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经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经开区的发展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办理全区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管理;人力资源服务;各项社会保险;劳动、人事争议协调;劳动者维权;依法查处重大案件等事项。 | |
住所 |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大道3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晓莹 | |
开办资金 | 20.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92万元 | 8.7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区人社局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不断加大就业创业工作力度,增强社保基金管理体系,优化人事人才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就业创业统筹推进。今年已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6场次,涉及企业212家,包含制造、食品加工、医药、汽车销售等多个行业,提供1255个就业岗位,帮助就业196人。推送用工信息12期,涉及64家企业309类工种,1806个就业岗位,有效地帮助北区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开展农艺、保育员、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11期,参训52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77人,帮助就业418人。全区脱贫劳动力5426人,已就业5423人,3人因照顾家人暂无法就业。脱贫劳动力公益性岗位安置70个,发放补贴81.1818万元。就业帮扶载体7家,累计吸纳脱贫劳动力17人,发放补贴2.4万元。一站式受理高校毕业生档案,存取档案333件,其中应届毕业生265人,灵活就业人员68人。认定大学生就业基地2家。安排34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为13名见习结束人员发放见习补贴48825元。2、社保经办优质高效。强化各险种运行风险警示提示,扎实开展基金管理“警示教育月”活动,深刻汲取典型案例教训,迅速查漏补缺、强基补短,进一步提升法纪意识、责任意识、底线意识,严查违规领取社保基金问题,全额追回88人5.47万余元。3、劳动维权扎实开展。注重首次来电来访,尤其是在“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国务院互联网+督查”以及日常投诉受理等方面不放松,做到第一时间核实、处置、回复,并建立工作台账,保持“动态清零”。截止12月底,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共接收上级转办91条,已办结90条,办结率达到了98.9%。聚焦工程建设领域,把《条例》宣传、专项检查、案件办理以及隐患排查相结合,扎实开展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累计检查建设项目23家,对问题较为突出的长宏苑商住楼项目紧盯不放,经过不懈努力,多次协调督促建设单位、总承包及班组长,目前已达成支付协议,分别于年底前及春节后支付到位,确保坚决不发生规模性上访事件。4、人事人才不断完善。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对全区机构编制及人员情况进行摸底梳理,重点对人员身份、进入形式进行核对,并对人员学历及专业进行了完善,为开发区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定期开展工程系列职称认定工作,基本做到即拿即办,共办理初级职称评定23名。组织49名同志参加工勤技能考核工作。对全区1264名在编人员工资标准进行了调整。为解决基层学校专业性人才缺少问题,通过省市公开招聘,为中小学及幼儿园招聘教师21人,为卫生院引进医学类本科毕业生4人。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今年已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6场次,涉及企业212家,包含制造、食品加工、医药、汽车销售等多个行业,提供1255个就业岗位,帮助就业196人。推送用工信息12期,涉及64家企业309类工种,1806个就业岗位,有效地帮助北区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开展农艺、保育员、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11期,参训52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77人,帮助就业418人。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748人,保费缴纳2231.6万元,职业年金征缴479.1万元。办理养老关系转移26人,转入基金152.21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61351人,保费缴纳822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4099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78024人;失业保险参保3702人,征缴195.7万元;工伤保险参保6277人,征缴204.82万元,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扩面任务。3、始终把根治欠薪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综合施策,切实保障辖区农民工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截至目前,共办结拖欠劳动者工资案件125起,其中上级及各类平台转办案件96起,为595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的工资570万元。全区在建项目共8个,2个已停工,八项制度均已落实,重点在实名制用工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总包通过银行代发等关键制度均已达到100%。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辖区社区工厂和就业帮扶基地自身发展不足,规模较小,种类单一,工资普遍较低,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受阻,导致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力量不足。改进措施:继续紧盯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任务,建立企业用工台账和用工监测点,定期收集企业缺工情况,实现动态管理。重点破解“就业难、用工荒”矛盾,加强订单式技能培训,使劳动力有一技之长。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紧盯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任务,建立企业用工台账和用工监测点,定期收集企业缺工情况,实现动态管理,重点破解“就业难、用工荒”矛盾,重点做好贫困劳动力和检测对象就业工作,充分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2、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根治欠薪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扎实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加大违法惩戒力度。3、不断健全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社保基金风险防控体系,大力提升社保基金综合管理治理水平,切实筑牢社保基金安全屏障,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