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临潼区就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就业服务,促进劳动就业。就业创业惠民政策落实·公益性岗位人员、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的相关服务管理·创业担保贷款相关工作·职业介绍、招聘洽谈服务保障·就业失业登记、信息统计、核查 | |
住所 | 西安市临潼区人民路十字劳动大厦4楼 | |
法定代表人 | 秦林琦 | |
开办资金 | 1319.7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临潼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50万元 | 289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1)稳就业促发展。一是收集岗位信息,健全信息资料库。结合辖区特点,充分利用全区居民大走访活动、线上线下招聘会、宣传日、宣传月等岗位信息库,以就业帮扶工作为抓手,摸清底数,尤其对辖区内新增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全面登记认定,排查到人、实名登记、信息入库。2022年新开发公益性岗位8个单位15人;新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个单位2人。二是《就业创业证》办理实行最多跑一次服务宗旨,截至目前,通过“秦云就业”APP线上申报办理《就业创业证》1470人,年审597人,就困认定208人。三是积极推广网络平台使用率,提高了办事效率。2022年审核公示一次性创业补贴申请44人22万元、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11家企业145人29万元、企业一次性用工补助8家企业76人3.8万元、公益性岗位申请补贴资金96.4万元、乡村公益性岗位申请补贴资金46.66万元、申请脱贫劳动力一次性求职补贴3人1500元。申请脱贫劳动力跨省转移就业交通补助人员补贴61人2.87万元。(2)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创新举措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完善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资金扶持力度,多种措施提升就业率,2022年认定小微企业16家,发放创业贷款4306.9万元。二是工作人员在城区商铺集中地、创业孵化基地、小微企业考察现场、招聘会现场进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指导商户按照宣传彩页,通过“陕西省创业担保贷款”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申请操作,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三是与各金融机构搭建新型“政银企”合作平台,深挖辖区内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在贷款申请、考察等环节采取“一站式”服务模式,助推企业更高质量发展。(3)服务灵活就业人员2022年办理省内养老转入891人、转出652人、办理养老新立户1020人,合并账户70人;接收档案115份、转出档案15人,审批视同退休人员315人,无视同退休人员78人、145人员退休20人、自由职业人员108人;申请军转干部养老补贴4人,复原干部养老补贴1人;查阅档案938份;审核就业困难补助人员327人,发放就业困难补贴130笔54万元;办理独生子女补贴150余人;2022年医疗保险缴费共计1933人,预缴2023年医保1050人,慢性病报销4人,合计费用8221.23元;办理2021年退休318人、2022年退休283、办理退休多缴退费65人,办理死亡94人。(4)搭建平台促就业一是实施精准帮扶,提高平台使用率。截至目前公共就业管理平台录入个人求职信息3687条,录入单位数1965家,提供空岗位9085个;二是大力开展线上招聘稳就业。今年以来,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我们主动征集京东物流、铁骑力士饲料等区内外企业用工招聘信息,并联合猫头英云人才市场、临潼之窗等平台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3场,累计参与企业461家,涉及互联网、旅游、制造、建筑、医疗等多个行业,提供岗位1.6万余个。其中,重点围绕区内企业开展直播招聘9场,参与企业321家,提供岗位1.2万余个。直播招聘期间,群众累计观看点击量达到44.35余万人次;三是推广“秦云就业”APP。有需求的就业困难人员只需用手机扫码或搜索关注“秦云就业”,简单注册基本信息,即可满足找工作、想培训、查社保、要维权等一系列需求,足不出户,享受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四是与移动公司合作,面向就业困难人员发出温馨提示短信千余条,公示服务电话,为求职人员提供岗位推送、政策服务热线。四是联合劳动监察大队在全区范围内织开展劳务派遣业务专项检查。指导、督促相关用人单位依法规范经营,纠正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全区共有人力资源劳务公司38家,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人力资源和劳务派遣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不断用好人社政策,全力支持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调发展,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5)缓拥堵保障通一是成立闲散劳动力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加强工作人员管理的同时,及时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招聘临时工作人员,充实工作队伍,进一步巩固治理效果,确保市场秩序井然。二是多次制定《北环路闲散劳动力市场整治工作方案》,与区城管执法、交警大队、骊山街办,将“强效能、提服务、保畅通”整治活动与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集中开展整治行动。三是制作《行为规范警示牌》、《务工须知》、《疫情防控须知》等制度牌,摆放在人员集中的醒目位置,并公示监督举报电话,同时印制并集中发放《安全警示教育宣传单》、《温馨提示卡》等宣传资料,规范用工者和务工者的行为。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线上线下对接平台。向务工人员发放政策宣传单,推广秦云就业APP,为广大务工人员提供集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就业指导为一体的优质服务。五是为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招工难等突出问题,我们与比亚迪企业多次合作,精准对接就业岗位,积极开辟就业直通车,采取专班、专人、专车“点对点”,有计划、分批次的组织务工人员安全、错峰、有序上岗。(6)加强管理美化环境一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对小区花草树木进行修剪整理,电线落地、环境卫生大整治;二是进一步加强劳动小区消防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劳动小区消防安全进行排查。禁止占用消防通道,杜绝乱堆乱放,禁止私接电线及电动车上楼充电等行为的发生;三是疫情防控期间,对劳动小区严防死守,谨防疏漏,全面消杀,来人来访扫码、登记、测温,以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保障小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7)人力资源市场提升保障服务质量一是做好大、小会议室、大厅、厕所卫生清洁工作,做好市场门前停车管理工作,做到卫生干净整洁、车辆有序停放。二是为市场门前制作电子屏,方便惠民政策宣传及招聘信息的发布。三是做好疫情防控的消毒、消杀及市场进入人员的体温检测、市民一码通扫码登记工作。四是做好人力资源市场节假日的带班值班工作。五是配合局属各单位做好各类会议、招聘会等保障工作。(8)党建工作一是疫情期间,发挥党员先锋岗作用,落实防疫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劳动小区家属楼、办公楼、人力资源市场、闲散劳动市场、包抓小区疫情防控管理工作,督促商铺门店严格落实“五步不空”措施。二是围绕区“两会”精神、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区人社局《2022年工作要点》,全体党员干部踔厉奋发,再接再厉,多措施并举,以稳就业为重点,就业服务再提升。三是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初心使命,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三会一课”制度化、常态化,把“转作风、强担当、提质效”纪律作风大整顿、作风整顿活动与日常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督查,不断强化行政效能,提升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党支部召开支部会议12次,党员大会6次、讲党课4次、主题党日活动10次、民主生活会1次。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城镇新增就业890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960的128%;失业人员再就业1617人,完成全年任务1100人的147%;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5人,完成全年任务130人的127%。2、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2笔6083.9万元(小微16笔4306.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200万元的190%。3、强化就业服务工作,督促指标任务按期完。4、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做社会稳定的助推器。5、多措施并举,发放回收货款,助力就业创业。6、落实国家省市政策,服务灵活就业人员。7、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困难人员就业。8、夯实基础,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三、存在问题因就业专项资金属民生项目,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目前资金拨付时间较长,常造成群众的等待时间过长,对我们的工作也带来诸多不便。四、今后工作打算今后我们将针对工作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积极改进,努力提高,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1、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编制和印发政策宣传册、充分发挥现代传媒手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群众对社保补贴政策的了解和办理渠道的认知。2、强化协作,加强政策引导与实际工作的有效衔接,通过实地走访企业、紧密联系合作银行,梳理辖区内小微企业申贷意向,有针对性的开展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良好基础。3、全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在确保资金安全、稳定和进一步扩大贷款规模的同时,大力支持各类有创业就业愿望的群众“搭上”政策直通车,享受到政策“红利”。4、加强窗口科室能力建设,强化领导带班巡查工作机制,夯实工作作风,按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精神,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强化服务理念,提高办事效率。5、持续加强北环路闲散劳动力市场管理工作,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务工人员安全、秩序引导、教育工作,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