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康市森林防火监测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防止森林火灾提供监测预报保障。承担全市森林(草原)火情信息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建设、防火装备器材管理维护和日常事务性工作。 | |
住所 | 汉滨区巴山中路8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显峰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万元 | 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2年3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举办单位。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责任落实到位。按照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和安排部署,持续传导防火工作压力,制定防火重点工作计划,在清明、国庆、重阳节等高火险时段召开四次森林防火工作推进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森林防火工作,以全面推行林长制和“三到山头”工作机制为重要抓手,建立市、县、镇各级领导分片包抓工作格局,切实做到领导到位、部署到位、行动到位、措施到位。(二)火源管控到位。野外火源管控是森林防火的关键。在春节、冬奥、清明、国庆和党的二十大期间等重要时段,禁止重要林区和风景名胜区携带火种进山”,全市启用“防火码”卡口124个,严格执行上山入林登记和“扫码进山”制度。紧盯农事活动人员、野外施工人员、特殊人员、烟民等重点人员,认真摸排不稳定因素,登记造册。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林区输配电设施隐患排查整治,积极推进“六清”专项行动开展,共清理可燃物400多万米,排查穿越森林草原区输配电设施线路3798.97公里。(三)宣传认识到位。大力营造森林防火全社会参与、人人皆知的浓厚氛围。在林区道路、景区入口等防火重点区域设置醒目规范的碑牌140块、广告牌560个,张挂防火宣传条幅1万多条,防火彩旗2.6万幅,翻新或刷写标语5万余平米、1.5万条,发放明白纸26.5万份,张贴《政府防火通告》和《森林防火条例》4.5万张,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品22.5万个(册)。与中国移动和气象局合作,发送防火宣传短信230万条,朋友圈微信发送防火宣传公益广告225万人次。(四)督导检查到位。防火期前,成立森林草原防灭火联合督导检查组,严格按照“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国有林场、重点林区等地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督导检查,对各防火点人员值班值守、进山车辆人员登记、“防火码”使用、物资储备等情况进行实地督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立查立改,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登记备案,限期整改,以查促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五)监测处置到位。严格执行24小时防火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利用热点反馈、视频监控、地面巡逻等手段,全天候监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建立完善森林草原气象火险等级预警预报机制,按天发布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预报信息,为全市各地区火灾防范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决策依据。(六)配合省林业局,指导县区完成了陕西省“一省一市”试点安康市森林草原火灾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有效提升了全市防范化解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风险能力和水平。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全市防火人员的共同努力,2022年我市未发生森林火灾,森林火灾受害率远远低于省下达的0.9‰控制指标,为筑牢我市生态保护屏障、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单位被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评为先进集体,一名同志被评为森林防火先进个人。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目前我市未建立起现代化的林火监测预警体系,日常林火监测主要是依靠护林员人工巡护,我市现有森林面积2878万亩,现有护林员共计21201名,平均管护面积达千亩以上,且护林员整体老龄化严重工资微薄,巡山护林积极性差,导致一些林区出现管护空挡,日常监测巡护难以全面到位,巡护效果和力度不佳,早期林火不易被及时发现和处置,不能有效遏制早期林火的发生。二是全市各级森林防火队伍专业人才较少,从理论知识到实战经验都非常匮乏,特别是利用科级手段的巡护、监测、扑救能力才刚刚起步,提高新形势下防火人员的综合能力势在必行;每年八个月的防火期24小时值班,没有任何值班补助,各级防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有疲于应付的心理,队伍人员变化大,不稳定。(二)改进措施:一是稳定并扩大护林员队伍。在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管护职责的基础上,把好选聘关,选择有体格、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护林员,在防火期适当提高护林员的待遇;上级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为护林员购买“人身保险”,解决护林员在防灭火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护林员的积极性,筑牢早期林火防范的第一道屏障。二是加强防灭火机构及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并保障其应有的待遇。建议市森防办牵头,组织各级防火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集中轮训,打实业务功底,提高履职能力;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森林防火值班期占用的法定假日、双休日适当发放值班补助,进一步稳定防火工作队伍,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四、下一步工作思路。“行百里者半九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增强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好森林防火各项工作,为维护我市森林资源安全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工作责任再夯实。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工作要求,严格落实森林防火“三到山头”责任制。强化各级各部门防火工作的协同责任,细化任务、实化措施、强化督导,推动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宣传教育再强化。持续强化森林草原防火日常宣传,不断深化宣传广度、深度和力度,拓展宣传的内容、途径和方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支持森林防火工作。始终保持森林火灾严查快处高压态势,达到处理一起,教育警示一片的目标。三是隐患排查再深入。组织督导检查力量,采取“四直两不”的方式不定期深入基层,对各级、各单位的思想发动、组织领导、措施安排等方面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对发现的工作漏洞要当场指出,限期整改,并追踪落实整改情况,彻底消除潜在隐患。四是火源管控再严格。持续深入开展野外火源治理专项行动,把握重点时段、突出重点区域、管住重点人群,规范用火审批,加强巡护力度,严禁一切火源进山入林。五是装备建设再扩充。加强防灭火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指导县区加强林火道路、隔离带、蓄水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市本级防火物资储备库的物资补充和维护,进一步增强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应急保障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