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平县文化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业余文艺创作组织;文化交流。 | |
住所 | 富平县东新街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张婷婷 | |
开办资金 | 131.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富平县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9.45万元 | 112.2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平县文化馆.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本年度,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按照文化和旅游局工作统一部署,我馆精心组织开展了各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精心组织举办文艺赛事、文艺演出等群众文化活动。春节期间,举办了“逐梦新富平奋进新征程”2022年富平县百姓春节联欢晚会,并在全县各个镇办依次开展“我们的节日--新年喜乐会”2022年迎新春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共16场,展示了老庙老鼓、木偶戏、舞龙表演等民俗文化,举办了“虎年添福闹元宵”猜灯谜暨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正月里闹新春”文艺汇演、薛镇2022年元宵节文艺汇演及表彰大会。重大节日期间,举办了“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庆五一专场演出活动、中秋节“怀德文化荟喜迎二十大富平县中秋诗会”。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营造了健康、热闹、欢乐、和谐的节日气氛。为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举办了“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之擂频阳锣鼓奏时代乐章——富平县第六届锣鼓大赛、广场舞展演、“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演讲比赛、“富平·闽侯缔结友好县30周年文艺晚会”、开展了“喜迎党的二十大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学雷锋志愿服务及文艺演出、“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少儿艺术汇报演出活动。馆内着力打造“怀德文化荟”活动品牌,成立“党旗红文旅荣”文艺轻骑小分队,走进淡村镇、宫里镇、到贤葡萄园田间地头进行文艺互动演出及文化宣讲,把文化的种子洒在了人民群众的心田。扎实推进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做好非遗传承保护常态工作,培育非遗进校园品牌项目建设,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实验中学成立石文化社团,东区小学成立阿宫腔兴趣班,笃祜小学成立剪纸社团。推进非遗文创产品进景区活动,木兰摇、琼锅糖、柿饼、柿子醋、打铁花等非遗项目进驻中华郡景区,给景区带来极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人们对非遗的认同。组织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四批评选及调研,通过层层推荐、专家调研,评选出传承人19人,含盖8个镇9个项目,及时补充了非遗传承人队伍,弥补了各别项目传承人年龄偏大的问题。积极组织富平非遗项目参加省市活动。富平石刻作品参加二十大展览、国家级项目富平石刻阿宫腔朱氏正骨术参加国家馆藏品的征集、剪纸作品《明镜高悬》参加省厅“非遗清廉”作品展、老庙老鼓参加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参加中国渭南皮影戏高峰论坛、配合陕西日报群众新闻网对富平木偶的专题拍摄、邀请秦歌第一人十三郎对我县部分非遗产品进行宣传推广。着力加强艺术培训和数字文化馆建设。积极开展辅导和培训,全年组织开展了中国古典舞、茶艺、名画赏析、古琴等线上微课培训共30期,馆内开设“舞极韵”模特、舞蹈培训50多期,学员达400余人,艺术普及工作受到群众欢迎。为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数字文化服务需求,文化馆利用微信公众号举办了“抗疫情迎新年”文艺作品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书画作品展等多种形式的线上文化活动。同时,富平百姓春节联欢晚会、第六届锣鼓大赛、富平·闽侯缔结友好县30周年文艺晚会等大型活动在陕西省公共文化云、抖音等多个线上平台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过万,扩大了富平县群众文化影响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本年度,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实时形势,严格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从严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精心组织,馆员协同作战,顺利完成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期间,多次召开全干会,传达最新疫情防控要求,提高职工对疫情防控的思想认识,周密安排部署,责任到人,明确防疫要求,保证了疫情防控工作规范开展,对于馆内返富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排查,确保了馆内人员身体健康。制定了场馆日常防疫值班表,每天安排两人对全馆公共区域进行两次消毒消杀,落实场馆大门口值班制度。同时,按照上级安排,我馆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下沉渭运社区,在金龙小区开展了疫情防控值班工作,随后协助城关街道办、东华街道办分别在惠民小区、鑫汇花园小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完成了包联小区疫情防控任务。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1、在基层惠民工作中取得优秀成绩,荣获“2022年度全市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先进单位”称号、张婷婷同志荣获“2022年度基层文化惠民服务先进个人”称号。2、荣获“2022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单位”称号。三、存在问题1.当前文化馆工作中,存在活动群众参与度不高、设施陈旧、硬件落伍、活动创新性不足等问题。2.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与指导,人员实力有待提升。3.当前非遗保护工作中,还存在“重申请轻保护的倾向”。大多数非遗保护项目以传习所、非遗工坊为主要形式进行传承经营,人员少,资金少,平台小,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整改措施1、定期对馆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2、改善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活动形式。五、2023年工作计划1、引导专业干部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进行文艺辅导和创作,同时调动社会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培育和扶持民间创作力量,内外合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2、根据《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6月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3、继续开展各节日文艺汇演:2023年富平县百姓春节联欢晚会;双节期间庆元旦文艺汇演、元宵节猜灯谜文艺演出;6月“迎端午贺佳节”端午节文艺演出、7月-8月少儿才艺展演、8月文化进军营慰问演出、9月“携手邻里迎中秋”中秋节文化进社区、10月喜迎国庆文艺专场演出;敬老爱老重阳节慰问敬老院文艺演出。4、每月按时上传数字文化馆相关资料、做好数字文化馆建设务活动。5、继续做好馆内外各类免费开放活动,同时做好美术、书法、舞蹈、音乐等培训工作。6、做好百姓大舞台、书画“四进零距”惠民工程、怀德文化荟品牌文化活动。7、继续做好社区、乡村等基层群众文化的辅导工作,指导组织乡镇各分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8、对非遗项目进行征集及调整非遗专家委员会成员,选举专家委员会主席。9、完成《富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初稿编撰,积极探索,推进老庙老鼓、富平木偶的表演水平。10、继续推进阿宫腔、石刻、老鼓、剪纸、红拳、面花等“非遗进校园”活动,建设10个左右的中小学生课外教育基地。探索开展“非遗在社区”活动。11、继续组织精品非遗节目,参加省市非遗展示活动。联系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刊发富平非遗报道4篇。12、协助朱老二骨科医院,完成朱氏正骨术非遗传承馆的改造,打造非遗旅游新景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1)2022年3月被富平县妇女联合会评为“巾帼文明集体”。(2)2022年12月被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评为“2022年度全市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先进单位”。(3)2022年12月被陕西省文化馆评为“2022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单位”。2.2022年度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2022年度无投诉事项。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