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临渭区气象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研究气象科学、促进科技发展。天气气候监测、预警预报、气象探测、资料处理、气象服务、防雷电安全、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与实施。 | |
住所 | 渭南市渭双路3号 | |
法定代表人 | 鹿庆华 | |
开办资金 | 369.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气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1.7万元 | 43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市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临渭区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着力筑牢第一道防线,践行气象使命,推进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工作全面进步。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1.补短板夯基础,能力建设显著改善。一是观测站网建设不断加强。争取专项资金用来加强渭南主城区内涝监测预警和区域站升级改造工作,并增加地方气象事业编制人员1名。全年完成4个区域站升级改造和1个骨干站建设任务。二是气象预报业务不断发展。以智能网格预报为基础,建立完善无缝隙气象网格预报业务和技术体系,发展灾害性天气过程延伸期预报和气象灾害精准预警技术。强化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完善即时对外发布短临预报产品工作机制,开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不断优化人才结构,着力构建“三严三实”工作体系和监测预警服务模式,推进短临预报预警一体化平台和国突系统实现无缝对接,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和重大灾害性天气“三个叫应”快速开展。2.抓关键促服务,气象保障成效明显。一是综合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显著增强。强化重大气象灾害、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报预测,开展重大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提高面向政府决策指挥和应急管理支撑服务能力。推进气象信息融入平安建设、防范风险等基层专项工作,持续加强气象信息员培训和科普宣传,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二是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工作显著提升。以重大气象灾害性天预警信号,打通“预警—叫应—处置”快速通道,通过举办气象信息员培训、部门合作、军民融合发展等举措,实现防汛、气象、基层预警直达、应急叫应和防灾救灾处置反馈闭环系统,引导公众快速应对、科学防御重大灾害性气象事件。三是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显著增进。强化现代农业生产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拓展面向科技兴农的新型气象服务,提升服务影响力。开展乡村气象灾害风险识别和影响调查评估,强化塬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提升临渭秦岭北麓地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延伸气象为农服务链条,扎实推进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提高乡村振兴气象服务质量。3.挖潜力求突破,发展活力不断释放。一是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监管服务有序推进。区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精神,对主要任务作出系统部署。区政府转发《渭南市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实施细则》文件。与创新创业基地对接,有序开展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二是生态环境治理气象保障服务持续加强。面向渭南美好示范区建设,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的人影作业,实现增雨抗旱、水源涵养、降低火险等级、净化空气质量等目的,改善生态气候环境。三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迈出重大步伐。坚持需求牵引发展,以强能力、促融合、保安全、提效益为重点,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加快推进人影工程建设,推动重点区域人影工程建设与运行,完成阎村人影固定作业点建设。4.强支撑破瓶颈,事业质量稳步提升。一是部门合作工作力度明显加强。积极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报预警能力,以构建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为契机,先后与应急管理、农业农村、国土资源、交通、交警、融媒体等部门达成并签署合作协议。二是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围绕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求,专题研究部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坚持不定期地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要求参加年度普法学习和考试,积极组织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三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明显推进。坚持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高质量开展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创建。广泛培育家风文化,引导干部职工塑造道德家风。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5.强举措守底线,安全大局保持稳定。一是进一步压实气象安全监管责任。依法依规加强防雷安全监管,狠抓节日期间气象安全工作。印发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定“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计划,对全区95家易燃易爆危化场所进行全覆盖防雷安全检查,对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列清整改事项完成整改。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坚决守住气象安全生产底线。推进气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完成防雷监管信息公开公示工作。二是单位抓安全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年内召开安全生产会议9次,内部检查11次,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各项安全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加强内部安全生产管理,高度重视人影作业、信息网络,严格落实消防、车辆管理等安全措施,加强对水、电、暖、通讯等基础设施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不留安全死角。6.守规矩转作风,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坚定不移强学习筑根基。组织开展“学理论、读经典、强党性”、“强思想、精业务、转作风、比提升”以及业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学习56次,专题研讨2次,观看专题教育片5次,撰写心得体会22篇;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各类主题活动、二十大精神、党史知识等26次。二是坚定不移守规矩转作风。坚决落实好区委和市局关于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具体要求,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开展机关效能问题专项治理,推动干部职工以过硬作风增强过硬政治担当,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着力查摆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坚定不移抓党建促发展。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增强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扎实开展与社区共驻共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党务工作全面公开,完善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发展,以“党建+”模式解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2年,临渭区气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筑牢第一道防线,践行气象使命,推进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工作全面进步。区局党支部先后荣获全省气象部门“先进基层党组织”、临渭区“渭好办”机关党组织,被区机关工委授予为“渭好办”机关党建示范点;区局被临渭区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荣获全市气象部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目标考核优秀单位、气象服务先进单位等。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发展定位存在误区,管理水平无法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二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严重限制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服务缺乏针对性、精细性、专业性;三是气象人员结构不足,缺乏创新,服务人才短缺。(二)改进措施1.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增强极端天气应对能力。2.深入推进市区合作协议落地落实,助力保障服务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建设,推动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再上新台阶。3.积极争取政策,加大与区财政、人社部门对接力度,落实地方气象事业发展经费;做好服务农业生产生活气象服务,强化人影工作为城市除污降霾、森林防灭火等发挥应有的作用。四、2022年工作计划1.深入推进理论学习,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坚定政治站位,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聚焦“两个维护”抓实政治建设,深化清廉临渭气象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冷暖同行·情系临渭”气象党建品牌建设。2.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全速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工作效能,落实落细局区合作协议部署,加快项目资金争取和建设,完成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加强气象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履行好社会管理职能。3.始终保持责任担当,全力做好气象服务。优化全局服务理念、运行机制和管理水平,继续加强部门合作,加强高影响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业务,提升灾害性天气落区预警准确率,做好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和农事关键期预报服务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