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档案馆(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的接收、利用、编研、检查工作等。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阳中路1号秦都区政府704 | |
法定代表人 | 周振海 | |
开办资金 | 9.3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咸阳市秦都区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36万元 | 6.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档案局.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以来,秦都区档案馆坚持以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切实抓好创新服务,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现总结工作如下:一、抓牢理论知识学习,强化思想建设区档案馆多次开展各类学习会议,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市八次党代会精神、第十四次省代会精神等学习活动,并参与落实“解放思想谋发展,转变作风办实事”、“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无烟党政机关建设”等活动。通过采取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和“学习强国”APP等形式,进一步改进学习方式,创新学习载体,先后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33次,专题讨论4次,撰写个人心得体会2篇、开展党建知识测试2次、征订党报党刊5类。通过多次学习,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锤炼党性修养,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做到有据可依2022年以来,区档案馆始终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以健全的制度促进党建建设,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党员教育机制和党员管理机制,使党组织的建设和党员的行动有据可依。此外,区档案馆严格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不断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区档案馆始终围绕健全档案资源、利用和管理三个体系的建设,努力克服档案馆库和基础设施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提升档案馆资源优化水平。三、围绕依法治档手段,规范业务管理2022年6月上旬,区档案馆安排部署2022年全区档案业务工作培训会,采取以会代训方式,组织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文档人员共计80余人进行档案业务培训。6月中旬以来,业务科全体人员深入基层进行全面指导,督促辖区各单位严格按照新《规定》,做好年度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截止目前,已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共计40余家,全区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另外,区档案馆结合6月9日“国际档案日”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更多的群众普及档案知识,增强了市民利用档案资源、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四、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做好档案服务今年,秦都区档案馆继续加强档案服务利用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档案利用工作机制,简化了档案查阅手续,优化了服务环境、缩短了调档时间。截止目前共查档接待两千余人次,调档2300余卷,复印9000余张;建立红色革命历史档案案卷级目录137卷文件及目录749条,并同步上报省档案馆;完成解密划控五个全宗939条;接9家国有企业移交档案180份;提供退休人员有关证明材料253份,档案数字化加工13000页。五、坚持基层实践工作,致力为民服务1.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工作。从三月份以来,我馆人员分六组每日上街进行志愿者服务工作,清理沿街商铺的野广告以及路边的垃圾,劝导路边商贩合理归置;并积极参加区委区政府“百日环境大整治管理大提升形象大改善”活动。2.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各党员干部积极对接社区街道,参加社区值守、核酸检测、检查核酸贴、“双报到为民行”等防疫工作。此外,我单位全体人员轮流参与隔离酒店专班,做好人员配备、职责分配、规章制度建立、工作流程及记录等工作。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回顾2022年,区档案馆先后获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称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区档案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优化;二是档案宣传工作和行政执法力度还有待加强;三是档案工作队伍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改进措施如下:1.全面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区档案馆建成数字档案馆。在信息资源整合工作方面,馆藏档案的案卷级、文件级及各类专题档案目录的数字化完成率达80%。馆藏纸质档案的全文数字化(除涉密档案)率达60%,完善各类、各项数据格式的标准规范。2.加大档案法制宣传。利用每年“6.9”国际档案日、9.5档案法颁布纪念日、“12.4”宪法宣传日和网络,特别是新媒体,普及档案知识,宣传档案法规,传播档案文化,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营造有利于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3.加强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督促其按时完成年度归档任务,指导各单位编制本单位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编写组织沿革、全宗介绍、大事记、档案利用事例汇编等材料,不断规范机关档案管理。七、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秦都区档案馆将全面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及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改革创新,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工作主线,扎实推进档案规范化要求,标准化建设,信息化管理,促进档案工作提质增效,整体水平新提升。秦都区档案馆2023年工作计划如下:1.完善档案工作机制。继续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不断完善提升各项档案工作体制机制,以健全的制度促进档案建设,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执法机制等,推动档案事业发展。2.深化档案资源建设。始终围绕健全档案资源、利用和管理三个体系的建设,努力克服档案馆库和基础设施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不断优化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拓展馆藏资源。3.档案接收及整理工作。扩大征收集范围,拓展征收收集门类,面向社会,面向民间广泛征集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实物档案和名人、名产名胜、民风民俗及民间文化艺术等特色档案进馆。继续加大档案接收力度,接收一批事关民生的档案,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移交后续有关工作。4.做好档案安全工作。建立健全档案安全防范机制和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完善档案接收、保管、鉴定、利用、数字化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切实落实“十防”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此外,要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等要求建立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制定档案安全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执行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对档案造成的危害。5.提升依法治档水平。认真贯彻落实《档案法》和《陕西省档案条例》,要在学习、宣传《档案法》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宣传《乡镇档案工作办法》,加强档案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依法治档水平。此外,加大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对涉及机改单位的部门和单位要重点加强督促和指导,确保各单位及时完成档案整理归档工作。6.提升档案干部队伍建设。牢抓档案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档案人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省、市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并开展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等工作,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提升档案业务水平。将2022年开展的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常态化、长效化,狠抓作风建设,养成善于调查研究,勤于开拓创新,讲求真抓实干,办事雷厉风行,工作敢于负责的优良工作作风。7.强化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按照陕西省、咸阳市档案局要求,继续加强对各机关单位文件材料档案工作的指导和检查。2023年区档案馆将继续举办全区档案工作培训会,开展机关档案工作年度检查。8.围绕中心,做好常规工作。区档案馆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在单位展开行动,积极落到实处,并做好后续的记录归档,发挥工作效能。9.完成秦都区档案馆综合楼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如期推进,严格按照国家、省档案局档案馆建设标准和“五位一体”功能要求,完成后期装修及设备安装,力争2023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10.完成《秦都年鉴2023卷》编纂工作。3月份部署年鉴编纂工作并向全区下发征集资料文件,6月底前完成供稿单位、图片的征集;10月底前完成校改稿工作。同时,继续协调渭滨街道办组织辖区15个村子开展村志编纂工作,完成村志编纂项目。11.做好区重点项目包抓工作。我单位将按照区重点包抓项目要求,协调各方高效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并及时跟进项目进度,汇报进展情况。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全市地方志工作先进个人2.陕西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3.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