两次的工作要求开展帮扶工作。4.切实提高主体班次培训质量。紧密对接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注重提升干部的党性修养、政策水平和执行力、落实力。5.深挖延川红色资源,全员开发微党课。5月份,安排授课教师及全体教学助理人员深挖延川的红色资源,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和路遥、廉政文化两大脉络,动员全员参与微党课开发、试讲及录制,共开发出微党课两大类10堂,录制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在延川快讯、我校公众号推出。6.优化教学布局创新教学方式。突出抓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的理论教育,充分发挥梁家河的教育资源优势,在已有课程的基础上,又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干部、青年干部、青年学生等不同培训对象研发了的访谈课程体系,成立访谈教学工作组,安排6名教师承担开发访谈教学专题任务。7.充分发挥科研咨政基础支撑。坚持政治建校、理论强校,注重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最新理论成果,结合新时期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力推“教学出题目,科研出文章,成果进课堂,咨政进决策”。8.进一步完善科研制度体系。在原有科研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教研咨量化管理办法》、《教研咨及兼岗工作绩效与职称评聘挂钩制度》等,建立了《调研工作管理办法》。目前,已经形成一套较为系统、运行有序的科研咨政制度体系。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按照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安排,坚持把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首要任务,首先是突出主业主课,唱响主旋律。今年受疫情影响,已举办初任公务员培训、教育系统师资队伍素质提升示范班、科级领导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示范班、江阴-延川年轻干部联合培训班等4个班次,培训学员197人次。充分发挥了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作用,组织参训学员和基层党员干部定时收看网络直播教学;利用好中组部“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省委组织部“陕西省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协调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基地示范班的培训学习。举办了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班线上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四期,395人次。为学员提供了最权威、最前沿的内容知识。同时,配合县委宣传部对全县机关党委、各镇街等单位就全国两会、十九届六中、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二十届全国大表大会精神等进行了专题宣讲,共开展宣讲活动15场次,培训学员1182人。打造了“组织放心、社会认同、群众满意”的宣讲课,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走向基层、走向了寻常百姓家。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主要存在以下实际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教学设施受限。学校基地设在梁家河村,村内管理严格,协调难度大。师资力量薄弱。党校目前在编人员13人,可以达到授课要求的只有5人,而且专职教师整体水平偏低,授课形式比较单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改进措施:1、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调对接,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与村上相关负责人员积极沟通,妥善解决进村难出村难问题。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党校组织的培训活动,每年安排教师参与挂职锻炼、业务进修,组织党校教师到乡村振兴一线进行锻炼。招聘2名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对口的专职教师,充实师资力量。下一年工作打算:(一)加强教研咨改革工作,努力提升培训效果。1.制订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科学完备的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列出必读书目和篇目,组织学员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创新教学方式,推行研讨式、访谈式式、模拟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坚持专题学习与报告讲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考察学习相结合、讲授式教学与互动研讨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县情分析相结合,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克服“一刀切”,增强感染力。2.持续提升科研管理质量,主动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县情县策研究,形成具有现实针对性、实践对策性和决策参考性的研究成果。创新科研服务和管理工作,推进部门间协作、教师学员双向交流的合作机制,鼓励教职工、学员参与决策咨询工作,根据教学需求设立科研课题,推动高质量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专题。(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努力打造更多名师名课。1.坚持对党校教师的选送培训制度,尽力扩大培训面;继续加强精品课评选工作,致力于从学术水平、咨政能力、讲课艺术、形象气质等方面多因素、全视角培养名师名课。完善党校名师名课观摩制度,明确观摩课任务,集中全校教师到省委、市委党校开展观摩课学习。建立党校互动教学课的竞赛或评选制度,引领教学方法改革创新。2. 努力抓人才引进,继续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进一步优化教研人才队伍。注重改革完善师资准入和退出机制、师资考核评价体系、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办法、人才激励机制等符合党校工作实际的评价、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三)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努力建成“特色示范类”县级党校。1. 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走出去”,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市县党校的交流与合作,探索联合办学新模式;深化党校系统一体化建设,积极与市委党校及各县兄弟党校沟通联系,学习先进办学理念,汲取宝贵办学经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以更高的标准,高质量发展干部教育培训。2.狠抓教育培训。紧紧围绕全县“产业提质、文教振兴、项目支撑、城乡融合”发展思路和“一县三区”发展目标,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干部能力建设等,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七种能力”为延川的经济、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