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服务。组织实施全市人口、经济、农业等大型普查调查和全市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及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统计、新兴产业调查、全市限额以下服务业统计调查。开展各种大型普查、调查数据处理,对各项统计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市级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服务。 | |
住所 |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1503室 | |
法定代表人 | 冯军利 | |
开办资金 | 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统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8万元 | 4.6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统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情况。(一)强化业务培训。邀请省统计局领导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和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工作进行培训;先后联合市发改委、农业农村局、工信局、商务局等部门,开展“五上”企业纳统、一套表入库、能源消费统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农业农村统计、企业数据质量核查等业务培训会18场次,参训人数800多人次,全面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深入县区组织开展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县区高质量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县域经济监测统计指标体系培训,局专业科室在报表报送期间对各县区、开发区基层统计人员开展常态化“一对一”实操指导,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统计监测评价能力。(二)强化统计调查分析。今年累计开展统计调查80多次,撰写统计快报79篇、送阅件28篇、分析报告18篇。《全市经济稳增长压力持续加大》《2022年全市经济形势预测》《第三产业增势不容乐观》《加强电子商务企业入库纳统的建议》等24篇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市网累计发布各类统计信息922篇,省网采用218篇,国家网采用42篇。及时发布《2021年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编印《2021年统计年鉴》《2021年统计手册》《宝鸡经济运行监测》,编制全市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全国及省市对比情况、各市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县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等资料供市委、市政府领导参考,不断提升“数库”建设水平。(三)提升统计预警效能。围绕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做好数据测算分析和目标分解,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统计数据及建议支持。整理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相关的37项指标,将指标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做好联系对接。坚持一套表网报期间日汇总、日报告制度,对比目标分析差距,对差距较大的县区和指标及时预警。按月及时调度各专业,了解各行业运行趋势和特点,综合研判指标监测情况和宏观经济走势,分析差距短板,及时将情况反馈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提升“智库”建设水平。(四)加强统计服务。编印统计服务资料《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全面宣传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宝鸡市经济发展成就及全面深化改革成果,相关图文资料在《宝鸡通讯》上全文刊载。举办宝鸡市第十三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开设“数说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宝鸡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专栏,相关做法被《宝鸡日报》全文刊登。按季度撰写发布经济运行情况新闻通稿,进一步加大统计数据解读力度,撰写数据解读文章,及时发布有关统计资料和统计资讯。通过局内外网、“宝鸡统计”政务新媒体等多种形式,按月及时发布统计数据,通过“政民互动”、“12345”热线、依申请公开、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为企业、个人提供统计数据查询900多次。(五)拓展调查领域。统计监测手段,加大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探索研究,测算全市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开展调研分析,充分利用财政、税务、金融、交通、邮政等部门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数据进行核算和评估,提升了核算评估质量。完成第八次投入产出调查前期准备工作,启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调查,圆满完成相关调查任务。(六)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开展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围绕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数据质量核查开展大调研活动,累计召开座谈会30多场次、实地走访企业100多户,收集基层意见30多条,共形成《宝鸡小微企业发展探索和思考》《宝鸡市服务业企业稳就业政策效应和问题调研》等调研报告12篇,进一步找准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宝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二是完善监测体系。围绕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与组织、发改部门联合制定《宝鸡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宝鸡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数计算方法》,对接协调各部门明确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76项指标90项基础数据来源,明确数据监测责任,并收集整理了3年数据进行试算,针对存在问题不断完善监测体系。围绕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积极对接省局,掌握全市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及全省位次,并与组织部门对接,针对我市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方向。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积极推进统计改革和开展各项统计调查工作,调查中心向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大量详实的统计数据服务,开展统计调查80多次,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和送阅件125余篇,全年累计发布各类统计信息922篇,省网采用218篇,国家网采用42篇,通过“政民互动”、“12345”热线、依申请公开、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为企业、个人提供统计数据查询900多次。《全市经济稳增长压力持续加大》《2022年全市经济形势预测》《第三产业增势不容乐观》《加强电子商务企业入库纳统的建议》等24篇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满足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统计信息需求,统计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统计调查方式方法还需继续改进;二是统计工作创新不足;三是服务能力还需加强。(二)改进措施:一是紧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变化,不断跟进统计调查,利用大数据等新媒体改进调查方法,提升统计调查质量;二是加强被调查单位的统计宣传和培训,提升依法统计意识,减少基层统计工作负担,提高统计数据的精准度;三是统筹运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部门行政记录、大数据等开展统计分析研判,提高统计效能,为党委政府提供服务。四、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市社会经济调查中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统计工作《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以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主线,扎实开展统计调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强化经济形势研判和统计监测评价,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为宝鸡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统计力量。一是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统计工作实际,扎实做好统计数据监测、分析、解读等工作,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具体工作中落实落细。二是精准开展统计分析研判。围绕全市“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的总体目标定位,紧扣“一四五十”战略,坚持统计监测分析全覆盖,持续深入开展经济形势预警研判,加强月度、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及时准确反映经济增长状况和政策执行情况,打造高质量统计“智库”,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详实的研判依据。三是加强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预警。进一步完善《宝鸡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宝鸡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数计算方法》,对接协调各部门明确数据监测责任,针对存在问题不断完善监测体系,探索建立符合宝鸡市情的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办法。四是扎实做好统计调查核算。统筹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八次投入产出调查,认真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常规统计调查及公共服务满意度和生态环境满意度等社情民意调查。五是加快统计改革创新步伐。按照中省部署和统计方法制度改革要求,不断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及时拓展统计调查领域和调查对象,加大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监测的探索研究,不断健全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行政记录、大数据等手段,以全市“45511”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持续推进全市13条重点产业链发展监测研究,积极跟进“双控”、“双碳”等绿色发展统计改革,探索建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统计监测体系,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统计等重点产业统计监测。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