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3-02-21 14:31
单位名称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统筹、管理全区各类学校办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住所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大道3号
法定代表人 袁晓峰
开办资金 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9.97万元 1285.1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局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现将我局2022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夯实党建工作,引领教育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落实好“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在区党工委组织的演讲赛中,教育局党委获得“优秀组织奖”。常规化抓好“学习强国”学习,完成43篇优秀文稿上传。实施全员教育培训,先后组织12次党员教师理论宣讲,8次学校书记讲思政课。遴选5所试点学校实施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我局荣获区党工委管委会目标考核优秀单位。(二)加快校园建设,提高办学条件。一是投资600万元实施信义新庄幼儿园改扩建项目,因疫情原因目前正在进行主体建设和教学楼加固,已基本主体建设。二是投资500万元实施渭南中学“智慧校园”建设工程,该项目已投入使用。三是完成3所市级千园达标创建任务,各创建园整合资金30余万元,改扩建功能部室、餐厅,添置一体机、电子琴等设施设备,办园水平得到有力提升。四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校达标工作,深入学校调研摸底,确定实验初中和信义中心小学为创建学校,先后投入510万元,改善学校基础设施。(三)落实双减政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一是优化作业设计,健全管理机制;二是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保障课后服务质量;三是聚焦高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开展家长课堂,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此外,我区根据“双减”政策要求,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作业设计大赛,并遴选推荐多名教师参加渭南市举办的2022年“双减”背景下有效作业设计比赛,徐焕香等19名教师获得市级奖励;推荐优秀作业设计案例参加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举办的第二届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展评活动,其中实验小学高莉老师及其团队荣获省级三等奖,其余5个优秀作业设计案例荣获市级奖励。为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秩序,我局一是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辖区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坚决防止个别机构以“非学科”之名行“学科”培训之实。二是安排中心校对各小区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排查,深入小区、居民楼等区域、场所开展摸排,加大无证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治理力度,有效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落细。截止目前,未发现辖区有学科类培训。(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一是落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若干意见》,招聘24名高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评定一级教师21人,高级教师18人。二是做好在职教师工资普调工作,落实教师第13个月奖励性工资、降温费、取暖费等福利待遇。教师节评选表彰90名区级先进个人,4个先进集体,集中宣传优秀教师、师德先进典型事迹,积极营造崇尚师德、尊师重教社会氛围。三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60名教师参与国培省培,126名幼儿教师参加幼儿保育员职业资格培训,275名教师参加新高考、新教材暑期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四是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严肃追究教师有偿补课,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三名+”建设为助推,13个区级“三名+”建设共同体开展活动100余次,所有学校、校长、教师均纳入“三名+”建设工作体系,强力推动教育优质资源在区域内共享。组织300余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技能大赛,4名教师荣获“市级教学能手”,11名教师荣获“区级教学能手”。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市级立项课题28个,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及教书育人能力。(六)抓实德育活动,提升文明素养。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和“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师生文明素养。丁思怡等2名学生荣获“市级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张家兴、李长青荣获省级中小学德育先进个人,教育局荣获渭南市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渭南中学荣获陕西省师德建设团队称号。(七)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校园欺凌、学生安全教育、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整治工作。建立健全防控方案,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落实返区师生健康排查,做好防控物资储备等工作。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解决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实验小学获市级平安校园称号,实验初中获省级平安校园称号。社会效益情况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程度的提高了经开区的办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了辖区内外来人口子女上学难得问题,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校配备教育设施设备,满足了区域内的建设需求,增强了竞争力,大量吸引外来人口,促进经开区全方面发展。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加之历史原因,造成了教育发展不平衡。2.农村音、体、美、计算机等专业教师短缺。(二)整改措施1.从学校硬件配置上改善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之间的差距,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投资力度。2.通过“走教”和教师“县管校聘”等调配全区紧缺学科教师。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积极争取资金,加快项目学校建设和资源配置,努力提升办学条件,促进我区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2、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质量,开展教学能手“擂台赛”、教学骨干评选、名校跟岗培训等活动,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3、全力做好教育强市建设,对照教育强市考核指标,认真研读,精准部署,压实责任,提高质量,全面提升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