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邑县> 旬邑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旬邑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2-21 10:50
单位名称 旬邑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县信息化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电子政务建设和电子商务推广等;组织协调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化应用。
住所 旬邑县人民政府院内
法定代表人 赵仁义
开办资金 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邑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43万元 20.8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1.政务公开工作一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制度。充实和调整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严格责任落实。二是持续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组织相关部门梳理编制基层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及时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并向社会公开。三是建立健全政策解读联动工作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针对热点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四是完成旬邑政府网站改版建设工作,并将数据迁移至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联系市电信局完成了域名备案工作。五是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专区建设,积极推进专区试点建设,建成政务大厅县级公开专区、太村镇政府、土桥镇镇头村镇村两级政务公开专区,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2.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一是完善公共信用目录,建立目录动态调整更新机制。截止11月共报送各类信息49090条,其中行政许可类信息6136条,行政处罚类信息480条,信用承诺类信息类信息584条,双随机抽查信息610条,“红黑名单”121条,其他类信息41159条。二是深入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双公示”制度,规范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填报。三是依法归集与整合各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履职、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等政务诚信信息,持续完善政务诚信记录,组织全县各部门制定政务承诺书,并在“信用咸阳”平台和县政府门户网进行公示。四是结合《咸阳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信用知识宣讲培训活动,营造我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良好宣传氛围。3.技术保障工作一是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疫情期间积极对接省市技术人员,为我县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精准的数据保障。在县城各党员先锋岗值班区域安装了共计63路视频监控,在电力局后东关村,太村镇杨家村,职田镇镇区共计安装87路视频监控。上线旬邑县“入旬报备”系统,为基层提供了精准的入旬人员信息。二是做好政务网及协同办公系统管理维护工作。三是为“数字城管”“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等各类信息化项目实施提供支撑。完成双网融合工作,目前依托双网部署的系统运行平稳。配合县政法委完善咸阳市社会治理平台基础数据。对我县安可替代(AKTD)项目二期50台终端安装使用进行培训,并全程指导相关部门安装部署到位。四是做好县镇视频会议系统维护管理工作。定期对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调试,全年共召开各类视频会议58次。完成了备用视频会议系统的线路铺设工作及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将县委视频会场迁移至电信局,增加了太村医药产业园区视频会场。五、目前,石马路、旬马路通讯基站及电力接入已建设完成,通讯信号实现全覆盖,确保了红色马栏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六是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办公室日常网络维护工作,及时解决县政府办机关办公网络存在的问题及领导、同事电脑故障处置等工作。七是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工作。2022年西部网共上报舆情21次。4.网宣媒体工作截至目前,“古豳旬邑”总用户数42514人,是旬邑县总用户数量最大、传播最广的政务微信公众号平台,年均浏览量居我县各类新媒体平台第一。一是关注民生热点,紧跟县域发展步伐。编发了《聚焦旬邑两会》《回眸“十三五”聚力再出发》系列报道,《旬邑·春耕||万物长农事忙,地绵万里逐春光》《立冬了,再看一眼旬邑的秋》《【旬邑·初冬】藏在暮色里的绚烂》等1150余条弘扬真善美的作品以及《逆行中的坚守》《高考》190余个全方位体现旬邑风土人情的小视频。二是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精准宣传工作。宣传旬邑社会各界在防疫抗疫工作方面的先进典型及各类防控政策,权威、及时、准确、回应群众关切。三是全力做好全县政务新媒体整改工作。制定《旬邑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政务新媒体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的报告》,全面摸排全县新媒体账号的开设及运维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确保全县政务新媒体运维正常。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古豳旬邑”微信公众号目前已成为旬邑县总用户数量最大、传播最广的政务微信公众号平台,年均浏览量居全县各类新媒体平台第一,截至目前,“古豳旬邑”总用户数42514人。全年共编发1150余条弘扬真善美的作品和190余个全方位体现旬邑风土人情的小视频。积极宣传旬邑社会各界在防疫抗疫工作方面的先进典型及各类防控政策。制定《旬邑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政务新媒体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的报告》,确保全县政务新媒体运维正常。2、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解读工作质量水平的通知》《旬邑县主动公开的政策文件解读工作规程》,累计制作解读25期。完成了旬邑政府网站改版建设工作,并将数据迁移至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联系市电信局完成了域名备案工作,为广大网民提供了更为便捷和优质的服务。积极推进专区试点建设工作,建成政务大厅县级公开专区、太村镇政府、土桥镇镇头村镇村两级政务公开专区,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3、全年共报送各类信息49090条,其中行政许可类信息6136条,行政处罚类信息480条,信用承诺类信息类信息584条,双随机抽查信息610条,“红黑名单”121条,其他类信息41159条。依法归集与整合各部门政务诚信信息,持续完善政务诚信记录,组织全县各部门制定政务承诺书,并在“信用咸阳”平台和县政府门户网进行公示。4、疫情期间积极对接省市技术人员,为我县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精准的数据保障。在县城各党员先锋岗值班区域安装了共计63路视频监控,在电力局后东关村,太村镇杨家村,职田镇镇区共计安装87路视频监控。上线旬邑县“入旬报备”系统,为基层提供了精准的入旬人员信息。为“数字城管”“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等各类信息化项目实施提供支撑。完成双网融合工作,目前依托双网部署的系统运行平稳。配合县政法委,完善咸阳市社会治理平台基础数据。对我县安可替代(AKTD)项目二期50台终端安装使用进行培训,并全程指导相关部门安装部署到位。定期对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调试,全年共召开各类视频会议58次。将县委视频会场迁移至电信局,增加了太村医药产业园区视频会场,目前13个会场运行正常。石马路、旬马路沿线通讯信号实现了全覆盖,确保了红色马栏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三、目前存在问题数据整合难。前期各业务部门系统不规范,没有按照统一标准设计,数据库、网络接口整合难度较大,信息孤岛难以整合,数据使用率低,冗余大。2、筹资难度大。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投资大,而当前仅依靠政府投资来推动建设,无法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导致筹资不足,可持续性严重不足。四、整改措施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在信息采集和整合等环节进一步充实力量,加强培训,打破信息孤岛,提高数据使用率,降低冗余率。尽量争取多方资金支持,充分激发社会力量,拓宽筹资渠道,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信息宣传方面:1、进一步钻研业务、提升能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新规划公众号专题创作、视频制作等工作内容,增强特色与亮点,围绕全县重点项目、民生热点、产业发展、重要节日节气及旬邑县一年来的新变化,利用古豳旬邑公众号全面展示。2、开展相关培训、外出学习交流等活动,提升工作人员专业化技能水平和工作素养。3、做好全县政务新媒体整改工作,切实提升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政务公开方面:1、持续推动我县政府门户网站的集约化并入和建设实施,具体包括:网站调研及信息资源梳理、页面改版设计、栏目规划设计、系统功能实施、数据迁移、智能检索构建、移动端门户建设、网站常态化监测等工作。2、开展政务公开和信用体系建设培训会,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技术保障方面:1、认真履行各项机房监控职责。定期按照规定对机房内各类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2、继续做好协同办公系统应用日常系统及网络运维工作,加强和市大数据局技术员和县广电网络公司技术沟通。定期维护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省市电子政务内外网。3、定期对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调试。保障视频会议系统正常运行。4、实行网络舆情专人负责制,及时将西部网舆情信息向相关镇办、部门转达并督促其按时回复。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持续加强信用信息归集。督促各行政管理部门严格按照“双公示”、“双随机”信息报送要求,规范、及时报送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随机”信息,完善开展联合奖惩措施。把各行业领域纳入“红黑名单”的信用主体作为联合奖惩对象,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推进政务服务、工程审批、不动产交易等有关部门业务系统与市信用平台对接,实现自动化联合奖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