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西安市临潼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2-23 16:30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辖区内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防疫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南路71号
法定代表人 杨厚安
开办资金 346.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5.23万元 356.3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监测取得实效。组织基层畜牧兽医站,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发放防疫物资6.8万余盒(只、双、瓶、包),完成各类疫(菌)苗注射836.4万头份(万只,万羽)。全年任务全面完成,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畜禽的免疫密度达到100%,群体免疫率达到94.8%,免疫档案健全。动物疫病监测流调不断提速。布病检测实行随送随检、及时通报检测结果的快捷方法开展,共检测39590份血清样本,对检出的阳性畜已全部进行了规范化处置,撰写调查报告1份,为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完成省市送检血清样品240份、省级定点监测采样牛O-P液(牛羊食道-咽部分泌物)180份,血清180份。动物疫病监测流调不断提速。全年共出现场应急处置8次。全市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试验我区技术人员名列前茅。同时,积极围绕非洲猪瘟、布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等重点疫病,开展排查、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为及时研判和预警动物疫情提供可靠依据。长期坚持非洲猪瘟疫情排查“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已累计排查59轮,未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目前排查工作仍在持续开展。针对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继续开展用羊痘疫苗进行牛结节性皮肤病预防的示范应用工作,今年自购羊痘疫苗2300瓶,已免疫2.3万头牛,有效阻止了该病在我区的发生,为全市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探索有效的技术途径。2、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稳中求进,畜牧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成功创建“智慧畜牧”平台示范点,组织各站完成畜牧科技线上线下培训168期3495人次。组织编印《生猪饲养管理实用技术》书籍2000册,累计发放畜牧技术资料4000余份。奶山羊人工授精站点建设、畜禽资源普查、校企合作、生猪稳产保供、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等项目已全面完成。引进优质牧草—“天牧良草”试验种植取得成功,市级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已完成验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增强。完成《畜禽养殖代码》备案219家,今年新增备案3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利用台账正在健全完善。畜牧信息统计监测,坚持周监测、月统计、季汇总办法,开展畜牧生产情况统计,实施部省级畜牧业价格监测和20个奶畜养殖场生产信息监测信息预警工作。全年对我区饲料、屠宰、兽药、生鲜乳收购、规模化养殖场等178个经营主体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查处安全隐患50条,限期整改50条。3、动物卫生监督检疫工作常态化实施,畜产品检疫工作扎实开展。完成产地检疫生猪4.94万头、牛2.13万头、禽99.35万羽、兔7.84万只;屠宰检疫生猪4.24万头,牛0.60万头。产地检疫率达到95%以上,屠宰检疫率、出场产品持证率、病畜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瘦肉精”抽样检测2213份,均未发现“瘦肉精”残留呈阳性,我区畜产品全部合格,近年来也未发生畜产品安全事故。全区23个街办产地检疫出证客户端已全部与“陕西智慧动监”微信产地检疫申报关联。完成畜禽贩运人员备案制,备案贩运人员58人,生猪运输车辆23辆。目前全区规模养殖场备案249个,经评估A类场59个,B类场172个,C类场18个。以“三无兽药”“过期兽药”“假劣兽药”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1次,受理群众举报案件5起。对11个生鲜乳收购站、2个乳品加工企业、14辆鲜奶运输车辆开展全面督查,要求城区各散奶经营户必须持有布病、结核病“两病”检测报告。配合省市主管部门进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共抽检肉、蛋、奶等动物产品1021批次,检测合格率100%。4、基层畜牧兽医站管理工作扎实开展,协助局党委完成1个畜牧兽医站负责人岗位调整,落实畜牧兽医站月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传达各级和局党委部署要求,通报并安排阶段性工作。集中开展基层站固定资产清产核资,并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极大规范了畜牧兽医站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力促进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落到实处。多次组织开展基层畜牧兽医站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汇总上报,密切关注险情,设立警戒线,严防安全事故,对油槐、韩峪兽医站的危房进行了拆除,马额兽医站危房改造正在积极实施。积极申报基层畜牧兽医站灾后重建项目,争取解决基层站的安全隐患问题。规范开展基层畜牧兽医站人员的工资、医保、社保等劳资管理服务工作,保障每一名同志的切身利益,一年来未发生一例差错。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多次深入场区实地勘察指导,成功创建市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2家。2、扎实开展狂犬病、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技术培训、调运监管、检测检疫、阳性畜扑杀等防控、净化工作,完成布病检测39590份,检出的阳性畜已全部进行了规范化处置。完成狂犬病免疫注射4.51万只,实现了重点人畜共患病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3、完成10家奶山羊人工授精站点建设,完成奶山羊种质资源普查和种公羊鉴定工作,实现了奶山羊冻精和鲜精人工授精的同步推进,定期举办奶山羊品种改良、布病净化及饲养管理、种公羊鉴定关键技术培训会,保障了奶山羊存栏量、羊乳产量任务的完成。4、主动对接,积极作为,截止目前部、省、市级动物防疫、畜牧信息监测、畜产品检测等项目全部按要求完成任务,每月、每季度按时开展畜牧生产情况统计,对生猪产业每周进行动态监测,加强了生猪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组织技术人员编印生猪饲养管理技术手册,保障了九项重点工作中生猪发展指标的顺利完成。5、在养殖环节监督指导养殖场配套建设无害化处理区域40个,引进高温湿化无害化处理设备两套,已投入使用。引入社会资金投入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一个,已经正式投入使用。6、圆满完成九个方面重点工作涉及的1项畜牧业生产指标任务:生猪存栏计划6.4万头,完成6.8万头,生猪出栏计划8.75万头,完成9.5万头,能繁母猪存栏计划5000头,完成6160头,奶山羊存栏计划2.2万头,完成4.9万头。7、全区各类畜禽年产生粪污量为69.18万吨,利用量为63.35万吨,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48%,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了98.11%,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三、存在问题1、动物防疫等工作经费不足,区、街两级动物防疫特别是抗体检测、疫病检测、免疫反应、采样以及检疫、监管、畜牧技术服务等工作量大,任务重,都需要基本的工作经费支撑,但连续多年来,未得到区财政的经费支持,已经严重影响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2、动物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养殖场户只看眼前利益,盲目养殖、频繁调运,加大了疫情传入的风险,从而造成口蹄疫、禽流感、非洲猪瘟、牛结节性皮肤病、布病等疫情隐患依然存在。3、基层畜牧兽医站问题不容忽视,基层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老化、工作经费不足、设施设备陈旧、房屋出现危漏等情况,一定程度影响基层工作的正常运转;长临工待遇及个别退休人员遗留问题等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存在不安定因素。四、今后工作打算1、把好畜牧业安全生产源头关。全力抓好动物防疫,确保动物疫情稳定和人畜健康,以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和应急演练为突破,以宣传培训、监督检查、检测净化、消毒灭源、应急处置、流调以及无害化处理为抓手。全面抓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非洲猪瘟等外来病种、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综合防控,使全区畜禽群体免疫率保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水平保持在70%以上。加强养殖投入品监管,确保畜禽吃的安全,长的健康。开展兽药专项整治和非法添加专项整治行动1次,实施养殖环节“瘦肉精”专项检查,对兽药饲料经营户开展1次培训,对全区生鲜乳收购站、鲜奶运输车辆开展2次全面检查,完成生鲜乳、兽药饲料采样抽检200样次。2、把好养殖过程控制关。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实施奶畜产业链良种冻精推广、动物防疫、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畜产品检测等项目,与省市业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积极争取相关项目扶持,发挥项目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指导提升科学饲养管理水平,计划开展生猪饲养管理、奶山羊品种改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布病防控、生鲜乳收购管理等技术培训1500人次,组织畜牧技术现场指导不少于160次。推广新品种2个、新技术3项、建设标准化示范场2个。引导养殖场加强设施设备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养殖场的机械化、设施化、生态化层次。深入推进养殖场户监管,规范养殖行为,以规模场为重点,以抽查和全面检查相结合,监督养殖场户在粪污治理、防疫条件、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安全生产等方面实施规范化管理,开展行业检查不少于100场次,深入治理养殖环境。3、把好畜产品市场准入关。完成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采样抽检,完成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采样抽检300批次,积极开展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抽检工作,引导和监督乳品加工企业加强生鲜乳的监测,保障畜产品安全供应。监督场方做好瘦肉精及非洲猪瘟检测的自检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全力抓好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以各基层畜牧兽医站为阵地抓好产地检疫,以2个屠宰场为阵地抓好屠宰检疫,确保产地检疫率达到95%以上,屠宰检疫率、持证率达100%。4、把好队伍建设和服务保障关。以业务技能提升和作风纪律建设为重点,持续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基层畜牧兽医站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实施基层站账务的规范管理,加强基层站设施设备更新换代,对重点站实施危房改造,建设标准化示范站2个。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站日常监管,协调推进解决长临工待遇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陕西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西安市动物检疫技能大比武优秀组织奖2021-2022年度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综合评估优秀生产监测县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