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 2023-02-22 10:17
单位名称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监测经济运行,做好项目管理、统计、科技、物价等。
住所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大道3号
法定代表人 潘明博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73万元 11.2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开展情况项目建设精准发力。2022年,共确定市级重点项目32个,总投资125亿元,年度计投资78.1亿元,预计完成投资78.1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0%。32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30个,开复工率93.8%。其中,铁路专线项目完成了项目核准申请报告编制工作;中粮粮谷项目正在办理土地手续预计明年1月开工建设;绿辰驰、三合钢结构生产线等9个项目推进顺利;国酵精加工、川环管件等8个重点工业项目年内投产,预计年新增工业产值15亿元左右。同时,聘请专业团队力争再策划包装重大产业项目120个,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中省市项目库。(二)聚力培育企业新动能。持续助企纾困。通过实地巡查、调阅台账、持续督促等形式,确保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相关工作。同时就企业所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全力解决。推进规上培育。经过前期积极对接、全力帮扶,目前,纳入2022年重点入规培育台账的东旺农化、国华基业销售收入已分别达到2361万、2430万元,符合入规标准,已提交入规资料,预计将顺利实现年度入规。加大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实施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及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有效提升,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工业企业能耗下降。(三)研发创新不断加强。组织嘉元生物、泰山石膏等6户企业申报陕西省中小制造业企业研发项目,引导泰山石膏、利农牧草、恒盛诺德等7户企业申报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恒盛诺德、岳达生物2户企业获批省级产业链发展项目,大东印机成功入选2022年度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项目。正鑫工程、陕富面业、三立印机、保亿达、川环科技、双盛电缆等6家企业完成两化融合贯标认证;华隆畜牧、中垦乳业等2户企业获批省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揭榜挂帅”项目,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四)统筹推进重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在市政府主办的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建设大会上成功签约1个项目,中垦华山牧乳业有限公司与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签订《共建优质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议》。截至目前,大东印机、三立印机等4家企业共完成技术交易合同登记7326.4万元,华隆畜牧、畅想制药、大东印机、三立印机10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已在省科技厅公示,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净增4家,截止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达19家。通过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评认定并由省科技厅公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共30家,完成年度任务的100%。二是深化改革。依据党工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牵头制定《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组2022年任务分工方案》,工作实现动态管理,台账推进。三是营商环境工作。细化分解任务,强力推动全年目标落实。督促牵头部门将2022市对区目标责任指标按季度进行细化,倒逼各项任务落细落实。对标调研问题,促进工作提质增效。以上半年人大调研全区《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工作为契机,深入企业了解全区营商环境短板弱项,清单式反馈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存在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台账予以解决,持续优化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四是持续推进铁腕治霾,保卫蓝天行动,完成了全区2021年煤改电运行费资料收集和资金发放工作,完成2020年、2021年全区煤改电部分设备补贴资金拨付工作。并配合生态环境分局,做好中央环保督察组散煤双替代督察销号整改工作。二、取得社会效益围绕项目建设、工业转型、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补短板、抓落实、强措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2.63亿元,同比增长1.6%。32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30个,开复工率93.8%。通过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评认定并由省科技厅公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共30家,完成年度任务的100%。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过去的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部分工作离预期目标仍有差距。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一是投资结构不优,后劲不足。二是受疫情和市场影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萎缩。从发展要素来看:主要是资金和土地等要素紧缺。整改措施:,一是跟踪中省市投资政策,积极申报各类项目,加强有效对接,争取更多项目资金。继续做好项目入库工作,逐项目制定入库纳统项目计划,开工准备情况,力争第一时间纳入统计。二是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继续坚持定期安排专人走访企业,实地解决企业问题,充分发挥规上包联机制作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商频次,深入企业一线,动态了解企业生产运行、管理、销售和市场开发情况,竭尽全力为企业争取各类资金奖励项目、展销会机会,把企业的事当做自己家的事来办,最大限度扩大产能。三是精准把握中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贷款、商业性贷款等争融资梯度,灵活运用基金投放、融资租赁等金融方式,加强沟通衔接,做好省级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专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项目申报工作,准确把握中省资金投向和重点,抢抓机遇,抓好上报的中央预算内、政策性开发金融工具项目的跟踪服务,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我们将扎实落实中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持续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工作,认真研究谋划下一步服务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的工作思路、方向和举措,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在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上狠下功夫、狠抓落实,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