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泾阳县> 泾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泾阳分校、泾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泾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泾阳分校、泾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发布时间: 2023-02-22 16:35
单位名称 泾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泾阳分校、泾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种植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与服务,推广体系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
住所 泾阳县泾干路西段
法定代表人 郭龙
开办资金 141.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泾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9.67万元 152.1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做好测土配方施肥,为粮食生产奠定基础。1、做好耕地质量监测及化肥试验。完成6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和1个市级监测点农作物的收获及播种及数据记载上报。在75个县级耕地质量监测点玉米收获期前后,按照技术规范采集土壤样品75个,并及时处理风干样品,报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样品分析测定。调查农户施肥情况100户,为后期的全县作物施肥提供支撑依据。2、做好示范带动,全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全年累计完成各类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65.2万亩,其中:小麦面积29万亩、玉米26.5、蔬菜6.7万亩、果树3万亩。全县配方肥应用面积44.5万亩,其中:小麦18.5万亩,平均亩增产50kg,增产11%,亩增收135元以上;玉米22万亩,平均增产45.3kg,增产10.0%,亩增收90元以上;蔬菜3.5万亩,平均亩增产350kg,增产12.5%,亩增收620元以上;果树1.5万亩,平均亩增产330kg,增产8.8%,亩增收350元以上。全年举办化肥减量及测土配方施肥培训共62期,培训人数83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500余份,发放施肥配方6个。(二)做好育选保供,为粮食“芯片”筑牢屏障。1、做好种子试验示范工作。在桥底镇西陈村建立占地200亩泾阳县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园,开展种子各类试验示范。一是展示小麦品种共40个。2021年11月5日开始播种,80#悬耕机旋地四遍,结合旋地亩施40%史丹利复合肥40公斤/亩。展示面积为每品种种植13.33平方米,人工搂行点播。2、做好种子工作调查上报工作。先后完成了《泾阳县2022年春季农作物种子供需形势分析调查》、《春夏播农作物种子供需情况调查》、《秋冬种农作物种子供需情况调查》、《农作物种子生产情况调查》、《市上对我县种子经营户的抽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和《泾阳县种子检查对象名录库》、《小麦品种条锈病发生情况调查》、《农作物品种推广情况调查统计》、《泾阳县2022年夏季粮油生产形势调查分析》、《农作物种业统计年报》、《泾阳县种质资源汇编》、《种质资源系统后续工作调查修改上报》上报等任务。(三)狠抓农技推广,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1、加强技术指导,苗青促弱转壮。一是由于去年秋淋晚播,导致小麦冬前苗情弱小,对今年夏粮生产量造成极大压力。为稳定夏粮生产,加强田间技术指导,落实小麦宽幅沟播面积10.5万亩。二是做好后期日常田间管理,确保农业技术应期管理到位。经过全县上下努力,齐抓共管,全县夏粮实现了稳中有升。全县54.84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3.14万吨,其中:夏粮29.1万亩,单产412.6公斤,总产12.01万吨;秋粮25.74万亩,单产428公斤,总产11.13万吨。2、抓好试验示范,做好技术推广。按照陕西省试验示范实施方案的要求,泾阳县承担了四大类小麦试验示范。分别为水地节水型主推新品种筛选试验及示范、主推品种优化栽培技术集成试验、小麦不同宽幅播种机型示范和以水定产依产按需补灌试验。夏玉米主要开展了5个试验示范,分别为玉米增密度品种对比、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密度配置试验、“5335”玉米生产技术模式示范、玉米保护性深松(翻)提产响应机制对比试验和玉米一次性分层施肥提产响应机制对比试验。3、争项目抓落实,打造样板促带动。在桥底、中张、三渠等镇建立小麦宽幅沟播技术核心示范区和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示范区4.2万亩,在中张镇庙底村和云阳镇杜家村建立两个品种展示基地,面积分别为50亩,共展示玉米品种30个;在中张镇义民曹村、罗堡村和娄子村建立3个玉米/小麦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示范区,面积分别为100亩、200亩和50亩。打造夏玉米万亩片3个,夏玉米千亩方10个;夏玉米单品种千亩方4个,单品种百亩方8个。示范区全部种植耐密机收品种,包括迪卡653、郑原玉432、豫单9953、迪卡C9256等,在机播、机防、机收、种子和化肥等方面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统一管理,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项目区较普通农户每亩可节约成本110元,共计节本462万元,规模化节本效益显著。项目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较对照大田提高5个百分点;主推技术总体到位率达到99%,其中小麦宽幅播种到位率100%,辐射带动项目所在区域大面积均衡增产;化肥使用量较上年减少2%,化学农药使用量较上年减少2%,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农技推广服务群众满意度达到95%。(四)多措并举,做好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1、加强产地监管,强化例行检测工作。按照“检测常态化、监管制度化、追溯平台化”的要求,截止目前,全县累计例行监测送样227份,合格率100%;监督抽检样品2530份,合格率100%。配合省级农业部门抽检样品3批次,抽检样品98个。配合市级农业部门抽检样品4批次,抽检样品218个。2、提升农业名片,稳步推进认证工作。2021年申报的泾阳西红柿、泾阳牛乳已被全国名特优新名录收集登录。2022年申报绿色食品产地产品一体化认证2个基地,7个产品,正在稳步推进。(五)开展技能培训,为人才振兴添砖添瓦。1、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人才活力。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在全县产业发展相对集中地开设高素质农民培育班,在教材选用、教师配备上以精选、实用、接地气为原则、优选双师型教师12人,教学班制定有详细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按照要求规范教学,“三堂课”制度执行扎实,班级及学员档案建立完整,各项制度健全,教学形式多样。截至目前,全县已有持证初级职业农民1060人,中级职业农民149人,高级职业农民17人。2022年农广校承担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型任务250人,根据对全县产业发展调查摸底,科学研判,确定开设设施蔬菜班1个,杂果班1个,粮食班1个,茯茶班2个,每班50人。蔬菜班教学点设在云阳镇中街村委会,粮食班教学点设在键潍粮食专业合作社,果树班设在杨满军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训基地为淇辉现代农业园区、泾阳县键维家庭农场、秦杨鲜桃专业合作社等相关专业合作社。茯茶班教学由陕西省茶叶交流协会负责培训,教学点设在泾阳仁义饭店,实训基地为泾阳县茯茶研发中心。截止目前,由于今年疫情影响,学员到现场不确定因素太多,茯茶班两个班,100人信息已录入完毕,线上教学已经完成50%;蔬菜班人员信息录入系统40人,线上教学已经完成30%;果树班人员信息目前录入系统35人,线上教学已经完成30%;粮食班整在录入人员信息。2、加强乡村振兴产业培训,为农户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截止目前,培训覆盖8镇1办,培训77场次,1940人。其中,联合农业科技报培训9场次,培训453人,培训内容包括果树夏季管理、蔬菜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肥料、小麦病害防治、玉米宽幅沟播种植技术、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壮大等。二、社会效益情况。1、推广粮食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为农民节本增效;2、指导农民科学平衡施肥,增强地力,减少土壤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推广粮食宽幅沟播技术,提高播种质量,增产增收;4、筛选推广骨干品种促进现代农作物健康持续发展;5、培育高素质农民,提高农民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6、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市场秩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认知度。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业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需进一步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并应用于工作实际中。2、开拓创新意识不够,按部就班,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整改措施1、业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需进一步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并应用于工作实际中。2、开拓创新意识不够,按部就班,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做好全县粮食生产田间管理,推广小麦宽幅沟播技术、玉米增密品种、玉米籽粒收货新机型,打造“吨半田”示范点2个,再创粮食单产新高度。2、继续做好土壤肥料、种子选育、农技推广等试验示范工作,为后期大田生产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筛选适宜泾阳县种植的优质小麦、玉米品种各3个。3、积极与市土肥站对接做好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和外来物种入侵工作。4、做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后续监管工作及认证“双品一标”农产品4个;积极与财政部门对接,争取项目资金,对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进行双认证。5、继续做好乡村振兴产业培训,巩固脱贫成果;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