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岐山县档案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藏管理档案资料,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指导全县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农村档案工作,培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做好档案的鉴定、立卷、查询、利用、销毁等项管理工作。 | |
住所 | 岐山县礼乐路北段(凤鸣国际酒店北侧) | |
法定代表人 | 范青 | |
开办资金 | 155.2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岐山县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13万元 | 24.8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档案工作一是抓好综合档案馆基础建设。根据省市文件要求理顺工作机制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训,并将档案事业发展经费列入政府预算,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抓好档案法制建设工作。成立县委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执法过程,建立档案行政执法案卷,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案卷评查工作;积极组织《档案法》、国家档案局令等档案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工作,并将档案法律法规学习列入县委党校学习计划,在县委党校专题研讨班上首次开展档案专题培训。三是夯实档案安全工作。突出抓好实体安全、信息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和环境安全,提升档案安全保障水平。四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2022年我馆全面完成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建立完善了馆藏档案数据库门类,加大对各镇各部门数字档案室创建工作指导力度,并积极搭建政务网档案管理系统。五是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改善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广泛开展档案征集、接收工作,年内开展收集整理重要照片、视频资料,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重要活动、重大项目、重要会议等音视频资料。上门督查指导全县各单位档案整理工作,确保档案规范整理、按时移交,全年共接收进馆档案9个单位、7899件、3195卷,接收人代会照片资料1本、光盘34张。六是持续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多措并举,创新宣传方式,进一步普及档案知识,传播档案文化,提升社会档案法治意识。利用“6•9国际档案日”、“9•5《档案法》颁布纪念日”设置展板、咨询台,发放档案宣传资料,并在大型广场LED显示屏播放档案工作专题片和《走进档案》等微视频,在微信公众号、岐山政府官网开展线上宣传;围绕二十大,举办“喜迎二十大档案铸辉煌”主题图片展、主题征文活动;加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主动挖掘红色资源,完成抗日战争档案资料、中华版本资源整理报送工作;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积极向省市档案信息微信平台、报刊中心、县政府信息网等平台投稿,全年共计报送信息68篇,36篇被采用发布。七是做好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加强学习宣传,明确各级单位学习贯彻落实《乡镇档案工作办法》等档案法规政策制度;积极开展业务指导培训工作和乡村振兴档案示范镇创建工作。(二)地方志工作一是抓好《岐山年鉴》(2022)编纂工作。抓早动快,从2021年12月份开始下发通知,安排专职1人,聘请1人专门从事年鉴编纂工作,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争取工作经费8万元,保证了年鉴编纂工作的正常开展,12月中旬,2022年《岐山年鉴》完成出版印刷。二是坚持《岐山大事记》月编发制度。安排专人收集、整理、审核、印发,坚持每月按时编发上月大事记并发送至县级领导和全县各镇、各部门、各单位,宣传岐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事要事,为编史修志积累资料。三是深入开展地方志宣传工作。扎实开展第七届“读志用志宣传月活动”。六月份在全县20余家机关单位、学校、社区、农村、军队、企业开展巡回宣传,利用科普宣传车现场播放宣传视频,发放宣传资料571份、赠送史志书、年鉴203册,扩大了地方志工作的社会影响;组织开展史志地情知识竞赛,全县各镇、部门、单位干部答卷500余份;广泛开展读志用志评志征文活动,与县作家协会协商,举办“我喜爱的志书品评”征文活动,邀请地方志爱好者、岐山作家、重大活动(事件)经历者、见证者等社会各界人士读《岐山县志(1990-2010)》志书,撰写《岐山县志(1990-2010)》志评文章或与“读志用志”有关的散文或小品等,截至11月底,共发放县志33册,收到征文18篇,优秀稿件分别在《岐山档案》《岐山作家》《爱我岐山》3个平台推送26篇次,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读志用志高潮迭起,渐入常态化。(三)党史工作一是扎实做好党史资料征编。年内完成2021年《宝鸡党委工作纪事》岐山资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口述史资料、“陕西脱贫攻坚口述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陕西口述史”资料征集上报工作;二是推进党史正本编撰。积极推进《中国共产党岐山历史》(第二卷)出版工作,做好校稿、出版社联系等工作;收集整理报送岐山县2002——2021年党史工作著作、论文、影视音像作品、宣传纪念活动等方面成果。三是广泛开展党史宣传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党史“七进”活动。先后在县武警中队、县职教中心、蔡家坡政府、益店高中等二十余家单位通过展出岐山党史展板、播放《星火燎原》《岐山红色印记》视频专题片、发放岐山红色印记宣传册等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部队官兵、青少年学生宣传党史知识。向单位、学校、社区、部队赠送《宝鸡党史二卷》《岐山党史一卷》等书籍,为后续持续性、常态化学习党史知识提供珍贵教材。四是认真开展红色资源普查和推介工作。根据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安排,及时部署,认真规范开展普查工作,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整理上报普查工作资料。赴宝鸡参加红色资源推介活动,对我县重要红色资源点位进行宣传,开展县内红色资源推介宣传系列活动,向汽车站、酒店、学校等单位场所发放《宝鸡红色地图》,并开展线上宣传。五是加强党史信息上报。全年共上报党史工作动态等方面信息16条,省市媒体、刊物发布15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依托“党史教育、爱国教育、青少年成长教育”三大基地为一体的档案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基地,不断完善和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素材,重新布置充实爱国主义教育展厅。宣传动员全县广大干部及学生参观学习,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同时,挖掘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党史“七进”活动,充分发挥了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目前馆藏档案已经全部完成数字化加工,群众查阅利用档案更加方便快捷,档案信息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受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档案史志宣传教育工作无法正常如期开展,宣教工作效果受到影响。2、意识形态、党风廉政部分具体工作资料留存不够细致,过程性佐证资料缺乏。3、部分工作亮点不够突出,缺乏“响亮名片”。(二)改进措施1、加大网上宣传力度和途径。2、加强工作整体规划和资料留存3、提升工作创新能力,加强宣传工作,打造“响亮名片”。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档案史志工作的重要批示,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培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档案史志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执法检查和业务指导工作,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认真抓好档案安全和馆藏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踏实做好地方志、党史工作征集编撰、研究工作,加强宣传利用工作,围绕中心,充分发挥档案史志资政育人作用,全面推进全县档案史志工作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二)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夯实工作责任,强化领导担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好党员干部学习教育,进一步促进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精细化、日常化,要把功夫下在日常,注重过程资料保留。要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深化宗旨意识,提高履职能力,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全县档案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三)提升工作创新能力,加强宣传工作,打造“响亮名片”。注重业务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齐发力、共推进,提升工作活力,切忌因循守旧、照抄照搬,要勤动脑、多谋划、善作为。工作中的创新、亮点在日常公众号、政务网宣传的基础上,要多渠道、多方位向更高平台宣传推介,纸媒与网络媒体宣传并重,不断扩大影响力,打造专属“名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度全市县档案工作优秀单位;2022年度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度全市党史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