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陵县> 黄陵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黄陵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2-16 09:51
单位名称 黄陵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服务中小及民营企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资金审核、申报服务;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运行监测、统计和分析服务;中小企业、民营创业辅导、信息咨询、科技创新、人员培训服务;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招商引资和合作交流服务。
住所 黄陵县中心街
法定代表人 裴京勇
开办资金 25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陵县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6万元 -10.07万元
网上名称 黄陵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1、健全工作机制,落实部门工作责任。今年以来,我中心按照市对县考核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健全联动服务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出台的《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定期深入镇、办和重点企业开展督查检查,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配备专人加强对规上工业企业的预警监测和运行分析,指导30多户企业做好统计月报,足额上报生产经营数据。加强统计培训,会同相关部门全面做好成长型企业的运行分析和监测工作。不断完善企业名录库,扩大省级统计直报点企业数量,提高运行分析质量。2、加强成长性企业培育,做好争资融资工作。年内培育了规上工业企业5家(黄陵县东昊煤炭洗选有限公司、黄陵县明星煤业有限公司、黄陵县华昌选煤有限公司、黄陵县鸿玉煤炭运输有限公司、黄陵县佳信煤炭洗选有限公司)超2户完成了市上下达的考核任务,目前已报国家统计局审核。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每月主动与市工信局非工科协调对接2次以上,与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接1次以上,及时掌握上级投资信息和政策红利,指导中小企业包装和申报专项资金。今年5月中旬,我中心根据省、市项目支持导向,积极对接县域中小微企业,按照省、市关于中小微企业技改项目申报通知精神,为陕西富润林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申报了技改项目资金28万元,相关资料均已报送省工信厅,等待上级部门审核认定。为上规入库工业企业和双创孵化基地争取到省市奖励资金175万元。3月中旬联合工商联、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金融办、各大银行召开了中小企业融资对接活动,截止10月底,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新增担保237笔,银行发放贷款9880万元。按照县政府要求,从2022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50万元对22户规模以上非公中小企业和新办工业企业及成长性企业新增贷款或获得再贷款进行贴息补助。二、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一)、今年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了服务小微企业专栏,宣传各类惠企政策。组织民营企业50人积极参加制博会活动,加强民营企业发展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产品销售能力。组织开展了四次企业管理人员通过“陕企通”“一起益企”网上培训《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及惠企政策解读,培训人员达300人次以上。(二)、加强各项惠企政策落实信息统计和预警监测工作。配备专人加强对规上工业企业的预警监测和运行分析,指导30多户企业做好统计月报,足额上报生产经营数据。加强统计培训,会同相关部门全面做好成长型企业的运行分析和监测工作。不断完善企业名录库,扩大省级统计直报点企业数量,提高运行分析质量。全力推进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助推全县中小企业快速、平稳发展。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民营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目前非公经济中,个体户数量占主体,私营企业仅占15%,存在“小、散、低、弱”的问题。而且大多分布于传统产业,经营领域不宽、层次不高,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近两年注册企业数量不少,但从事实体经济活动的企业数量有限。少数企业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受销售市场影响,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如延安城投光学材料有限公司、盛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因停产退出了规上工业企业序列。二是民营企业发展资金偏紧,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生产经营困难。虽然各级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但企业融资难、建设和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影响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个别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不善不能按期还款,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给融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风险。三是涉企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大,部分企业对惠企政策知晓率还不够高。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全年力争完成非公增加值85亿元左右,到年底非公占比达到29.6%以上。(二)年内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500户左右,其中个体工商户1300户,私营企业200户,到2023年度末,努力实现全县累计有非公经济组织16193户(其中私营企业2312户左右,个体工商户13881户左右的目标(三)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户,力争十月份底完成入库任务。(四)组织重点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宣传推介会和展会活动,加强民营企业发展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产品销售能力。开展多领域管理咨询和人才培训工作,大力提升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2023年开展2-3次企业管理人员专题培训会,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人员200人次以上。(五)积极协助重点企业申报省级扶持项目,争取省、市专项扶持资金,助推企业发展。加强融资服务,会同金融部门和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