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管理中心)

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2-16 09:49
单位名称 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体育人才,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文化课教学,培养青少年儿童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全市青少年体育队伍的选拔、注册、训练等,指导县市区少年儿童体育机构师资培训,承办省、市级青少年体育赛事。
住所 渭南市渭清路西体育场北口
法定代表人 费炜
开办资金 50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88万元 380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1、学校管理方面:(1)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敬业爱岗教育,小学、初中、职中三个学段21个教学班教学秩序有序衔接,管理规范。(2)优化专业布局,激发办学活力,拓宽办学路径,在“运动训练”、“体育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育设施与经营”三个专业基础上,新增“计算机应用专业”,为运动员上学和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市级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共有31人通过渭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聘用为我校文化课教师和教练员,学校教师队伍规模得到扩大。(4)争取各级教育、财政、体育资金支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增加训练设施采购投入,做好了陕西省中职学校“双达标”验收前的硬件及国家体育总局“国高基地”迎检的准备工作。(5)认真学习《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1-2024)认定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先后选派教练员赴浙江、山东学习,并邀请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基地评估组组长鲁健专家来校指导,完成了国高基地认定所需的资料。(6)制定了《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加快了学校发展,明确了岗位职责,激励了全体教职工的敬业意识,调动了大家工作积极性,做到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干”。(7)2月14日,我校引进输送运动员怀明明在北京冬奥会女子单人雪车比赛中,以总成绩4分22秒58获得第6名,创造了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该项目最好成绩。(8)11月14日,我校输送3名冰雪项目运动员入选备战米兰冬奥会国家集训队,分别是雪车运动员怀明明、雪橇运动员侯硕、赵佳颖。(9)落实运动员、教练员伙食补助标准,补助获得省运会前三名运动员生活费每人每月600元,四-八名运动员每人每月450元。2、竞赛工作方面:(1)负责牵头组建备战参赛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28个项目,召开备战工作会议,签订《参赛任务目标责任书》,开展集训和制定参赛方案,共有744名运动员、158名领队、教练员、工作人员、队医参加了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2)2022年7月17日至8月11日,参加在榆林举办的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斩获金牌162.55枚、银牌189.55枚、铜牌202.8枚,其中赛会金牌80.5枚、银牌86.5枚、铜牌98枚、总分4552.5分。金牌全省第四名、重点项目全省第三名、团体总分全省第三名。(3)6月开展了反兴奋剂教育活动,运动员、教练员、相关辅助人员全部参加考试并通过;9月,开展2022年暑期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提高专题培训活动;10月选派10名教练员参加全国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通识知识更新线上培训;11月选派12名教练员参加全国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通识知识更新轮训培训;11月,陕西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散打队参加全国锦标赛前来我校外训。11月17日,学校邀请随队体能教练员武浩对全体教练员和部分重点运动员进行了如何科学训练及伤病康复训练指导。)(4)认真学习《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1-2024)认定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选派教练员赴江苏、浙江学习“国高基地”评估工作,并邀请国家评估组织组长鲁健来校指导工作。(5)按照《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办法》,3月28日和11月18日我校对校内在训运动员进行了春秋季大纲测试;7月,开展了2022年新生选才工作,共有来自全市各基层学校的小学、初中学生200余名学生进行了测试选拔。(6)8月,开展了“奔跑吧,少年!”田径冬夏令营活动。来自全市各县(区、市)80余个基层学校共186名孩子参加第一期夏令营活动。(受疫情影响第二期夏令营活动取消)(7)2022年招生选材累计登记学生600余人,通过测试和选拔,录取73人。3、后勤保障方面:(1)争取财政资金350万元,对学校操场围栏、训练馆取暖降温设施、运动员宿舍进行维修。争取财政教育资金100万元,完成了计算机教室的改建和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工作。新建计算机机房两处,共计新增各类计算机140余台。(2)做好日常后勤保障,服务运动队训练。开展了消防维保,完成校园维修改造工作,训练馆一楼加装了空调,并从体育中心接了一条低压专线,保证日常的电力供应能满足负荷;改建东大门,更换了训练馆消防系统,更换了操场室外照明,供暖、制冷工作和洗澡设施全面改善,改造了校园直饮水系统,确保全年日常训练、教学正常运行。(3)做好疫情防护和日常消杀,规范学校环境卫生和绿化管护,加强门卫和安保管理,规范物业、餐饮服务,确保校园安全。(4)完成了各类集训、外训队伍的参赛后勤保障工作。4、文化教学方面:(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明确班主任教师职责,制定了教务科长职责,教务科学生管理制度,教室管理制度,班主任管理办法,教材管理制度,课后服务管理制度,保障教学安全有序进行。(2)整合教学资源,规范配备教学人员,配备了24名文化课教师,其中中职17名,初中2名,小学5名,教学工作更加规范,有力的保障我校的教学工作。(3)加强校园安全教育,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4月邀请高新区白杨派出所民警进行了“法治教育进校园,护航青春助成长”为主题的法制教育讲座,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积极参加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学管理能力提升等培训活动,选派教师参加了渭南市职教中心在合阳举办的教学能手和教学管理培训,组织参加了国家教育部教材培训工作,选派教师参加了中职教学能力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提升培训。学校先后于9月分和2023年元月份,联系市教育局和临渭区教育局对文化课教师分别进行了业务培训。(5)组织学生圆满完成了2022年中考、会考报名和考试等活动,其中中考125人,会考115人,完成了期中,期末,每周六各班各科文化课成绩测试分析评估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学校加强新闻宣传及文化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渭南日报》、《渭南电视台》和“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报道,全年发布各类新闻信息67条。宣传体育工作信息,使广大市民更加了解体育教学训练活动。2022年7月17日至8月11日,参加在榆林举办的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斩获金牌162.55枚、银牌189.55枚、铜牌202.8枚,其中赛会金牌80.5枚、银牌86.5枚、铜牌98枚、总分4552.5分。金牌全省第四名、重点项目全省第三名、团体总分全省第三名。以“体教融合”文件为契机,利用春季和秋季分别在大荔、合阳、澄城、富平、华县、蒲城、临渭区等7个县60余所学校开展选才活动,为第十八届运动会储备优秀体育后备苗子。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选材质量有待提高。(2)学生文化课教学成绩亟待提高。2、改进措施(1)联系各县初高中发展选材基地优势。加强文化宣传,普及我校优势训练项目。(2)严格教学秩序,加强班主任及代课教师沟通,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专项治理办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我们要以新的精神风貌,新的思想意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态度,面对训练工作,拓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1、党建引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支部建设,打造作风优良,勇于担当,创新拼搏的干部队伍。2、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利用班会、队会,发挥共青团、工会、训练科、教务科的作用,深入开展运动员思想教育活动。3、警钟长鸣,全面加强安全管理,抓细、抓小、抓实安全管理每个环节,确保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4、抓好项目布局,全面筹划十八届运动会备战、参赛队伍,加强与协会、俱乐部、基层学校合作,落实好本周期每个参赛项目队伍组建,为十八运备战起好步,带好头。5、重点工作是备战参赛2023年年度赛,逐项目落实好重点运动员的选拔、输送、引进工作,做好参赛大项优秀教练员的引进工作。省市协作,做好备战第一届学青会的组织、参赛工作,争取取得优异成绩。办好2023年“奔跑吧,少年!”冬夏令营工作。6、持续推进体校内涵发展,以十八运为契机,加快学校规范化建设步伐,推动“体教融合”政策在渭南落地实效,按计划开展“选才基地校”的创建工作。7、加强教学、训练常规管理工作,迎接2023年5月份省教育厅中职学校“双达标”验收工作,迎接2023年3月份体育总局“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估验收工作,做好2023年所需文化课教师和教练员的招聘工作。8、硬件设施上台阶,落实田径场提升改造改造,改造学校图书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