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博物馆

西安市临潼区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3-02-20 14:45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协调文物展览,促进文物事业发展。文物展览·文物征集、鉴定、登编、修复、保管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东环路1号
法定代表人 张晓栋
开办资金 541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9万元 30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2年12月,按要求进行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我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结合区文旅局印发的安全生产工作文件精神要求,重点从落实落细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安全值守制度、交接班制度,定期对消防器材及线路进行检查维护,特别在汛期及用电高峰期间,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及各种演练,杜绝安全隐患。针对全国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旅游旺季等敏感时段及节点,增加平安志愿者以及开展防恐防暴演练,确保游客及文物安全。继实施临潼区博物馆技防工程之后,2021年实施的消防设施改造提升项目经过二次专家验收,根据市文物局下发的《关于临潼博物馆消防设施改造提升项目竣工验收的批复》(市文物发[2022]356号),最终验收合格。采购的高压喷雾灭火装置于8月份完成检验,经过人员培训已投入使用。2022年疫情反复,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人员认真严格落实防疫政策,严把“入门”关,对游客进行扫码、验码、测温、登记,加强对职工的健康管理,按照要求完成重点人群核酸监测,馆内落实防疫消杀等措施,及时了解掌握风险地区实时动态,确保疫情期间不麻痹、不松劲,真正做到不漏一人,把防疫工作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维护了疫情期间的安全。2022年全馆无重大安全事故,实现了第37个文物安全年目标。2、作为爱国主义基地,今年以来我馆继续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方式,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公众,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按照“五进”工作要求,我馆宣讲小分队先后走进孙家小学、小寨小学、骊山新家园小学等3所学校和5个社区以及部队军营;同时,加强与旅行社、培训机构的联系,接待研学团队4次,接待区级科级干部、区疾控中心、陕建临潼分公司等党员干部近千人;此外社教人员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及传统节日,通过文物展板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游客和群众讲解文物知识,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了增加知名度和宣传度,我馆已向区团委申报“陕西省市级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据统计,截止到12月12日,我馆开放天数195天,接待游客总人数25956人次。3、为了切实改善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环境,我馆积极申报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上报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申请》和《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立项报告》,根据市财政局下发的《下发2022年文物保护奖补资金的通知》(市财函[2022]1990号),补助资金为60万,用于临潼区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4、在做好馆内基本展陈基础上,为了增加馆际交流,扩大文物的宣传与研究,9月份与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签订了《联合办展项目合作意向书》,拟对唐庆山寺地宫出土文物进行策划展览;与秦始皇陵博物院专家进行业务交流,签订了《秦始皇出土文物保护研究合作协议书》,10月份对秦陵出土的陶俑、陶马等文物进行了扫描,旨在更深入合作研究。此外,在创文、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审计、财务审计以及包抓小区疫情防控及卡口值守等工作上都能圆满完成。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临潼区博物馆积极立足于深挖文化内涵,努力寻求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通过与多家企业比对,与陕西博骏文化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数字文化产业合作协议》,该公司是陕西旅游集团控股子公司,拥有自己的区域链及交易平台、网络经营许可证,与国内众多文博单位有合作案例。我馆初步对馆藏藏品35件文物进行了授权,合作开发数字文创。接下来针对数字展厅、各种沉浸式体验馆、互动式数字博物馆等进行洽谈合作,努力建设我馆的数字化博物馆。2、作为爱国主义基地,今年以来我馆继续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方式,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公众,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按照“五进”工作要求,我馆宣讲小分队先后走进孙家小学、小寨小学、骊山新家园小学等3所学校和5个社区以及部队军营;同时,加强与旅行社、培训机构的联系,接待研学团队4次,接待区级科级干部、区疾控中心、陕建临潼分公司等党员干部近千人;此外社教人员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及传统节日,通过文物展板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游客和群众讲解文物知识,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了增加知名度和宣传度,我馆已向区团委申报“陕西省市级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三、存在问题1关于体制问题:2010年3月免费开放以来,体制仍属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拨付的免费开放资金不能维持馆内正常运行,退休职工不能正常办理退休手续,还望上级部门积极协调,尽快解决。2、业技术人才缺乏。临潼区博物馆实有在编人员62人,专业技术人员4人,占总人数的6.5%。远远达不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文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的要求。专业技术的人才的缺乏及职工老龄化,导致馆内学术研究、文物修复等工作不能正常开展。3、因场地有限,馆藏文物无法展示。临潼区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馆藏上至仰韶文化下至明清及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物17000余件,珍贵文物1400余件。目前基本展陈三个,临时展览一个,展出的文物仅400余件,仅占馆藏文物的3%不到。因馆内场地限制,更多的藏品文物无法展示。同时文物管护条件有限,相当一部分文物在防潮、防湿、防锈保护方面不到位。四、今后工作打算1、做好文物展示宣传和旅游接待工作;2、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实现第38个文物安全年目标;3、做好文物展陈及外展工作;4、做好各类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工作;5、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教育基地作用;6、积极申报文物保护专项资金;7、每年确定主题开展对馆藏文物进行深入的研究;8、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推进新馆建设;9、完成文旅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