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邑县> 旬邑县电教中心

旬邑县电教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2-21 16:54
单位名称 旬邑县电教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服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教科研和培训。
住所 旬邑县教育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苟小红
开办资金 7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邑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6万元 7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等级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特色工作亮点纷呈1、全面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大力推进编程教育,全县所有中心小学、中学和九年制学校开设编程教育课程,参加学习的学生达5800多名。多所学校开展机器人教育,成立机器人社团23个,参加学生236名。后期将持续推进编程教育和机器人教育,与中国电子学会全国电子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评价(QCEIT)体系衔接,培养一批具有科技特长的学生进入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序列。2、完成2所学校智慧教育示范校认定工作。指导旬邑中学和旬邑县实验小学开展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优化资源整合,提高应用能力,精准进行智慧校园建设,目前两所学校已顺利完成验收认定工作。3、着力加强教育宣传工作2021年派出工作人员新闻采编外出232人次,采访、撰写新闻报道212篇;编发学校新闻780篇,各股室稿件72篇。4、全力抓好新媒体运维工作。截至目前,旬邑微教育关注用户数稳定在16000人,日活跃用户6000人,关注用户分布在全国201个城市,全年公众号点击阅读数42.7万次。共发送各级新闻稿件944篇,转发党建类文章300篇、教育类、安全类文章120篇。完成了各类教育视频录制与采编工作10次,录制课程20节。5、认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教师4011人次。其中完成“中国梦---行动有我”系列活动公益在线培训教师1058人;完成微电影制作培训23人;完成陕西教育大平台应用工作管理员培训70人;完成编程教育教师培训52人;完成机器人指导教师培训38人;完成“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管理团队和实施团队培训149人,开展2.0全员培训,参训人数2621人。二、重点工作成效显著1.通两平台建设运营良好。截至目前,全县三通两平台运行良好,其中,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均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100M以上,“校校通”完成率100%。全县校园网已建设完成,所有班级、部室均接入校园网,“班班通”完成率100%。全县在“人人通”平台共注册教师2120人,登录量25045,下载量7519,上传量6093。“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参报作品412件,先后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172人次。“旬邑教育云平台”,目前建设成学校空间88个,班级空间183个,教师空间1915个,学生空间258个,教育资源5000G。旬邑县“钉钉”教育管理平台,开通学校136个,在册教师2916名,注册学生35186名,家校通讯录达8万多人。2、积极参加各类信息化大赛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参加了陕西省第五届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暨教育信息化应用大赛;“中国梦—行动有我”活动;2021年中小学幼学生“成语中国”、微电影活动;全省教育抖音微视频、教育宣传短视频和校园微电影大赛活动;陕西省中小学影视教育影评征文和微电影活动和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累计上报作品565部(件),获得省市级以上荣誉70余人次。3、完成各类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填报工作完成全国教育信息化二期系统的信息填报工作。73所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实时数据更新,累计更新上报数据315次。4、做好网络安全宣传工作完成全国网络和信息安全宣传周工作。制作宣传面板4个、宣传横幅1条、印发网络安全宣传资料2000份,各学校向学生及家长印发宣传资料18000余份。举办专题讲座16场次,参加教师1000余名,举行全体学生网络安全教育70场次,参加学生数28000人。举行网络安全专题班会316场次,参加学生23000人。发布防勒索病毒预警和网络信息安全预警52次。5、完成全县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工作组织全县初中八年级2566名学生参加了2021年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网上考试,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上报、处理、解决,确保了考试工作的圆满完成,考试合格率居咸阳市前列。6、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开发。目前完成编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其中图形化编程课程214节,程序设计课程112节,包含视频、课件和教学设计。机器人教育完成初级和中级课程体系建设。其中初级35节,中级51节,包含微课、课件、教学设计和源代码。7、加强自身学习,强化服务意识。电教中心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业务专业,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全年参加专业类培训12次,参加学术交流会7次,信息化培训5次。能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各类教育信息化专业培训,人均培训90学时。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工作人员方面。缺乏记者、视频拍摄与采编、软件技术人员和硬件技术人员,共缺编4人。2、网络安全方面:旬邑教育云平台未进行等级保护;各校校园网直接接入互联网,未启用防火墙;各校电脑、笔记本、一体机和各种上网设备未进行统一登记管理,随意通过校园网接入互联网;3、信息化不能持续投入。教育信息化需进行系统化投资建设,设备与软件投入不持续,教育装备维护维修不及时,特别是运维费用无法保障。4、教育评价与激励机制导向对目前信息化建设、研究和运用不强,基层研究运用信息化装备热情不高。5、现代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不够好,如使用适时、适度,手段的选择,如何与传统教学手段配合,不同学科教学模式的应用等在应用中均存在弊端。6、学校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多数学校信息化工作人员计算机的操作与信息化技术掌握较弱,导致教育信息化工作落地落实难。四、整改措施1、加强人才培养,面临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进行人员调动与培养,壮大专业队伍建设。2、增加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增加投入是搞好教育信息化的物质保证。3、加强校际之间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强化信息技术,提升信息技术课程质量。五、下一步打算1、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参与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2、建设教育城域网,将全县校园网和监控纳入统一管理。旬邑教育云平台上云,将网络安全托管第三方。建立教育装备管理平台,实时监控使用和维护使用。3、加大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各级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各项措施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制定严格的标准来统一规范教育信息化行为,要加大规范管理,检查评比的力度。4、建立完善的评价系统,成立信息化教育评价小组。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程度和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教师综合考评之中,以评促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