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扶风县气象台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扶风县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服务保障。发布全县短临、短期、中期、延伸期天气预报,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及社会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 |
住所 | 扶风县城关镇北大路17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涛 | |
开办资金 | 1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气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4万元 | 12.4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综合业务提质量化。以“质量提升年”行动为抓手,梳理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加快落实。坚持每周三开展“党建+业务”常态化集体学习。2022年度酸雨样品3项指标获国家局考核优秀,完成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和评估,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顺利推进,综合气象观测管理体系接受CQC陕西分中心和省市局现场内审。北部天度野河山、东部杏林马席2处气象观测预警“补短板”自动气象站建设到位,汛期投入业务试运行。完成召公国家骨干天气站六要素及称重式雨量升级建设。更换业务用UPS电池和主机设备,开展应急发电、网络传输等综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综合气象观测“天境”平台运行,实现业务全流程实时监控。联合铁塔公司开展15个区域站设备巡检、探测环境整治。率先完成土壤水文和物理常数测定、土壤田间持水量及土壤容重、作物凋萎湿度测定工作。全年综合气象观测各项业务质量全面高于考核指标,酸雨、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质量处于较高水平,综合气象业务质量持续提升。1名业务骨干荣获宝鸡市第二届县级气象防灾减灾劳动技能竞赛第一名。二气象服务精心细化。主汛期7月11日夜,县委书记、县长、常务副县长等党政领导带领县级相关部门深入县气象局调度指导全县强降雨天气防御工作。联合县应急局贯彻落实《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工作要求,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联合县防汛办落实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暴雨应急联动机制,提升气象服务精准水平。制定《扶风县灾害性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迭进式监测预报预警工作规定(试行)》,修订《扶风县气象局领导带班、综合业务值班制度》等,推广“陕西气象APP”、中国局“METEOLIVE”小程序,应用实况产品开展精细化服务。针对扶风平原县粮食主产区气象需求,开展小麦拔节期、苹果嫩芽期、桃花期农气农情调查,开展滚动式跟踪服务。更新备案全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决策用户、应急责任人、气象信息员等260名服务对象信息。扎实做到汛期气象服务“七个到位”和“安全生产”大排查,省局第1检查组通过视频连线、市局第4检查组实地予以检查指导。在全市率先试点预警信号精细至全县113个行政村、9个社区。落实暴雨橙色以上预警信号“叫应”制度,完善细化强降水天气内部、外部“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截至当前共制作发布《气象信息专报》等各类决策、公众和专题气象服务材料398期,发送手机气象短信9万余条,气象灾害预警信息160余条。1人获省局国庆期间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表彰。人影工作接受市人影领导小组现场检查指导,开展人影作业人员培训考核信息备案,通过省级人影作业装备标定,接受市级人影安全专项检查。及时开展春季、夏播期4次人工增雨作业,县委县政府予以高度肯定。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责任制,开展我县气象预报预警、气象服务业务,通过圆满完成以上业务工作,扶风县气象台为扶风社会防灾减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为扶风经济建设提供坚强后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精密监测不足。大气垂直观测、视程障碍自动观测、固态称重降水观测等欠缺,地面观测站网仍需进一步优化升级。2.新资料应用不够。卫星、雷达等新型探测资料精准预报本地行政村短临灾害性天气水平有限。3.精细服务能力不强。针对扶风本地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不健全,气候条件对扶风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全生产链和产量及品质影响服务存在短板。4.县级新型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业务分工、流程改进和机制优化认识不深,新型“云+端”综合业务平台需加快建设。整改措施:一要加大部门合作。建立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信息共享、灾害联防、应急联动等机制。加强与发改、财政等部门联系,加大气象建设项目立项力度,持续完善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能力和水平。二要加快完善机制。加强与农业等部门合作,做好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进一步强化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为扶风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2023年工作计划。一是准确预报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针对本地常见的灾害性天气过程,汛期以暴雨预报为重点,兼顾雷雨、大风、冰雹等小尺度天气过程的预警与预报;非汛期以大雾、大风、强降温天气为重点,兼顾霜冻、道路结冰、雨雪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预报。争取做到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无漏报。二是继续抓好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在准确预报重要天气过程的基础上,要做到早预报、早服务、早预警,在重要天气出现前及时发布《重要天气服务快报》、《灾害天气预警信号》等材料,过程出现时和出现后及时以预警联动平台、手机短信、电话和传真等形式做好气象服务。重视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的专题天气预报,及时做好气候资料收集和分析,提供旱灾、洪涝及其他气象次生灾害的预报与预警工作。三是气象服务产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产品,实现气象服务产品多样化、精细化,保持公众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