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县林业站(富县林业外援项目管理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辖区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加强与林业生态发展项目的组织实施,做好生态植被恢复工作。林业站建设林业站工作人员培训林业站工作人员上岗证书核发集体林业区生态建设集体林业区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森林资源保护集体林区护林员管理乡镇集体林场建设管理与指导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与实验示范基地建设林木多种经营技术服务(相关社会服务)林业外援项目的管理、技术指导,项目涉及的苗木、物料服务等采购,检查验收、资金兑现等林业外援项目的相关工作。 | |
住所 | 富县北教场19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鲁晓军 | |
开办资金 | 1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5万元 | 5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县林业站(富县林业外援项目管理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林业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1.森林病虫害防治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森防意识。以《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为重点,利用植树节、“科技之春”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广泛宣传森林病虫害危害后果、预防判断、治理措施等知识,累积发放宣传彩页2000余份,悬挂横幅3条,人民群众防治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二是加强预测预报,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明确专人负责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各种虫情、病情搜集上报,分析最佳防治时期,确定防治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2022年我县辖区林业有害生物累计发生面积72429亩,病害累计发生面积45320亩,其中松落针病27430亩,侧柏枯枝病17890亩;鼠害累计发生面积27109亩,其中草兔11939亩,甘肃鼢鼠15170亩。全年共投入防治资金20万元,对牛武林场辖区范围内发生的松落针病进行防治,防治作业面积1000亩。三是加强苗木检疫,打击非法调运行为。对生产、经营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开展产地检疫,共发放《产地检疫合格证》22份。全年对调出的种子、苗木、植物和植物产品进行检疫检验后办理《植物检疫证》108份,其中苗木107份66.45万株,木材1份30立方米;对调入的种子、苗木、植物和植物产品,落实“植物检疫证书随货运递,一车(件)一证”,并及时开展检疫和复检工作,全年共签收《植物检疫证》113份,其中苗木82份147.3万株,木材25份439.6立方米,光(电)缆盘6份115盘。四是扎实落实工作措施,做好病虫害防控。第一,开展松材线虫病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对辖区范围内涉木企业、花卉市场、涉及集装箱、电缆盘、光缆盘等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未发现从疫区违规调入松木及其制品的行为。第二,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8人次,出动车辆3辆次,对全县范围内苗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以及苗木花卉市场等18个场所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我县范围内未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2.野生动物保护一是深入广泛宣传,筑牢思想防线。累计发放《野生动物保护法》《拒食野生动物倡议书》《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倡议书》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张贴《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严禁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通告》100余份,悬挂横幅6条,出动宣传车15辆(次)。通过宣传,社会各界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及非法捕猎、交易、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危害和法律后果有了更深的认识。二是强化联防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建立富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开展“清风行动”和“网盾行动”,联合县政法委、市场监督局、交通运输局、网信办、农业农村局、公安局、经发局、融媒体中心等部门扎实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查处出售、收购、经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5人次,监督检查栖息地3处,检查农贸市场5个次、商场超市6个次、餐饮店25个次、药店4个次,未发现非法交易食用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三是加强重点监管,遏制非法流通。各乡镇、林场、护林员对重点林区进行巡查,统筹林业、交通、森林公安等部门力量,在主要路口设立了检查点,对重点林区的过往车辆、人员进行严格检查,不定期对车站、物流公司、快递公司等重点行业进行突击检查,严厉查处和打击非法运输、携带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查获一起运用自制非法狩猎工具“电猫”进行狩猎违法行为,收缴违法作案工具电瓶一台、“电猫”一台、碳素固定杆100根、细铁丝两盘。四是野生动物救助稳步推进。全年累计救治野生动物9只(雨燕1只、狍子2只、猫头鹰6只)。3.林木种苗管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法制宣传日及种苗存量摸底下乡,深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大力宣传《种子法》《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形成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种苗的良好氛围。二是做好造林苗木检疫检验和复检。对上山造林苗木进行严格分级、检疫、检验并悬挂标签,杜绝带病虫苗木及等外苗木上山,确保造林苗木质量。三是做好苗木市场检查及苗木摸底。4-6月份对我县苗木进行了普查检查,共检查苗木企业11户,花卉市场3个,苗木企业均办有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苗木合格证及标签。经摸底统计,我县现有留床苗面积735亩,苗木数量共计59.5万株。四是制定打击侵犯林草植物新品种和制售假冒伪劣林草种苗工作方案,并开展了专项检查工作。4.项目建设一是陕西省2020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富县核桃低产低效林提升改造项目。总投资50万元,抚育改造核桃栽培技术示范林500亩,通过病虫害防治、补植补栽、修剪、施肥、除草等抚育改造技术手段,提高核桃示范林挂果率,提升经济收入。该项目完成冬季修剪后可申请验收。二是松落针病防治项目。总投资20万元,主要对牛武林场区域感染松落针病油松林1000亩进行防治作业两次,并将防治区域内的枯死树木全部清理,按要求无害化销毁。该项目目前正在评审阶段。三是基层林业工作站茶坊分站建设项目。总投资20万元,维修茶坊分站站房9间、楼梯25米、围墙150米以及硬化院落100平方米,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办公设备,该项目已经通过省市验收。5.乡村振兴工作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抓好统筹部署。按照安排,我站派出李志昊为联络员,建立以站长鲁晓军、副站长马爱民任双组长,村班子成员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的工作格局,全年召开专题会、研判会等12次,对村内住房、饮水、教育、医疗等专班进行调整、优化,明确牵头领导和人员职责,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强化政策落实,消除返贫风险。第一,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严格按照六个步骤做好识别工作,将排查走访与疫情防控排查等工作结合起来,增强排查走访效果。第二,抓好各项民生事业保障。通过学校日常反馈与村级日常走访排查,建立控辍保学防线,建立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工作台账,6至16周岁适龄学生146名全部在校,实现辍学学生动态清零。严格落实学生资助政策,2022年建档立卡户参保率100%,大病救治覆盖率100%,建档立卡户家庭医生签约达100%,财政定额资助政策落实率100%,建档立卡户四类慢病管理20人。开展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房屋普查231户、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231户,全面补齐住房风险短板。抓饮水安全,目前辖区内建成机井1个,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通过老旧设备、管网等维修维护,保证了群众饮水安全。三是狠抓工作落实,提升脱贫质效。第一,建立建档立卡脱贫户劳动力台账劳动力4户,劳动力人数7人,完成贫困劳动力培训1人次,完成建档立卡农户公益性岗位,覆盖贫困户2人,目前建档立卡脱贫户就业3人。第二,2022年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54人,同时,对残疾人、孤儿等群体严格按标施保、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第三,推进产业振兴。东道德、西道德村果园种植面积累计达1480亩,现有养殖户2户。第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组组通”路网改造,实施“产业路”等农村路网项目,建成“组组通”道路2条(0.7公里)排水渠两条(0.8公里)。推进“厕所革命”,修建农户卫生厕所59个。修建果库一座(规格8/16/7.8m、外形2件、预计金额100余万元)工程启动中。二、取得的社会效益野生动物保护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确保了我县辖区范围内野生动物及植物的安全,从而保证了全县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陕西省2020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富县核桃低产低效林提升改造项目500亩核桃栽培技术示范林建成后,核桃当年亩产量较对照增加5%,第二年亩产量增加15%,第三年亩产量增加20%,达到每亩50公斤,经济效益较显著。项目建成后,使区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一方面减轻大气污染程度,另一方面提高土壤蓄水、保肥的能力,使项目区内气候、土壤皆出现良性循环的局面,从而有效地保证农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松落针病防治项目实施后,遏制了病害扩散蔓延,降低了病害造成的损失,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我县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基层林业工作站茶坊分站建设项目的实施确保了辖区森林资源保护、林业工程管理、技术推广、林政执法、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管理以及森林防火等林业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高林业工作站的业务能力,全面提升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三、存在的问题(一)专业技术人员短缺自2002年停止大中专学生分配以来,林业站再无专业人员补充和进入,经过退休提拔调出等人员自然减员,现有人员20名,专业院校毕业仅有4人,且面临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严重影响业务工作的开展。(二)超负荷工作严重林业站属于“老”单位,人员老化弱化严重,现有20人中,50岁以上9人,这部分职工因身体原因,已无法胜任大量的外业工作,导致其他人员工作量加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四、整改措施(一)补充技术人员希望相关部门能招聘林业专业人员,补充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的现状,更好的开展各项林业工作。(二)加强培训加强现有林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是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一个捷径,这部分人虽然非专业院校毕业,但在实践中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对专业知识接受容易。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