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韩城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加强全市湿地资源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宜居韩城提供重要保障。业务范围:主要负责辖区内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全市湿地保护利用规划并组织实施。 | |
住所 | 韩城市新城区大禹路生态环境局6楼 | |
法定代表人 | 庞延华 | |
开办资金 | 2.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韩城市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22万元 | 24.33万元 | |
网上名称 | 韩城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以来,我单位在韩城市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湿地培训1.比学赶超,生态绿军建设取得实效。我们把“当好生态卫士、建强生态绿军”作为抓班子、带队伍、干事业的重要抓手,按照“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工作思路,定期组织单位干部职工进行大练兵强本领,为湿地中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二)保护区工作开展情况2.落实责任,扎实开展林长制工作。按照林长制工作要求,全面落实管护责任,形成责任明确、监管严格的网格化管护体系,扎实推进了林长制各项工作的开展。3.夯实责任,黄河湿地日常巡查管护有力。根据湿地违法行为多发的实际情况,我们加强湿地巡查频次和力度,紧盯开垦种植、放牧、乱砍滥伐、盗砂等违法破坏湿地资源行为,保护了湿地资源安全。4.联防联治,加强保护区资源管理。全市“百日整顿”专项行动采取“九龙治水”各管一段的方式,分段责任划分明确,对黄河沿线资源管理起到了很好的群防群治合力。今年,我们继续开展“百日整治”专项行动,对包联昝村至南潘庄区域采取“蹲点+机动巡查”相结合,先后封堵区域路口,维修损坏监控设备,强化了“人防”+“技防”措施。同时,我们积极与沿黄镇办、水务、环保等部门对接保护区资源管理工作,移交非法盗沙线索,下发施工期间禁止行为告知书等。5.攻坚克难,圆满完成湿地资源调查图斑。为进一步摸清湿地资源现状,我们根据三调数据的湿地小斑,集中时间和人力,对保护区及澽水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所有河滩地、沟渠和地表植被、地面经流的斑块进行了现地调查核实,完成图斑调查工作。6.统筹兼顾,全力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及救助工作。在日常巡查中,积极做好野生动物保护救助和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对发现病危、受伤、迷途或群众救送的野生动物,全力救护。同时,我们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实施野生动物监测与救助收容项目,在澽水湿地公园范围内设立前端高清视频监测站点,建设澽水湿地公园鸟类监测信息化平台,及时准确了解湿地公园鸟类活动、生态环境变化。7.认真细致,扎实开展保护区各项排查工作。按照省林业局和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要求,结合“国土三调湿地资源调查”“清废行动”“生态环境问题排查”“黄河湿地资源排查”“绿盾行动”等专项行动,先后对我市黄河湿地管辖范围进行了全面排查,按照“清废行动”节点安排,完成黄河湿地固废排查工作,摸清了我市黄河湿地资源现状,为后期科学保护提供了依据。(三)防火及安全生产工作8.周密安排,全面加强湿地防火工作。我们分别与龙门保护站、芝川保护站及每个管护人员签订防火目标责任书,落实防火责任。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立防火宣传标语,张贴防火戒严令,利用车载扩音喇叭到沿黄各村滚动播放防火通告,普及防火知识,提高周边村民的防火意识,营造了浓厚的防火宣传氛围。9.预防为主,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我们按照市局安排,先后对黄河湿地保护区及澽水国家湿地公园内的安全生产隐患、自建房安全、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汛期隐患等进行了全面排查,按照时间节点上报了各项隐患排查清单,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10.信息宣传工作实现大突破。按照宣传工作大突破行动的要求,我们组建宣传队伍,明确宣传工作具体分管领导和宣传干事,具体负责对外宣传、信息报送和舆论监督,并将信息宣传工作纳入个人年度目标任务考核指标,与个人绩效挂钩,实行奖励机制。同时,利用各种有利时机,运用多种宣传手段,积极拓展宣传领域和渠道,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1.科普宣教工作再创新高。坚持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主题活动日,大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工作。以湿地保护法施行为契机,结合实际制定宣传活动工作方案,成功举办“湿地保护法宣传月”活动。通过宣传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知识,提高公民对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公民保护湿地的自觉性,初步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湿地、爱护湿地、参与湿地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12.项目建设顺利实施。2021年韩城市野生动物监测与救助收容项目,该项目为2021年度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在陕西澽水国家湿地公园安装了前端高清视频监控站点,并配备了信息平台硬件设施和野生动物应急救助工具。我们的前端设备主要抓拍鸟类及周边植被一年四季的生长变化,为我们掌握湿地公园的动植物及生态变化提供一手资料;2022年韩城市中央财政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项目于今年5月开始施工,在保护区芝川城北段栽植香蒲,修复灰鹤栖息地,对植被恢复,遏制湿地退化,保护候鸟栖息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13.陕西澽水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我们按照《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评估评分标准(试行)》的评分标准,对湿地公园逐项进行查漏补缺,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对公园近十年的工作短板进行了补充完善,规范整理公园管理档案210盒,完成公园建设报告、自查评估报告和验收宣传视频片,撰写公园验收讲解词,配合科室做好科普宣教馆、科普宣讲长廊、科普文化广场和澽水入黄口及公园沿线做好宣教设施布展,做好国家验收内业资料和外业布展的充分准备,并顺利通过验收,为韩城再添一个“国字号”名片。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年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全民保护湿地的自觉性。经济效益:陕西澽水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湿地保护与湿地利用将得到协调发展,在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自然保护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科学利用湿地资源,实现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共赢。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黄河湿地保护工作中仍存在大量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治理。虽然我们在环保督查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湿地保护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突出问题主要是固废物倾倒、违法建筑、非法盗沙、违法放牧、开垦种植及湿地内乱砍滥伐等非法行为屡禁不止。(二)人员编制短缺,巡查管护力量不足。目前湿地保护面积大,管护人员少,每站每班仅2名管护人员要管辖近20公里长,巡查区域大、战线长,沿线村庄路口众多、地形复杂,人力明显不足,且巡护人员都是从林场借调人员,年龄大、非专业,造成湿地保护工作只停留在日常巡护和整改层面,湿地保护面积与湿地保护管理力量、管理能力的问题突出,亟需增加编制数量,以增强基层湿地保护力量,招引高素质的人才提高管理能力,满足科研监测和保护工作的需要。(三)湿地经费投入不足,未纳入政府预算。湿地保护区存在经费不足,不能满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保护与建设,使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仅停留在口头上,在人员培训、队伍建设、科教宣传、科研监测等方面缺乏资金支持,严重制约了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延缓了湿地保护管理的步伐。四、下一步工作计划我们将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为契机,持续推进黄河湿地、澽水湿地公园建设,对湿地中生态历史欠账和反馈的存在问题,全面认真整改完善,同时通过项目建设,全面提高湿地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一)全面提升湿地生态修复和野生动物巡护监测水平。积极包装储备项目,争取中省项目资金,通过人工恢复和自然修复,有效改善黄河湿地芝川、龙门等重点区域湿地退化的现状,同时,科学设置巡查样线,开展野生动物巡护监测和救助救护工作,切实提高黄河湿地生物多样性。(二)全面加强沿黄镇村林长责任。以“林长制”为抓手,实行网格化管理,进行划片分区负责,建立“林长+”的工作机制,各级林长重点研究解决保护区生态保护重大问题,协调推动林草部门难以落实的重大事项,推动形成林长主动履职、部门横向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新格局,实现保护区管理工作新的突破。(三)全面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加强现有在职人员培训教育和能力提升,通过绩效考核、岗位设置、职称评定,形成竞争机制,激发“干好事、干成事”的内生动力。对接人社部门招贤纳士,聘用高素质专业人才,在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估,有害生物防治,外来物种防控以及湿地保护科学研究和辖区内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上下功夫、补短板、有突破。(四)全面提升黄河湿地基础设施和管理能力水平。通过项目建设,在黄河湿地重要路口设立档杆,安装视频监控,同时在湿地内部区域,安装建设湿地智慧化视屏监测平台,使黄河湿地管理从“人”向“技”转变,切实加强对现有湿地的保护。(五)加大保护工作经费投入,成立全市野生动物保护与救助机构。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用以保障和支持保护区日常工作。另外政府要推出相应政策,建立自然保护区基金,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和支持保护区建设,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新机制。对接编办部门,借鉴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经验,尽快成立专门的野生动物救助机构,依法依规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